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蒂姆?波顿电影哥特风格管窥论文

蒂姆?波顿电影哥特风格管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30

蒂姆?波顿电影哥特风格管窥

  一、引言

  蒂姆?波顿是美国电影界的鬼才,封闭孤独的童年生活使他的电影通常充满黑暗色彩,但又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往往处在现实和幻想中间,是奇思妙想的童话,却又带有诡异阴暗的黑色幽默。可以说波顿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并且完善了个人影像风格――黑暗哥特风格。他的作品往往又能够达到口碑和票房双收,究其缘由,抛开明星因素,波顿在好莱坞中那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观众不仅接受这种风格,而且更多的是对这种风格的喜爱。《僵尸新娘》《剪刀手爱德华》《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都是每一个了解电影的影迷的喜爱之作,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波顿的哥特风格,并且波顿还在其中融入了歌剧的特色。

  二、诡异的哥特风格

  哥特式艺术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这种艺术普遍具有阴森、神秘、怪异、刺激的特点,并且给人以快感。起初这种风格被运用在建筑上,最常见于欧洲教堂,后来也出现在大学、宫殿、个人建筑中。这种风格慢慢延伸到了文学音乐、服饰和电影等艺术中,使得哥特式风格更为普遍。哥特式文学作品内容基本以神鬼、死亡、推理为主,背景是残破的古堡、幽暗走廊、月光等因素,讲述着一个超自然的复仇和诅咒为主题的故事,这种风格与经典哲学观念格格不入,通常游离在主流和严肃艺术风格之外。而哥特式的音乐也具有这些风格,它们充斥着厌世的感情,音乐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并且歌唱着以生命、死亡为主题的旋律,甚至运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表达着音乐人内心的黑暗风格。

  在电影方面,哥特的气质往往与西方神鬼故事中经常作为主角出现的吸血鬼相连,而吸血鬼的传说似乎本身便具备哥特情调。在哥特被带入电影世界伊始,异教徒、巫师、死亡阴影就成了这类电影的常客。这类电影中的角色通常面目惨白,身形颀长,浓郁的黑眼圈和黑唇膏,夸张的黑白装束中却又显出一丝优雅,女性着装有着大量的银饰和蕾丝,这些装饰的外形往往来源于宗教。而这些角色中,多数都具备高傲且优雅的贵族气质,他们看穿了世态炎凉,他们忧郁却又不失高贵,厌世的心理又使得他们看起来有点邪恶,有点恐怖。但是这类角色又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他们似乎具备着某种魔力,让观众期待了解他们的出身背景,又被他们本身的气质吸引。

  三、哥特艺术下重生

  波顿儿时的记忆并不十分愉快,可以说儿时的经历对波顿的人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孤独的他从小看着童话故事和恐怖影片长大,这使得波顿的大脑深处形成了黑暗与想象力结合的观念,这种观念也正好和哥特式艺术一拍即合。1982年,波顿为迪士尼执导了他人生中第一部作品――动画短片《文森特》。这是一部定格动画,时长5分钟的画面却完整地表达了波顿内心的故事风格和视觉风格。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文森特的小男孩,幻想自己是一个恐怖片演员,饰演一个不堪精神压力的凶手,在交错的现实和幻想中,无力挣扎,最后想象着爱伦?坡式结局,给自己定义了死亡。这部电影不仅是波顿对恐怖片演员Vincent Price的致敬,也把自己童年的孤独融合在其中。只是影片拍摄完成后,由于内容过于恐怖,迪士尼方面予以封杀。从这部短片中我们不难看到影片中拥有着大量的哥特场景,从房间的布置,故事中出场的人物,还有小男孩的宠物,到后来小男孩幻想中出现的刑具,黑暗的色调不断重复,镜头的倾斜,全部都是后来波顿电影中常见的哥特风格。语言风格上也体现了波顿式角色独有的语言节奏,可以说,波顿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在追求着一种哥特艺术,并且不断地将这种艺术风格完善。

  虽然哥特电影艺术中吸血鬼是最为常见的角色,波顿在拍摄作品时也有涉及吸血鬼的作品,但是波顿并不单一地拍摄吸血鬼,而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全新哥特式角色。就如我们熟知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波顿创作的电影世界不是古老的中世纪,反而是当代背景。古堡中住着一位发明家,这位发明家制造了一个名为爱德华的机器人,他教会了机器人文学和礼仪,又传授了机器人人类才具备的心情,却唯独没来得及给它安上双手,便突然离世。此时的爱德华徒留人类的心智,却没有人类的双手,在一双剪刀手的陪伴下独自生活在古堡。平静的生活被一个突然闯入的化妆品推销员打破,爱德华第一次接触到人类社会。爱德华的剪刀手使他拥有非凡的剪发才能,这使得它很快地融入人类社会中。而爱德华为了爱人甘愿承担罪名,并最终将恶人杀死,使得这个机器人角色比影片中那些人类角色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人。而最终,经历了无数坎坷的爱德华终于得到爱情的回报,然而他选择了隐居,在那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修剪着自己曾喜爱的一切。我们看到这部影片并没有如同以往哥特电影中从头到尾的诡异和恐怖,虽然它不乏阴暗的场景,但是它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表面看上去是哥特的,实为浪漫。这便是波顿对于哥特风格更为纯熟的运用,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被片中真实的情感感动,使得哥特式风格电影具有全新的活力,让原本走入低谷的哥特电影重新鲜活起来,大大地扩展了哥特电影能够运用的题材范围。在波顿的影片中,他通常把人类的世界描绘得死气沉沉,反而神怪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体现出更多的生命力。人类在他的电影中时常扮演着反派,真正具有人性善良的却是那些鬼怪主角,使得这些看似阴暗、压抑、恐怖的角色能够给予观众直击内心的温暖。哥特式的场景,充斥着黑色、惨白,不符合现实的语言和动作,但是讲述着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在欢乐和疯狂的气氛中对观众表达更为直接的、导演希望表达的人性思考。

  比如《黑夜传说》系列影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的哥特主题:诅咒、复仇、吸血鬼,包括影片整体的黑暗气质,展现了黑夜主题下的各种奇观,但是拥有不少好莱坞大片中的特效和动作场面,叙事也变得简单化,不再给人以恐怖的感官刺激。这些中和了哥特和大众气质的影片,也许是哥特式的影片向观众谄媚式的转变,但也可以看作是哥特电影根据不同的电影市场而进化的。黑暗和光明不再是对立的风景,善良和邪恶也不再是不容的水火,转变后的哥特艺术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处在矛盾中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是一种符号,拥有着黑暗,承载着痛苦,展现着美丽的符号,它拨动了观众的内心,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这就是蒂姆?波顿式的哥特电影。   四、残酷与希望共存的样式

  快乐、美好、纯洁是构成传统童话故事的必要环境,在这样的童话故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欣赏着一种来自于其中的美丽精神,这种精神指引着人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充满着正能量,所以更多的用于儿童启蒙教育中。蒂姆?波顿也在不断地讲述着童话故事,但是他创作的这种童话脱离了以往的童话范畴。从坟墓中爬出的新娘,装束怪异且长着两只剪刀手的爱德华,结构丰富的巧克力工厂,变作一条鱼的男人……这一个个童话角色都充斥着黑暗色彩,波顿从现实世界出发,以现实为背景对童话进行全新解构,创造出了游离于传统童话之外的故事。而这些黑暗的童话故事并不是对观众造成惊悚刺激的恐怖片,它是一种童话的表现形式,人物虽然怪异,但故事美好,这恰巧是观众能够体会到的内容,导演通过这一个个荒诞却可爱的故事向观众表达着一种美好的精神思想,可见其创造力非比寻常。

  《圣诞夜惊魂》是迪士尼出品,波顿编剧的定格动画,虽然波顿没有直接执导影片,但是这部电影依然发扬着波顿的个人哥特风格。影片的主角是名叫杰克的骷髅,它是万圣节之王,而杰克无意间来到美好的圣诞节被这种美好的氛围感染,万圣节之王来为圣诞节布置装扮必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一切都让观众忍俊不禁,但是观众感受到了杰克美好的内心和动机,虽然是黑色童话,却有着温暖的结局。到了2005年,波顿终于迎来了自己亲自执导的定格动画《僵尸新娘》,这部影片相对于《圣诞夜惊魂》来说,黑暗色彩更加浓重,而真正黑暗的世界是活人生存的世界,鬼怪们生存的世界却是无比欢快、充满生气的,而电影同样也用了不少歌剧式的表达方式推动情节发展,最终迎来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结局。之后波顿又执导了《理发师陶德》,这部影片便是一部完整的歌剧,而阴暗的哥特式风格在这部影片中更加完整地展现出来,阴霾的天空、冰冷的街道、飞溅的鲜血,让这部影片充满让人不寒而栗之感。哥特文化中的复仇、血腥、苦痛,都颇为明显地展现在影片中,使得影片成为波顿少有的限制级之作,比起以往的童话,这部电影更加压抑、庄严。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波顿电影中糅合歌剧和电影创作出新的综合体。歌剧和电影是两种不相关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波顿鬼斧神工的执导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理发师陶德》是一部歌剧电影,包括《僵尸新娘》等影片,都有着通过音乐发展剧情的桥段,也有着角色唱歌来表达内心活动的情节,这些歌剧的表现形式,在波顿的电影中既能表达心情,又能推动故事,比舞台上的歌剧更具有突出的表现力。

  波顿式的电影人物通常外形和内里是不相关的,他们外表看似怪异,身着异服,让人不甚喜爱,但是他们的内心无比美丽。波顿导演的电影中时常出现忧伤的气氛,自我封闭的同时,张力却依旧十足。他对于生活始终保持着乐观、期待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在他的电影中,不论世界多么黑暗,命运多么不幸,人物的生活多么痛苦,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总会盼来期待已久的微笑,阴影终会有阳光相伴,困难终会被克服,团圆的结局为影片画上圆满的句号,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五、结语

  蒂姆?波顿是美国电影界的鬼才,封闭孤独的童年生活使他的电影通常充满黑暗色彩,但又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蒂姆?波顿的电影个人色彩非常浓厚,在他的电影中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一种哥特的气质。在他的一个又一个游离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歌剧式的故事中,不仅为观众展现了奇妙诡异的艺术风采,而且更多地展现了导演的人文思想。可以说波顿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并且完善了个人影像风格――黑暗哥特风格。他的作品往往又能够达到口碑和票房双收,究其缘由,抛开明星因素,波顿在好莱坞中那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观众们不仅接受这种风格,而且更多的是对这种风格的喜爱。在电影方面,哥特的气质往往与西方神鬼故事中经常作为主角出现的吸血鬼相连,而吸血鬼的传说似乎本身便具备哥特情调。

  从蒂姆?波顿《剪刀手爱德华》中描绘的人类社会,到后来《僵尸新娘》中展现的鬼怪世界,我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波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些怪异场景和转变的光影就如同我们儿时的幻想一样,变化多端。而这种波顿独有的气质使得他的电影与以往传统的哥特电影有了些许的区别。虽然他的电影中依然能够体现出黑暗的色彩,并且也讲述着属于哥特艺术的故事,但是有着导演独特的浪漫情怀。当下的电影市场,哥特式电影模式已经十分常见,而这些哥特电影则更多地向着好莱坞电影模式靠近,加入了好莱坞大片的节奏,吸收其特效优点。

蒂姆?波顿电影哥特风格管窥

论文搜索
关键字:波顿 蒂姆 哥特 风格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