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影响因素论文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影响因素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5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影响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概念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最早提出内化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美国的社会理学家凯尔曼认为内化具有三个阶段:第一,服从,即表面顺从行为;第二,同化,即自愿接受他人、集体的思想观点;第三,内化,即行为主体从内心真正认同他人、集体的思想观点,并将这些思想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态度体系。综上,内化即行为主体在真正认同和接受他人或集体的思想观念基础之上,将这些思想观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指导自己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一切得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定义说起。张耀灿、陈万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形态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i这个定义是从内化本身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两个维度出发,结合二者的本质内涵构成的,具一定的科学性。根据以上的论述,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指教育客体在主动地注意、理解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将这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指导自己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影响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一项是与社会、现实的人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那么难免会受到社会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张耀灿、陈万柏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将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媒等)与微观(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两个方面,而教育客体的内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要素,也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但在这里,我想讨论的是直接影响教育客体内化的具体因素:

  第一,教育主体对社会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即教育主体的内化。教育主体的内化是教育客体内化的前提、基础。简单地说,教育主体内化的对象是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而教育客体内化的对象是教育主体所传导、灌输的教育内容。这两类客体的内容本应一致,但因教育主体对社会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水平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变化。加之教育主体的内化是教育客体内化的前提、基础。因此,要想教育客体更好地完成内化的任务,首先必须做好教育主体的内化工作。

  第二,教育主体素质的高低,这里面包括教育主体的理论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方面。一方面,内化是教育主体传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教育客体认同、接受这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统一过程。教育主体的各方面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对社会指导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这也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和传授方式,自然地会影响到教育客体的内化。另一方面,受教育客体在内化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会对教育主体的道德素质、人品等方面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主体的各种素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人品等方面,进而影响教育客体的内化过程。

  第三,教育客体素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具体地说,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理论素质等方面及其主观能动性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方面会直接影响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理论素质水平高、又能够在内化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那么教育客体就会迅速且准确地掌握教育内容,进而就能更好地完成内化的任务。反之,如果教育客体的道德素质、理论素质水平较低,且在内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不高,那么教育客体在掌握教育内容方面就会受到很大的消极影响,不能很好地完成内化任务。

  第四,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互动、合作程度。如果二者的互动、合作程度高,那么教育客体就能很好地完成内化过程的任务;反之,教育客体的内化将会受到消极的影响,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这种互动、合作程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主体尽职尽责,教育客体要按照教育主体的要求走,这就说明二者的互动、合作程度高,也就能很好地完成内化过程的任务。另一方面,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情感关系,具体表现为二者之间的信任、喜欢、尊重、敬佩等心理情感关系。如果存有这些关系,那么教育主、客体之间便是正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有利于增强主、客体交往、沟通的频率、深度,进而有利于教育客体内化任务的完成。

  第五,教育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从硬性条件看来,即教育环境提供的各种教育设备。比如,随着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设备的引入,教育客体将更生动形象的认识教育内容,这会增强教育过程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有利于教育客体的内化。从软性条件看,主要表现为教育环境带来的学习风气、氛围的影响。如果是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萦绕在教育客体身边,教育客体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而积极内化教育内容;反之,如果是死气沉沉、消极的氛围,肯定不利于教育客体的内化。

  第六,教育目标的设置,包括难易程度和是否符合教育客体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也是其终点,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那么肯定会对教育客体的内化产生影响。从难易程度看,如果教育目标设置的太简单或太难,都不能很好地调动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育客体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这就会直接影响教育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教育客体的内化阶段。从教育目标是否符合教育客体的发展需要来看,如果目标与客体的发展需要关系不大,这种情况也不能激励教育客体积极进行内化。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育客体的发展需要,设置难度适中的教育目标,激起教育客体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综上,笔者认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因素远不止于这六个方面,对此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影响因素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因素 思想 政治 影响 教育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