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让音乐课更有“心”意论文

让音乐课更有“心”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28

让音乐课更有“心”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48-02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推上新的高度,以生为本、怎样教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等相关研究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不断思考“音乐课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一方面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各不相同,另一方面音乐学科有特定的教学规律。笔者不断探索与实践,努力在“关注学生需求,实现学科教学规律”的过程中,搭建心理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桥梁,并初步形成了“观察教育教学的现象、研究现象背后的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的模式。

  一 教学内容――以学定教、加减有度

  刚工作时,我经常在课堂上讲解很多的内容,音乐课渐渐成了“专题讲座”――乐理课、发声课、合唱课、音乐史课……与我的“好心”相悖,效果却并不理想。我的教学行为究竟“有何不妥”?

  “7±2效应”:19世纪中叶,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发现,如果把子弹撒开,人们很难一下看到超过7个。1887年,M.H.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的数字最多为7个。艾宾浩斯也发现,人们阅读一遍后可以记住的字母约为7个。20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不断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都是7。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发表了“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从中我得到了启发,原来我的教学行为违反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规律”。学生的“关注点和记忆力”就像“电表”,“负荷”是一定的,教学内容的数量不能太多,必须精心选择负载的每一个“电器”,并且尽可能使用低耗高效的“电器”,珍惜记忆资源。于是,我减少教学内容的数量,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减少纵向挖掘,加强横向联系。渐渐的,我的话少了,学生动得多了;我的声音轻了,课堂气氛热烈了。

  二 教学过程――形神兼备、乐在其中

  初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兴趣不稳定、注意力难以持久……针对这些问题,我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1.挖掘教材、内容创新

  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或音乐作品,用动画或Flash视频代替音频。比如,16册第四单元“歌剧世界”中的《卡门序曲》,用动画Flash版的《哈巴涅拉舞曲》导入,对于女主角卡门学生们很感兴趣,适时地引出剧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又如,15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对比欣赏动画版和真人版的《三岔口》,先用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拉近学生和京剧表演的距离,之后欣赏真人表演,演员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彻底把学生征服。

  2.鼓励参与,形式创新

  通过创设新的课堂教学环节、延伸课外音乐教育等,营造全方位的音乐育人氛围。比如,课前布置导学案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制作PPT,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课上设置分组讨论、上台展示、自评互评等板块,组织学生讲一讲、唱一唱、演一演、赛一赛等,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课后在学校各项活动中,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延伸与拓展音乐教育,如独唱比赛、合唱比赛、集体舞比赛、朗诵比赛、主持人比赛、建队仪式、离队建团仪式、入团仪式等,让学生“离教不离学”“离教不离乐”。

  三 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以情育人

  “教学方法之于效果”有时更甚过“教学内容之于效果”,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好像给音乐课的育人功能插上了一对翅膀。

  1.循序渐进、潜移默化

  以往,我用“合唱队”的模式训练教科书上的合唱作品,把练声和歌曲分开,先练声、后分声部学唱、然后合唱。对于这样专业枯燥的训练,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差。在上第13册第六单元“雪绒花”一课的时候,改用《雪绒花》的低声部旋律作练声曲,带领学生缓慢轻声地哼唱低声部旋律,唱熟之后,悄悄地加进由我独唱的高声部旋律,让学生发现并感受融合在一起的两个声音,之后请部分学生代替我轻声哼唱高声部,效果不错。

  比较两者,前者一开始就明确教学内容,开门见山,后者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实践证明:后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探究原因:后者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一、初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专业性高、技术性强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被他们接受。如果先学唱单声部,一般我选择非旋律声部,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后再加入旋律声部,从聆听过渡到歌唱,然后小结演唱形式,并进行针对性练习,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效果比较好。

  2.尊重主体、以情育人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比赛,看谁能让人们脱下外套。北风使出浑身力量、拼命地刮风,可随着它加大力量,人们却把衣服裹得更紧,它累得筋疲力尽也没有使人们的外套离开身体。南风则不慌不忙,缓缓地吹、很温暖,渐渐的人们脱去了外套,沐浴在暖风中。这是一则寓言,但师生就像这风与人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就像将盐放在面前你难以下咽,但若将盐放在一碗美味的汤中,在享受美味汤肴的同时,就将盐全部吸收了。

  四 教学评价――用爱铸就、多元求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教学中我们应该带着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注意评价的因人而异。

  1.“糖衣炮弹”、用爱铸就

  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众所周知: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陶行知正好看到,制止了他的行为,并叫他放学后来找自己。学生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陶行知给了他一颗糖,说:“你按约定按时来了,很守时。”之后又给了他一颗糖,说:“我叫你停下你就停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然后又给了他一颗糖,说:“经过了解,我知道你砸的学生是经常欺负女生的男生。说明你很善良。”学生很感动,也很惭愧,说自己错了。陶行知给了他第四颗糖,说:“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很好。”

  音乐教学中我们也要随时准备好“四颗糖”,评价时带着善意、包容和爱,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发现学生的优点,理解他们的青涩,放大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与改变。我相信:如果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那么明天一定会更好!

  2.尊重个性、多元评价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都不相同,评价时一定要因人而异,注重分层次和多元化。比如,当学生的表现积极、正确时,可以进行正面评价:声音洪亮、节奏准确、台风亮丽、赏心悦目等。当学生表现不太理想时,可以进行侧面评价:你这次回答问题起立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你回答问题的声音比以前响亮了。实在遇到调皮的学生,可以进行转弯评价:你的想法很独特等。

  五 结束语

  教学过程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的感悟和体验,特别是音乐学科,不仅是知识的教授,更是美的享受。学生在音乐课上是被尊重与关注的,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存在的困惑都是教师研究的课题。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有很多,在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生搬硬套。只要教师不断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用“心”教书,就一定能把音乐课上得更有“心”意,实现以生为本的美好目标!

让音乐课更有“心”意

论文搜索
关键字:音乐课 音乐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