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09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面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冲击,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各类高校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的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2005年国家前任领导人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为荣。

  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但大学生爱国教育还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涵在实践中难以体现

  当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涵是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梦为基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尽管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和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内涵,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情况:缺乏长效性机制,有突击性和临时性的现象,没有对爱国精神内涵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形式主义,重视舆论而忽略内容,导致爱国主义精神内涵难以深入人心,学习效果极差;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庸俗化,将日常的行为规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调,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不突出。

  2.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乏时代特色

  在坚持大学生爱国教育核心内容的同时,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内容要适时补充,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只有反映时代特色结合社会现实的教育内容,才能拉近爱国主义与大学生的距离,使他们主动接受爱国主义传承。现今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大部分还停留在近代史的民族觉醒,不能结合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爱国教育。比如:在国家责任意识教育中,缺乏具有时代性的优秀教材及读本,造成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内容不易被学习者接受,甚至对爱国主义教育会出现逆反心理,不能达到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的目的。

  3.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拓展创新匮乏

  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需要载体,新颖有效的教育载体和方法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还是那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目前的教育方式依然是以说教为主,缺乏创新性的高效教育方法。各高校缺少长期的教育体系,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固有的教育方式实践性不强,课堂教育太空太大,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演讲、竞赛、讲座的教育形式比较盛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教育载体却并没有普及。对新的教育方法的把握不够,导致教育效率低下,效果不显著。总而言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对创新高效的教育载体和方法的探索,未能把握各种平台及渠道,教育方式依然比较原始,实践性差。

  二、针对问题,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1.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维护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的文化战略之一。外来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同时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湖南大学为例,作为传承千年的985高校,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他们以岳麓书院文化为基点,借助岳麓书院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力将传统的文化以各种形式辐射。随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播活动的进行,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渐渐深入人心。在湖南大学的各类活动中国学大典、岳麓讲坛等都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岳麓学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引,进一步进行适当的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较之其他学校突出显著。

  由此案例可看出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虽然湖南大学的特殊背景不能被所有高校复制,但是他们的教育模式值得效仿,即结合本地区的特有传统文化吸引学生,围绕此中心展开各式活动以扩大本文化影响力,营造校园氛围,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及荣誉感,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

  对祖国的深厚情感,首先来自于对祖国对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深刻了解。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各类的学科教材中都蕴含丰富的教育素材。因此,重视课堂教学阶段,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课堂教育应将专题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专题教育可以使学生系统化、科学化的接受爱国主义理论,把教育内容引向深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渗透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各门类学科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使学生处处都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和感染。所有整合专题教育和渗透教育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主阵地并不只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近代史、国情、军事、民族文化、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甚至是自然科学课程中都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各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系统化的通过课堂教学或者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创新方法,如多用现实中的实例感染学生,而不是用空话套话使他们厌烦;多放映一些相关的音视频文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颖的教学工具,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树立起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想。

  3.课堂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一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特点的特殊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的话并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专题和渗透教育之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其了解社会,深刻消化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培养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校可以建立相关的社会实践保障机制,充分给予他们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明确人生目标,培养爱国情怀。

  依然以湖南大学为例,在长沙有20所左右市级以上红色教育基地,部分学院和一些基地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将长沙市的红色基地建立成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致敬先烈,感受榜样的力量,在强烈的爱国文化氛围下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荣誉感。

  相对于其他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建立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社会实践方式可以充分挖掘红色基地的时代价值,使其的价值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学生在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文化的同时可以感受先烈不屈的意志和为国奉献的品质,系统化的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想奉献终生的信念。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爱国 爱国主义 对策 主义 大学生 问题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