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意识解读论文

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意识解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1

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意识解读

  一、黑泽明及其电影

  (一)关于黑泽明

  黑泽明是国际著名的电影创作家。他于20世纪初期出生于一个武士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由于早年哥哥常带黑泽明接触各类电影,因此他对电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且因为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对绘画等的感知力较强,因此也为其今后的电影发展道路打下基础。

  20世纪30年代,黑泽明开始正式接触电影创作和拍摄,期间用了7年时间进行自我修养提升和积累,在1943年正式开始指导电影拍摄。而其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姿三四郎》就受到了日本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开辟了日本电影拍摄的新篇章。

  之后的50年中,黑泽明先后执导了多部电影,不仅为今后日本的电影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而且为日本电影的国际化发展铺好了奠基石。

  (二)黑泽明电影特征分析

  黑泽明的电影之所以独立于其他电影,与其创作意识和电影表现特色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其通常会用严谨的逻辑手法和深刻的意识表现来向观众传达某种哲学理念,以此来对社会现实进行鞭挞,进而提升电影本身的品味和追求。在创作的过程中,黑泽明通常会选用以点到面的创作手法。即其进行电影创作时,一般都会选取某一个哲理观点或者道德根本,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社会事件、人类行为、个人生活表现等的收集,之后以此为基础,对所要选用的情节和表现事件的人物进行区分和辨别。当然,这些人物和故事很多时候并不是真实发生的,正如《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一样,黑泽明希望通过故事的阐述向观众传达他所要表现的真理,所以表现真理的人物和事件也会被他进行相应的加工,旨在最大化地夸张和突出主题。

  其次,黑泽明由于早年受到西方绘画的熏陶,再结合其本身的民族意识,其作品更倾向于将西方的电影创作技巧与日本的民间生活表现传统相结合。作为早期将西方文化引入日本以及将日本文化介绍给世界的导演,黑泽明曾多次尝试将西方的文学著作通过加工介绍给日本的文学界、电影界等,比如其曾经将莎士比亚、高尔基的作品等进行加工创作。与此同时,黑泽明也是一位善于利用西方电影创作技巧的导演。其作品《七武士》就是黑泽明受到西方电影影响之后所做,其中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联系了日本的武士阶级生活现实,更通过西方的人物刻画效果和武术作品表现技巧将剧中的武士表现得栩栩如生,是日本文化和西方好莱坞电影文化较好的结合体。

  最后,黑泽明还是一位男性艺术家。这主要体现在,黑泽明在进行电影创作的过程中,更注重于硬派的男性形象塑造。而作为日本硬派男性代表的武士阶级无疑就成为黑泽明电影创作中的首选表现人物。因此,黑泽明在自身武士家族特征的影响下,通过分析武士阶层的特点和社会形象,在其电影中塑造了众多刚直、坚强的武士来作为日本的精神领导,激励日本国民在忠诚、重视团体意识、坚强无畏、克己献身的武士精神引导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当然,武士阶层的武士道精神也成为日本民族的精神引导,被世代的日本民众所信奉和贯彻实行。

  总之,黑泽明作为一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其不仅为日本电影界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给日本电影的进一步国际化指明了道路,开启了日本电影创作的新篇章。

  二、黑泽明电影的叙事意识解读

  (一)独特的叙事视角

  对于黑泽明,《罗生门》无疑是其典型代表作。从《罗生门》的整部电影结构来说,同一事件的反复讲述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十分困惑和无聊,而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日本电影向世界影坛发展的引领作品,一方面是因为电影本身由简单到复杂给了观众诸多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独特的叙事视角让观众感觉十分新鲜。

  黑泽明曾经表示,其通过电影《罗生门》主要是想揭示一些近在眼前却不为人知的道理,即很多人在长期的社会影响下,已经忘却真理的重要性,个人的利益成为自身生存的根本。因此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可以通过种种谎言来掩盖自身的本性,而即使是在面对死亡这一人生最为神圣的事件之一,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也不断增长。由此可见,人类的罪孽深重并不是因为太过了解和适应社会本身,而是因为太过不了解自己和自身的罪孽想法。所以无论是多么简单的事件,一旦涉及人的参与,就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人类的自我本性和个人认知无法更正,社会事件也就无法得到还原。

  一般来说,《罗生门》中主要有两个叙述层面,第一层叙述层面是砍柴人、僧人和杂役所做的故事讲述,第二个叙述层面则是在砍柴人、僧人和杂役所做讲述之中出现的强盗、武士妻子和武士的讲述,虽然第一层叙述人物均属于第三方的事件见证人员,即他们可能并没有直接参与事件本身,但是由于个人的观念认知和道德标准的不一,因此叙述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各种事件出入。从这一角度来说,正是多层的叙述视角和多种叙事人物的叠加导致武士之死本身变得不再可信。

  当然,这种叙事视角本身复杂性的形成与黑泽明的拍摄手法还有一定的关系。在电影表现过程中,每一层级的每位叙述者出现的时间和叙述的内容都具有流畅性,导演本人就相当于将一个事件的完整叙事过程抛给观众,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去让观众相信自身的说法,但是观众自身的判断则需要其对所有人员讲述内容的综合分析和辨别来实现。这样的情况就好比一个指挥家在指挥一场演奏,其虽然要保证每个演奏部门的演出都发挥出最大水平,但是为了使得整个音乐演奏过程都顺畅且能够感染观众,更需要保证每个部分的协调和完整,也就是每个表现人物的表演水平和组织特点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可以通过协调各部分人物的组织构成和表现特色来保证演奏的整体特性。从这种角度也可发现,事件的总体控制需要对各部分内容的完整把握,在这个特定事件中尤其是对人性本身的把握。   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罗生门》所选取的是倒叙的叙事手法,也就是说每个人所讲述的事件都是其所看到事件的再现,而这种再现经过个人思想意识的影响,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意识是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个人自身并不能发现其中的弊端,其作为人身的一部分,也将长期影响个人之后的行为。而个人的这种主观特性也就造成了自我的不客观性。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黑泽明利用这一点,对每个人所讲述的现实进行了阐述。而从电影整体的表现效果我们也可以发现,个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并非是全面的,事件整体认识的形成需要对所有人意见的综合。

  (二)未知事件的结果处理

  在《罗生门》当中,由于多重的叙事导致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但这并不是构成事情不被人正确看待的主要原因。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都会受到自我的驱使而去选择对自身最为有利的结果,众多人物不同出发点的参与导致了事件的扑朔迷离,但是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通过正视事件本身来保证自己的客观性。而人类本身到底是受主观引导还是受客观引导,人类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最该尊崇的内容,不仅受到人类主观接受能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世界发展阶段的影响。

  电影《罗生门》当中,个人之所以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受到社会现实意识的影响,对社会本真已经形成固定化的思维,利益至上是社会的共有现象,所以事件本身的答案并不重要,事件之所以成为事件的现实才是人们最不易察觉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证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认同当中,由于辩证意识本身的存在,个人的自我和社会认知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具体哪一种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才是正确的,甚至是哪一种认知才能成为主导都没有定论。黑泽明在电影当中也没有交代事件的最终结果,没有明确查出到底谁才是杀死武士的真凶以及武士之死的真正原因。而在电影结尾,其通过婴孩的收养,将人类良性的认知挽回放到了孩子身上,表明人类在面对孩童这一本真的个体时,仍然存在最初的怜悯之心,会根据本心的引导做出最真挚的选择。

  三、缘于《罗生门》

  罗生门一词本是佛教用语,原意是各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谎言来突出自身的高大形象,进而帮助自身掩盖罪恶。

  电影《罗生门》改编自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筱竹丛中》。芥川龙之介主要是受到某部评论集的小故事影响,对原作当中武士的死,武士妻子的逃走以及各种相关人员对武士之死的描述进行了加工,从而让武士死去的整个案件更加扑朔迷离。进而达到其直指武士阶级懦弱无能的现实,表达出对于武士阶层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状的不满。

  黑泽明在看到这部小说之后受到启发,进行了《罗生门》的编制。在其编制的过程中,除了与案情相关的主要人物,即主要参与武士之死过程的强盗、武士和武士妻子之外的人物以外,同时增加了一个看客,即上山砍柴恰好路过看到整个过程的人物。同时增加了砍柴人收留弃婴表现其良心未泯的情节。

  从整部电影的过程来看,所有人在督查使署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即武士是如何死掉的故事,只不过每个人讲述的内容都有出入。而每次的出入除了表明个人受利益驱使,想要行使自身对于已成定局事件的掌控权以外,还表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谎言已经成为人们获得利益的主要工具,很多人在谎言的欺骗下,意识都开始转换,开始主观地认为社会的坏现象便是自身形成坏思想的源头,甚至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开始相信,既然社会中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利益至上,那么自身的利益至上性也并没有任何错误。从个人利益出发,每个人为了美化自己对于事实进行了相应的隐瞒和改动,导致了真相的重重迷雾,不仅反映了谎言作为社会现象所引发的结果,也反映出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人的心理特征。当然,黑泽明在电影最后也通过砍柴人收养弃婴的事件表明,人的良知只是在特定环境下被错误引导,而并非已经泯灭。

  四、结 语

  黑泽明是国际著名的电影创作家,他对于民族文化的深挖,对于人性的深刻反思,对于欧美电影手法的重新解释,都成为日本电影的一代标杆。作为一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其不仅为日本电影界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给日本电影界的进一步国际化指明了道路,开启了日本电影创作的新篇章。

  《罗生门》作为世界级的电影作品,一方面表现出黑泽明这位电影艺术大师出色的创作技巧和创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人性的复杂对于现实事件本身的加工效果。此片对于他所瞩目并着力的武士电影,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提出更深刻的问题与警醒。影片本身丰富的内涵、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多重的表现技巧,不仅启发更多人在关注事件本身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更多的了解去抓住形成事件更加复杂的主要原因,而非纠结于叙述事件的人的表象;同时,也表明人类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来明白利益至上对于自身的影响,进而在处理某一事情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尽可能的客观性。

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意识解读

论文搜索
关键字:黑泽明 罗生 黑泽 叙事 意识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