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中美动漫电影中民族形象的塑造论文

中美动漫电影中民族形象的塑造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5

中美动漫电影中民族形象的塑造

  一、引言

  当今社会,动漫已经渗入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当中。而受众的人群主要是以每个家庭中的孩子为主。它就像成长中所需的一种元素一样,关于励志、关于知识、关于爱等等。这些元素构成了动漫的主旋律,也构成了孩子成长的主旋律。动漫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从感官出发,从心理出发,穿梭于幻觉与真实之间。动漫电影不仅让孩子,也让成人开始重新认知社会。它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从一个孩子,到一个家庭,再到一个国家。在不少关于动漫电影的论述中,中国、美国和日本在动漫发展和制作上是三个比较突出的国家。在这里,我们主要以中国和美国的动漫做比较。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拍摄于1926年的《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漫发展史的第一页。美国则是在1907年就有了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算是揭开了美国动画史的序幕。从动漫电影发展史的角度审视,这二者都是比较早的,以十分自由开放的姿态深入本国文化捕捉社会生活片段,使它们在动漫电影的发展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借鉴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但当我们从动漫电影中的种种元素内核上去仔细拆解它们的内容、形式时,我们依然能发现它们细微但又是本质的差别。随着动漫电影制作科技、观念和理论的不断更新,这样的不同点逐渐变得越发凸显而明晰。它们影响了影片的形式、内在含义和观念的表达,使分别遵循动漫电影制作原则的二者所创作的影片分别走入了两个迥异的方向,构建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形象。

  二、动漫电影之风:“中国风”&“美国风”

  动漫电影的发展塑造改变着社会文化,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构建着国家的形象。无论你是否为动漫电影着迷,也不论你是不是真的爱好者,动漫电影都能带给你一丝感动,一丝回忆。动漫电影就如同一阵风,来无痕,去无踪,但却依然能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为它的存在而在潜移默化中做了适时的改变。

  (一)“寓教于乐”&“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

  我们来看国产动漫中塑造的形象,无论是1995年的《海尔兄弟》,还是现在热播的《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尽管片中的人物形象各异,但故事主旨是以“教”为主的。以《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为例,这部以现代家庭生活为蓝本的动画片,呈现出了多种现实性的可能。围绕着孩子(大头儿子)的成长疑问展开,用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定制了几乎所有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教”孩子如何成长,在成长中如何解决问题。“教”父母如何伴随孩子成长,又如何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主线,再通过可爱的形象设计,灵巧的活动符号和流行的词语元素,塑造出符合当下的家庭生活。影片很好地呈现出一个孩子的世界,具有家庭亲和意义的艺术氛围,又和电影的视角以及教育价值观念紧密挂钩。而美国的动漫影片中是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剧情中总是充满了欢快的氛围。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采取了和儿童心理极其贴近的角度,真实地影射出儿童自由、欢快的纯真本性。情节虽有些曲折,但却十分有趣。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于意识形态中,通过感官牢牢将画面锁定在了脑海里,充分彰显了美国文化的自由本性。而其中的一系列预设立场,也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完完全全地其乐融融。如《怪物史莱克》中的史莱克和大嘴驴之间的对白,或是大嘴驴的频频搞笑,都能带给人无限的快感。

  (二)“以画为本”&“以动为本”的创作传统

  2015年4月6日,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马克宣去世,宣告着中国动漫“以画为本”的一个时代的结束。马克宣,被称为“中国的宫崎骏”。他所参与设计、执导的动画片皆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经典之作,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其作品画工唯美,色调饱和,具有极强的“中国风”,传达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味道。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动画更多的是体现在“动”上,科技性比较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迪士尼公司就开始尝试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是《玩具总动员》,以及后来可以乱真的《恐龙》,等等。

  (三)“中国画式”&“西方画式”的审美趣味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真正的艺术美都是淳朴自然而不假雕饰的。1988年马克宣动画《山水情》,这部获奖无数的作品,堪称是“中国画式”的典范。它的惊人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以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画作为表现形式,更在于它以这种新奇独创的方式大胆地让摄像机作为媒介,使我们国产电影制作者得以直接参与到了国际动漫的舞台上,以当代“浙派”的领军人物吴山明先生,和当代山水画大家卓鹤君先生为执笔者,以古琴大家龚一老先生的演奏为配乐,这是何等的分量!难怪这部作品被誉为“国产动画辉煌时代的绝唱”。直至今日,我们在观看中都会被那份独有的“中国画式”的简、精、淡、雅所着迷。那无处不透漏出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诗意情境,如一股士人之气引以为豪的傲然姿态跃然于银幕之上,让人过目难忘。而美国的动画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就像是西方油画,不论是古典风格,还是抽象主义,总能感觉出一股“生气”,又如朗朗之声,让人振奋。尤其是其人物的造型设计,更是多半以夸张为主,大头、大眼、大手、大脚,大的动作和大的表情。画面逼真,情节爽脆,充分彰显了美国独立、开朗、乐观的总体形象。

  三、动漫电影之魂:“东方魂”&“西方魂”   “东方魂”也可以说是“中国精神”。 我们还可以说这个魂指的就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属于精神范畴的那一部分。在中国古代,《礼记?乐记》中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这段话说的是,音乐艺术形式的存在与它的教育功能是相通的。话中将它的精神性更多地侧重于教育性。我们这里说的不是音乐而是动漫电影,但艺术的形式是相通的,动漫电影也离不开音乐。所以,在这里我们借用这个言论来说明我们中国电影之魂,也就是我们的“中国精神”。实际上,中国动漫和美国动漫最本质的差异就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诠释上。中国动漫电影的精神,就在于“以和为贵”。“小家之和”“大家之和”“民众之和”“国家之和”,其实就是以家庭、家族为故事基调的生活再现。它可以倚赖故事中的各种角色,或者影像中的各种符号来传达,传达出最终的价值指向,一种和谐感。而“西方魂”也可以说它是美国的一种精神。在动漫电影的世界中,如果形容国产动漫为“严肃的”,那么美国动漫就是“不严肃的”。这种说法,毫无贬义,更多的是想强调它的娱乐精神,就像玛丽莲?梦露式的微笑,通俗而迷人。“人生短暂,影像不死。”这种后现代式的词汇用来形容美国的动漫再恰当不过了。饱和的色彩,明朗的光线,噼里啪啦的对白,肯定的影像中总是充满了乐观的正能量,一种回归的认同精神,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作为一种崭新的“第七艺术语言”,实现了它的存在价值。

  四、动漫国家形象的“外衣”:“中山装”&“西装”

  动漫电影的发展和传播,对于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有着它的作用性。但这种作用性绝非决定性。它就像一件“外衣”,可以给整体形象添光加彩,但内在的本质发展还需要客观地去看待。毕竟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动漫要构建国家的形象性,就要体现出它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想,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外貌特征和内在精神,这样才能完成一个极富内涵的形象的塑造,塑造出具有完整个性的国家形象。

  中国动漫电影也好,美国的也好,都是以动漫作为宣传媒介或是手段,来构建国家的形象。漫长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给予了它们这种便利条件,这也是国家形象构建策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自谦、自律、自省的。用现代词汇来诠释就是低调。也正是由于这种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包蕴出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特征。之所以将国产动漫形容为“中山装”,就在于想强调它的民族性,一种与世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形象感。动漫电影词汇的热播,其源头,就是它的迎合感,迎合了社会、迎合了教育、迎合了人群。但这种迎合感的建立基础应该是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的,而不能超出其原有的意蕴而折射出肆意编造的制作状态。谦虚而不张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这种含蓄而深沉的价值取向可以在民众中达成共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动漫电影的受众人群并不一定是孩子,但多半的确是孩子。孩子的成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带来国际声誉,从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动漫电影作为国家形象的一件“外衣”,起到的只是“御寒保暖”的作用,还达不到“强身健体”。只有它的功能强大了,它的作用性才能更强。塑造出更多的具有中国传统味道的人物形象,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保有自己的“中国风”,留有“中山装”的中国学派味道,让外显和内核都能体现出中国的民族文化象征。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为思维模式,寻找到更好的创作灵感。正如当代具有标志意义的艺术家曾凡志所说:“艺术如果跟创作者的精神活动无关,它多半是不会成功的。”

  不可否认,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产的动漫是必要的,但也没有必要以此来束缚住动漫前行的脚步。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任何的回避都于事无补。面对美国动漫产业化的发展,“自由、博爱、平等”的美国精神的弘扬,我们更没必要纠结于它的高低优劣。艺术不分贵贱,衣服不论款式,只要适合就好。通过早期的动漫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状况来看,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上的作品还是有着不可阻挡的力量的。通过水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将其提炼加工成艺术品,将中国传统元素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具有“东方魂”的魅力,深刻广泛地激起西方人好奇的情志,引起轰动性的效应。这就是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表现。而国家形象的建立恰恰需要这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要想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必然离不开民族的审美创造和欣赏需求。建设和谐的世界氛围,提高国有形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利用好现有的实力资源,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来不断提升软实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动漫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一部分,正在进行着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影像泛滥的时代风貌,如何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效、有质地吸收和借鉴,并以此来发扬光大,从文化的角度凸显中国传统的精神,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魅力的动漫影片?这种持有不是固守自封,而是为了在动漫电影的行走路途中保有一份思考。中国也好,美国也罢,归根结底取决于动漫电影的发展,取决于动漫电影的形象构建和创意决断。这也是国家的无形资产。对比是较量,也不是。更多是想强调通过动漫电影的发展来传播国家的文化形象。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大国,在文化发展中的碰撞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怎样,共同构建世界动漫的繁荣局面意义更大,任重而道远。国家形象作为一个综合要素的存在体,不可能通过动漫电影来带动所有。强调它的民族性的同时,兼容主流文化的发展,对自身进行认同,让世界来认同,深入挖掘动漫电影的内涵性,这才是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所在。

中美动漫电影中民族形象的塑造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美 形象 民族 动漫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