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论文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19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96-01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学习习惯都将得到良好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也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那么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得以提高。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一边拍手一边发问: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回答: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我的3球碰几球?小学生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三、加强训练,在训练中掌握定理,提高计算能力

  在学习中,拥有计算的兴趣,掌握定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达到对定理、法则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在训练中提高计算水平。

  1、口算。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提高笔算与估算能力的基础。口算形式灵活,教师要将口算训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口算中逐渐提高计算水平。口算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口算的正确方法,不要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来进行口算。

  2、笔算。教师可以集中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多样的题目,这样都可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避免那种机械反复的训练方式。题目不求多,但求精,要具有代表性,让学生通过某一道题的训练来掌握一类题的计算。让学生从传统教学的题海战术中摆脱出来,从反复、大强度的训练中摆脱出来,积极地展开训练,在训练中提高笔算能力。

  3、估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简化笔算,加强心算,增加估算”。提高学生估算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何为估算,估算是计算的结果无法得到或者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情况下的一种计算方法。估算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如人数、车辆数是整数,计算各种合格率、及格率等不会超过百分之百等。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估算,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估算的方法。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独立思索并完成作业,做到先复习后练习,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审题。在面对计算题时,应要求学生分三步:一是要看清数字和符号;二是要确定运算顺序;三是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然后才开始动笔解题。

  2、认真校对。一般计算都要抄题,因此要求学生抄完后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在计算中,学生抄错数字或符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采取以下奖罚机制,如果作业有连续四次计算优秀,就得一颗幸运星,满四颗就可以换取一本作业本;相反,如果某次作业中有出现3次或以上的抄错,就把这次作业重新做过,以后就提高到抄错1次作业重做。

  3、及时订正。一般学生在计算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和普遍性,可集体订正。在平日教学中可以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则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在教学中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学生十足的自信心和毅力,只要持之以恒,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数学教学 中学生 能力 数学 小学 中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