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的文化内涵论文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的文化内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7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的文化内涵

  《饥饿游戏》因其独特的故事架构和震撼人心的情节设定一经上映便获取了大批影迷的追捧,后续又推出了第二部《星火燎原》与第三部《自由幻梦》,形成《饥饿游戏》系列电影。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设定在北美洲,在未来世界的一次大战中北美洲被摧毁,幸存的人们在废墟之上建立了一个新国度――Panem。人们对于国家残暴统治怨声载道,最终第13区的居民不堪重负奋起反抗,却因为势单力薄不幸被镇压。为了巩固统治,震慑其他国民,统治者发明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游戏规则――饥饿游戏。游戏规定12个区的居民每年都要选出少男少女各一名作为贡品,参加饥饿游戏,24名贡品将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面临生死挑战,他们必须一直保持战斗,直到只剩下1名幸存者。女主人公凯特尼斯便是第74届饥饿游戏贡品之一,她经历了无数次死里逃生的恐怖经历,最终获得幸存。影片中的地域、人物、情节看似都是荒诞的虚构,事实上每一个细节都隐含了创作者对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影射,影片中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元素也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将主要探讨《饥饿游戏》系列电影中的文化内涵,获取银幕之外的心灵收获与人生启示。

  一、解读《饥饿游戏》中的象征意象

  影片中故事的发生时代、所在国度、政权形式等外部环境因素看似都是随意虚构的,殊不知其中隐含着创作者的巧妙心思。苏珊?柯林斯匠心独运,每一处细节都暗藏着隐喻,其设计的精妙程度堪比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

  首先以废墟之上建立的新国度之名为例,“Panem”一词的出处是拉丁文中的短语“Panem et Circenses”,即“bread and circuses”,中文译为“面包与竞技场”。而面包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粮食,是生存的根本。英语中有一个短语“bread earner”,翻译成中文便是“养家糊口的人”;列宁曾有一句很重要的名言,“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由此可见“面包”这一意象在西方人眼中的重要性。面包意味着生存,意味着希望,是一切幸福和梦想赖以存在的源泉。苏珊?柯林斯取“面包与竞技场”中的面包作为这个全新国度的名字,其良苦用心可以想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个国度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竞技,才能获得面包,获得粮食,获得生存的资本。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名字,却无时不透露着这个国家政权的冷酷与凶残。

  Panem国的都城名为“Capitol”,Capitol有两重意思,国会大厦和古罗马朱庇特神殿,而无论源于哪种含义,都透着一种权力集结和神秘莫测的味道。Capitol享有任何人不得质疑的强权,因此他们胆敢设立如此罔顾人命的游戏规则。Capitol国会区人物的形象设计也颇有意思,他们服饰夸张,妆容个性,用色上大胆使用明亮的紫红,辛辣的黄绿……一眼看去,仿佛有种刻薄与嘲笑的感觉。这样的统治阶层令人不难想到,这个国度在他们的统治下该是多么荒诞与无厘头。

  影片中,将参加饥饿游戏的“贡品”挑选仪式命名为“Reaping(收获)”,我们不禁要问,本是一场即将赴死的旅程,为什么要以收获命名?这实则是因为在古老的传说中,代表生命的“粮食”与代表死亡的“冥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古埃及神话中开明的冥王Osiris去世以后,其肉身被分葬在许多地方,而埋葬了他肉身的土壤竟然变得异常肥沃,因此人们将他奉为农业之神。无独有偶,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女儿Persephone被冥王所劫,成为冥后,每年在人间半年,在冥界半年,而当她来到人间的时候,大地万物复苏,植物开始生长。这些古老的传说都讲述了冥界与粮食生长之间的联系。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奔向死亡的仪式竟然被命名为代表生存的“收获”了,这仿佛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隐喻,求生必先敢于赴死,死中暗含着生的机会。

  影片中,还有两个意象符号频频出现,“火焰”与“学舌鸟”。来自各区的贡品们驾驶喷火战车亮相,凯特尼斯最为经典的燃烧女孩形象,操纵者将凯特尼斯赶回中心地带时周围的熊熊火球……火的形象无处不在,甚至《饥饿游戏》第二部则直接命名为星火燎原。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勇敢地违背权力所有者――宙斯,义无反顾地为人类盗得火种却因此被宙斯惩罚而英勇献身。因此,“火”往往意味着激烈、斗志、反抗和希望,多次出现的火焰昭示着贡品们不堪摆布,不肯服输的斗争精神。

  二、解读《饥饿游戏》中的古典文化元素

  可以这样说,西方古典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而闻名世界的希腊神话则是希腊文化繁衍生息的土壤,也是西方古典文化的珍贵宝藏。许多人说《饥饿游戏》故事本身很像日本电影《大逃杀》,甚至将它称为好莱坞版的《大逃杀》。但是在作者苏珊?柯林斯的心中,事实却并非如此。柯林斯表示创作《饥饿游戏》的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忒修斯和牛头怪的传说,原著里的凯特尼斯就像忒修斯,而无良政府和残暴的体制压力则是升级版本的牛头怪,故事本身是简单的古罗马角斗士的故事,只是融入了现代元素,以现代视角去解说这个故事,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而已。

  不仅是故事主线源于古希腊神话,影片中很多形象和场景,也都巧妙地复古了史诗神话元素。《饥饿游戏》中“贡品”的概念,以及整个挑选贡品的仪式“收获”,其实都是源自于古希腊神话,透着浓浓的古典与神秘气息。在游戏的最开始,贡品们都要去一个名为“宙斯之角”的地方领取武器和食品。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之角”是一个装满了香甜的花果,象征着富庶丰饶的羊角,传说是哺育了宙斯的羊角。而关于古罗马元素的体现则更是明显,Capitol作为权力的集中地,整体建筑风格仿照古典的罗马城,而住在Capitol的上等公民都有属于自己的罗马名字,彰显着自己高贵的身份。参赛选手游行时乘坐的战车也是采用古罗马的风格建造……所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恰恰是电影别具匠心的地方,正如苏珊?柯林斯所说,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希腊神话,那么影片中这些用心处理的细节则似乎在向古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献礼,在向古老的西方文化致敬。   三、解读《饥饿游戏》中的现实隐喻

  《饥饿游戏》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影片设计上充满复古风格,故事环境却架空在未知的未来世界,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下,隐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隐喻。

  在贡品选择仪式上曾经播放了“黑暗时期”因反抗而被毁灭的第13区的影像,那是一个惨不忍睹、充满死寂与辐射的“无人区”,其中“核辐射”与“无人区”的概念,令我们联想到这就是核战争爆发后的死城,一幕幕残酷的记忆再次涌向我们的脑海,假如有一天核战争真的爆发,死城之下,也终将有我们的骸骨。游戏开始之前,真人秀游戏节目的主持人弗雷克曼播放了一段到处在发生爆炸和街巷战的城市画面,一幕幕枪林弹雨和烟雾弥漫,让我们联想到数年前伊拉克战争的混乱画面。这些画面在影片中是用来震慑参赛者们的手段,是统治者赖以树立权威的工具,这样的情节设定似乎在含沙射影地指出某些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他们将战争和武力视为维护权力的手段,却忽略了普通民众的生命,忽略了和平的意义。

  故事的作者苏珊?柯林斯有着浓厚的反战情结,这与她儿时痛苦的记忆是分不开的。柯林斯年幼的时候,她的父亲被迫参加了越南战争,残酷的战争在她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之后,看到电视转播伊拉克战场画面的时候,她的心灵再次受到了震撼。她是反对战争的,这种反战思想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她的作品当中。

  作者的反战情绪直接倾注在故事的女主人公凯特尼斯身上,凯特尼斯不忍年幼的妹妹面对残酷的死亡之争,自告奋勇地代替妹妹成为贡品。在故事结束之前,她无从知道自己的结局,相信最终的胜利曾经是她本人始料未及的。那么她勇敢地站出来,必然是抱了必死的决心,这是一种对家人的保护,甚至可以将其引申为对平安、幸福和友爱的保护。凯特尼斯仿佛在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殉葬品去反抗和质疑统治者的残暴和好战。

  而在游戏过程中,其他参赛者大多是攻击型的选手,他们主动去杀戮,去算计,只为了消灭他人,让自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在他们心中,自己的“生”必须建立在他人的“死”之上,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便是统治者设定的游戏规则。但即使了解这样的规则,凯特尼斯也并不愿意这样去做,她更多的是在危机四伏、充满阴谋的丛林中保护自己,而不是主动去侵略别人,在她心中,始终坚持我要“生”,而你们不必“死”的潜意识。虽然这在当时的故事环境里形同幻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作者那种反战情绪的影射,她和主人公一起拒绝杀戮,抗拒战争。这样的情绪在第二部《星火燎原》和第三部《自由幻梦》中体现得更加清晰,凯特尼斯经历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困惑,更加向往和平与自由。

  抛开战争这样国际化的宏大概念,《饥饿游戏》也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一些启发。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经常处于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很多情境之下,故事的结局也需要并且只能是由某个人的胜利和某些人的失败告终。残酷的竞争之中,也会有人主动出击攻击别人,有人明哲保身幻想远离是非,而胜利最终属于谁?必然还是属于如同凯特尼斯这样的选手。凯特尼斯在令人绝望的压力下从未放弃,她不主动伤害,却一直在不懈争取。凯特尼斯不是一名冷血好战的死士,而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人类,她全力以赴保护家人,在斗争中曾结识伙伴并忠诚于这个小族群。如果要问凯特尼斯最终胜利的原因,可将其总结为三点,出类拔萃的实力,永不放弃的斗志和维护正义的立场。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精神。

  四、结语

  影片《饥饿游戏》系列的创作灵感源于神秘的古希腊神话,而故事架构却奇思妙想地设定在未来世界,整个影片又处处影射了现今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影片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古老神秘的视听盛宴,突破想象力,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残酷血腥的未知世界。而影片的设定看似荒诞,却处处透露着文化内涵。影片隐含植入的象征意象,故事设定和场景设计中流露出的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元素,为影片本身提高了文化价值,使得影片的思想主题不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骨髓。

  影片中对于战争的暗讽再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战争对人类的迫害是无止境的,而妄想利用战争和压迫使人屈从于统治是可耻的。影片一反常态,对于英雄形象的设定并非拯救世界、拯救地球的大人物,而只是一个在生死边缘拯救了自己,保护了家人的女孩。巧妙地隐喻了作者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战争观。凯特尼斯的奋斗精神也可演绎为现实生活中年轻人的励志传奇。经过深层次地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令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的深意。和平来之不易,人类不可自行“堕落”,应为了实现和平与平等努力,而不是一味好战,妄图扩大权力,互相压制。否则,未来我们的世界迟早也会沦落成为Panem国度,而到时候要参加饥饿游戏的可能就是我们的后人了。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的文化内涵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化内涵 饥饿 内涵 系列 文化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