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刍议论文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刍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3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刍议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即树立德业,是为文明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从个人层面说,就是做好事,行道德之法。面对当前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中凸显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技术与素养合一的、对国家社会有益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而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感恩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1]。感恩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感恩意识是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标志;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基础。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对策,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法,共发放问卷7300份,回收有效问卷69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5%。来自城市的1430人,农村的5123人;其中贫困生2283人(以是否建档为评判标准),非贫困生4270人;在贫困生中,受到过资助的学生有2095人。问卷从对父母、社会、他人、自然等的感恩意识方面进行设计和研究,共设计客观题28道,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63.4%的贫困生都能心怀感激之情,刻苦学习,勇于实践,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回馈社会、回馈他人。36.6%的贫困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资助缺乏感激之情,主要表现为:认为造成自己贫困的原因是家庭背景差,对父母的无私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感恩父母;对自己获取的资助金额感觉太少,抱怨学校,抱怨老师;为获取资助而提供虚假证明,不惜以谎报亲人的健康状况获得资助名额;获得资助后,没有计划性地使用资助金,出现浪费现象;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拈轻怕重,对勤工助学报酬表示不满;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等。个别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只想通过学校和国家解决自己的困难,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甚至有的学生连对国家、社会、学校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都难以做到。因此,加强对高职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家庭原因。家庭是记忆开始的地方,是命运的摇篮,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选择的人生道路,都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甚至是无原则溺爱,父母对儿女一味无私奉献,而子女却养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倾向。据调查显示:9.4%的贫困生表示当向父母索取自己向往已久的钱财或物品被打折扣时,会向父母发脾气。当被问及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大约14%的贫困生只知道父亲的生日,16%的贫困生只记得母亲生日,但是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仍然占15%的比例。当被问及假期时间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时,34%的贫困生表示只有父母要求才会做,没有要求不会主动做。这说明部分贫困生不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对父母的感恩认识和感激之情不能上升为实际的报恩行动。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在心理学理论中有知、情、意、行的说法,“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为。一个人有怎样的行为是由其认知、情绪体验及意志决定的。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一部分表现为敏感、自尊;一部分表现为自卑、怯懦;还有一部分表现为活跃、积极。表现为敏感、自尊的学生在行为中体现为独立行事,只愿意努力学习和约束好自己的日常行为,对外界基本不关注;表现为自卑、怯懦的学生往往对事物发生的原因分析显得片面和绝对化,认为自己处在社会的底层,不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抑或感觉他人会看不上自己的帮助,所以不会有感恩的行为表现;表现活跃、积极的贫困生尽管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社会阅历不深,对社会出现的不良现象感到困惑,缺乏利用辩证的、科学的观点认识社会的能力,容易将观察了解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做社会本质,从而容易受到社会上某些忘恩风气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学校原因。目前,感恩教育在一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中处于缺失状态。在一些高职院校涉及评先评优或发展党员时,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等作为衡量尺度,在这种做法的影响下,高职贫困生为了获得最高级别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争取为数不多的评优评先和入党名额,不得不把考高分摆在首位。而是否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是否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参与宿舍阵地建设、参与诸多校园活动、参加大量社会实践活动等素质教育确不曾考虑。贫困生忽略对自身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另外,这些年来,高职院校对高职贫困生资助政策努力落实到位,但忽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对受资助高职贫困生在资助的过程中进行感恩教育。一方面,对受资助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态度疏于把握。导致一些高职贫困生在接受资助以后,却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被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另一方面,尽管按照上级要求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进行了感恩教育,但大多是应付了事,没有形成常态化、系统化。因此无法达到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社会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化浪潮的驱动下,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受到市场经济中崇尚物质利益的原则影响,这种社会经济氛围不仅影响了普通大众,对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也造成了消极影响,其中对高职贫困生影响最大的两方面:一是崇尚物质享受;在问卷调查“当您拿到助学金后会用它来购买?”有将近一半的高职贫困生选择购买高档手机、请客吃饭和购买名牌,这无疑是深受当今物质社会的影响。二是个人主义严重[2]。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做事前考虑它的成本和收益,当收益大于成本才会采取行动,这与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报恩行为背道而驰,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面前,高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贪利自私行为;这样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影响高职贫困生的价值观,出现大量违约、逾期还款的现象,这正是现代社会环境对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带来的影响因素。   四、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在课堂教学中纳入感恩教育读本。目前,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的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称为“两课”。而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为空白。这会影响高职学生淡忘感恩文化、内容和意义;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三年的课程安排中,可以增设一至两门感恩教育必修课。分别安排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和第三学期。刚升入大学的新生最具有可塑性,更容易接受感恩教育的文化和倡导,同时可弥补他们初高中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第三学期开设的目的是,部分学生已经或者正在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的各种“奖、贷、勤、助、补、减”资助。感恩课程的开设可以让高职贫困生加强对感恩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及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做有良心、懂感恩、肯报恩的学生。

  (二)制定感恩制度、规范感恩教育。建立两项制度,规范高职贫困生管理。建立高职贫困生家庭走访制度及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走访制度是为了全面了解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确保资助金额能够完美对位。而贫困生奖助学金评定后的跟踪制度是通过建立发放类资助学金后的约束制度确保高职贫困生能在高校、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下,拥有感恩的心回报他人、社会和国家。

  (三)实施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为使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平常化、具体化。可专门针对贫困生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考核,细化为是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否爱国、爱校、爱班。是否勇于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献计献策,等等。通过量化考核规范贫困生的日常行为。同时可以给每一位受资助贫困生建立感恩行动记录档案,督促提醒他们主动发现身边需要帮助和回报的人,把做好事、行善举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项长期工作落实。感恩行动记录作为下一步资助、评先评优、党员发展工作、推荐就业等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贫困生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可使贫困生资助工作更科学化,有助于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开展。

  (四)构建学校与家庭相促互利的协调模式,加强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目前,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误区,把学习好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忽略对孩子心系他人、帮扶济困的感恩教育,而这种感恩教育的忽视对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将不利。试想一个自私自利、利欲熏心的知识分子即便有才高八斗的学识,但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只能停留在才智这一方面。这样的社会是冷漠和严寒的。因此,笔者呼吁在高职贫困生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营造充满爱心的感恩家庭氛围[3]。父母应该尽可能的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教育贫困生懂得感恩,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同时也要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家长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交流,将孩子在家庭中的感恩行为表现向学校汇报,学校也应该及时的与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感恩意识才能够在高职贫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五、结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强化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使高职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和高尚的感恩情结,并积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付出感恩行动,必将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刍议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贫困生 高职 贫困 院校 教育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