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生命的抗争:小说《狼图腾》的电影诠释论文

生命的抗争:小说《狼图腾》的电影诠释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6

生命的抗争:小说《狼图腾》的电影诠释

   小说《狼图腾》是一部描绘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书中对狼的个性、狼的战斗、狼的精神的描述深入人心,这部被称为“有关狼的真理的终结者”的小说深刻地阐释了狼与人、狼与天的关系。由于书中群狼作战、狼的心理刻画部分比较多,电影《狼图腾》筹备拍摄之初就引发公众的猜想与期待:电影将如何诠释狼的情感、狼的精神,如何表现群狼作战的宏大场景?电影《狼图腾》从电影传播规律出发,弃多选少,抓住“狼的抗争”这一震撼点,重点诠释了草原狼在面临生存危机时的反抗与斗争。“生命的抗争”是电影《狼图腾》创作的核心理念。

  一、电影《狼图腾》的故事简介

   电影《狼图腾》是中法合拍的一部冒险剧情片,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狼图腾》。故事讲述了蒙古草原上狼与牧民为生存而展开的斗争。在激烈的搏斗中,狼的团结、不屈以及逆境求生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北京知青,狼也成为草原牧民的信仰,狼图腾由此产生。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从北京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在大草原上,他们结识了众多蒙古牧民,也见识到了牧民们敬畏的草原精灵――蒙古狼。陈阵被狼的威武与不屈打动,萌生了养狼的念头。就在此时,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外来人员蛮横地抢走了狼的生存食粮,残忍地摔死狼的幼崽,并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剑拔弩张的地步,狼的激烈反抗因此产生。狼群抗争的背后是关于人与动物间如何彼此尊重、和谐共处的深深思考。

  二、电影重点诠释小说中的震撼点,

  符合电影传播规律

   小说《狼图腾》总共51.1万字,是一部关于狼的鸿篇巨制。里面有几十个关于狼的故事。小说描述了“狼的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1]。对于电影创作而言,无疑面临两个难题:其一,主人公是导演无法驾驭的狼;其二,一部两小时左右的电影根本无法容纳小说的海量内容。值得欣慰的是,导演让?雅克?阿诺深谙电影之道,以图像为最主要传播方式的电影应当去除文字的晦涩与抽象,选择富有震撼力的主题,并用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诠释主题,直击观众心灵。“《狼图腾》中的狼,以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形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它们强悍、智慧、温情,为了自由、尊严以命相拼。”[2] 想要通过画面表达狼的温情与智慧难度颇大,因此,电影《狼图腾》将主题浓缩为“困境中的不屈与反抗”,逆境求生向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电影中狼在困境中低沉的哀鸣与凄凄的眼神令人心恸,它们在被围困后表现出的“不自由,毋宁死”的倔强与反抗着实令人感动。电影《狼图腾》塑造了热爱自由、顽强、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一群狼,它们的意志和尊严感染着银幕前的每一个人。

   电影《狼图腾》的叙事内核大致划分为4个片段,这4个片段均表现了“狼在困境中的反抗”,诠释了“狼的抗争”这一主题。

   片段一:草原场部主任包顺贵带人使计将狼冻死,将作为储粮的黄羊全部挖走,抢了这些蒙古狼过冬的粮食,对它们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包顺贵不顾毕利格老人的劝说,执意挖出冻死的黄羊并命令手下全部搬走时,狼在远处观望,幽幽的眼神背后是不满和愤怒:为人类抢占它们的胜利果实且不留余地的做法愤愤不平。狼因此实施了第一次反抗,冲击羊群,咬死人类圈养的羊,以此反抗人类的自私和贪婪。

   片段二:寒流来袭,狼捕食困难,饥寒交加。此时,包顺贵命令牧民掏挖狼窝,将狼崽掏出摔死,“以绝后患”。饱受饥饿与丧崽之痛的狼采取了格外残忍的手段疯狂报复人类,它们在绝境中奋力反抗,以求获得生存的机会。它们找寻着复仇目标,最终将之定格为军马,因为军马是伤害它们的那些人所珍视之物。“屠杀”军马,一来可以解决饥饿问题,二来希望以此警告人类,如若做出伤害狼群的事情,将遭到加倍报复。这一片段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声画互补、视听结合地呈现了狼群的威武与狼群的反抗,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听觉震撼力。黑漆漆的夜晚,风雨交加,军马在寒风与大雨的侵袭下不听使唤,惊恐四散,狼伺机而动,有组织地进攻军马群,以自杀式袭击的方式冲撞马群,撕咬倒地的马。惊心动魄感十足的伴奏乐、万马奔腾与群狼的撕咬交织,马的挣扎、狼的倒地、马的尖叫、狼的号叫、人的无奈、哀求与怒吼,音乐环境声、画面的交织交融将狼自杀式复仇的凶狠与壮烈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狼在电影中的第二次反抗。这一片段是电影的一大亮点,较好地诠释了狼在逆境中的不屈与抗争,传递了狼群的生存真理:不自由,毋宁死。

   片段三:陈阵偷偷喂养狼崽,狼崽逐渐长大,对失去自由的圈养不时表示出不满和抗议。有一组镜头,小狼被放在铁栏里,趁陈阵与掠杀天鹅的一群人纠缠之际,拼命撕咬围困的铁栏,努力探出身子,找寻自由。这是狼在失去自由后的反抗。正如毕利格阿爸所说:“狼失去了自由,也就不是狼了。它们只愿靠自己的奋斗拼搏生存,即使死去也无怨无悔。”狼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天性展露无遗。

   片段四:包顺贵一口认定狼是草原的祸害且狼皮利润丰厚,于是带领一群人实施草原“清狼”行动,用猎枪将草原上的狼全部打死,一个不留。在威力无穷的枪弹面前,狼无疑成了弱势群体,在全然不对等的对抗中,狼选择了逃跑,以获得生存的机会,但在速度超越其极限几倍的汽车面前,狼的逃跑显得如此无力。在枪炮和汽车的逼迫下,令人震撼的一幕幕出现了:两只狼相伴而跑,被包顺贵一行人逼到悬崖边,两狼对视诀别,一只狼纵身跳下悬崖,另一只狼迅速跑进洞中,将洞中巨石刨下,堵住外人的路的同时也将自己困死在洞中;在包顺贵一行人的围堵下,曾经“放过陈阵一命”的狼拼命地与汽车赛跑,宁愿累死也不愿被活捉,最后精疲力竭,在陈阵面前倒下,狼誓死反抗的精神连包顺贵也为之动容,最终答应陈阵的请求,让这只狼留在它倒下的地方,留给腾格里。这是电影里狼的最后一次反抗,在最后的抗争中,狼群虽然始终处于下风,但没有一只狼停下逃命的步伐,没有一只狼主动投降。狼群“如果没有自由,那就宁愿死去”的信念感染、感动着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    电影是一种通过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传递特定主题的艺术形式,其中图像叙事占据主要地位,图像的直观性和浅显性使得电影无法达到特定的深度。诠释深刻思想向来不是电影所长,小说《狼图腾》所传递的深邃思想是电影无法企及的。《狼图腾》抓住了电影的传播特点,整合小说中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片段,据此提炼“生命的抗争”这一具有震撼力的主题,放大视觉元素,制造视觉冲击力,完成图像叙事。总体而言,电影《狼图腾》符合电影传播规律,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狼为自由、为生存誓死反抗的精神。

  三、电影未能完整诠释狼的精神,与小说仍有差距

   电影《狼图腾》虽然较为成功地诠释了狼在困境中的反抗,制作方式符合电影传播规律。但与小说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不足。

   (一)隐喻叙事手法运用不够成功,未能诠释“图腾”的含义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3]。图腾是小说《狼图腾》的精髓所在,小说用几十万字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狼图腾》的精髓――一种在世界历史上从古至今不停奋进,并仍在现代世界高歌猛进的进取精神。这种游牧精神是游牧民族在长期与狼生活中形成的,是狼的勇敢智慧、强悍进取、狼心勃勃然的熏陶使然,狼是游牧民族的崇拜之神,是为狼图腾。要创作《狼图腾》电影,必须使用隐喻手法。“隐喻可以说是人的认知方式之一,人们通过经验,能理解较为抽象的,无法诉之于感官的事物。隐喻的建构体现为本体的意象在心智里转换为拟议中的喻体的意象。”[4] 然而,电影对图腾的理解和诠释较为肤浅,隐喻手法的使用不够成功,只是在影片结尾呈现了一幅狼腾在空中的图案,借此隐喻“狼图腾”,基本没有诠释出狼的“神力”所在。片名是电影主题精华的浓缩,一部优秀的电影必须能够很好地诠释片名,与主题契合。电影《狼图腾》显然未能诠释片名中的关键词“图腾”,使得电影内容与主题略有脱节。诚然,电影由于传播介质的局限性根本无法完整、深刻地表现“图腾”的符号意义,电影如若能以小说《狼图腾》为拍摄素材,根据电影所能表现的内容重拟片名,使得内容与主题一致,效果会更好。

   (二)弱化细节刻画,狼的形象不够丰满

   小说《狼图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蒙古狼的不屈、顽强、精明与能干,对狼群形象的描述栩栩如生,狼的神态、动作甚至心理活动,在小说中都得到了较好的表达。但电影《狼图腾》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未能很好地刻画出狼群的个性化形象,对狼形象的诠释仅限于狼眼的特写和狼的奔跑,与书中丰满的形象相比显得单薄。比如,在描述狼群攻击军马群的时候,小说有过这样描述:“狼群发出怪风刮电线一样的呜呜震颤号叫,充满了亡命的恐惧和冲动,在狼王的指挥下,狼群发狠了,发疯了,整个狼群孤注一掷,用蒙古狼最残忍、最血腥、最不可思议的自杀性攻击手段,向马群发起最后的集团总攻。”[1] 其中的细节描写震颤人心,令人恍若身临其境:“一头一头大狼,特别是那些丧子的母狼,疯狂地纵身跃起,一口咬透马身侧最薄的肚皮,然后以全身的重量作拽力,以不惜牺牲自己下半个身子作代价,重重地悬挂在马的侧腹上……一条被马蹄踢破腹部,踢下了马的饿疯了的公狼,龇牙咧嘴地蜷缩在雪地上号叫,可它还是拼命地用两条前腿挣扎着,爬向倒地未死的马。”[1]这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但电影在细节刻画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大气的同时缺乏细节的渲染,从而使得电影的感染力不如小说。

   (三)植入的爱情故事略显画蛇添足

   电影《狼图腾》中有一个爱情插曲:主人公陈阵与一位蒙古女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是小说没有、电影植入的。对于电影导演而言,爱情这一永恒的话题从来都可以吸引观众眼球,激发观众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因此,爱情几乎是每部电影的构成元素。然而,一部非爱情主题的电影,爱情元素的植入应当建立在与主题相关基础上的自然切入,绝不能为追求爱情元素而强行嫁接,在以狼为主人公,展示狼群个性的电影中,插入与主题不甚相干的人类爱情,带有明显的“硬切”痕迹:陈阵与巴图妻子的相爱相知既无前期铺垫,也无结局说明,略显突兀。同时,在有限的电影时间内,爱情的穿插冲淡了“狼”主题的表达,实属画蛇添足。

  四、结 语

   将小说《狼图腾》搬上银屏,表现狼的威武与力量实属难事。对“图腾”理解的肤浅是电影《狼图腾》的最大缺憾。然而,以图像话语为主的电影语言重在图像叙事。总体而言,电影《狼图腾》较好地利用了电影传播规律,选择了小说中适于电影表现的点作为主题,诠释了“狼在困境中的不屈与反抗”,部分表达了小说的核心思想,实现了电影的图像叙事功能。事实上,电影《狼图腾》在视觉设计上的贡献,不只是感官性的,而且是透过感官性的形象设计,向观众传递意向化的狼群抗争精神。电影《狼图腾》唯美的画面令观众心动向往:蓝蓝的天空,广袤的草原,圣洁的天鹅,美丽如画的天鹅湖,还有那一群顽强倔强、永不言败的草原精灵――蒙古狼。

  

生命的抗争:小说《狼图腾》的电影诠释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图腾 生命 电影 小说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