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动漫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嬗变论文

动漫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嬗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6

动漫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嬗变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元素在好莱坞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俨然成为一个标志性存在,尤其是在动漫电影中的应用。看到“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蓬勃发展,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动画创作者,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该进行反思。本文将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变:创新与突破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这两部作品都是由好莱坞制造的“中国风”动漫电影,但这两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后所引起的反响却有着天壤之别。《花木兰》上映后遭到了中国各界的一致抵制,负面评论铺天盖地。而《功夫熊猫》却受到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虽然也存在一些负面评论,但仍是挡不住中国观众对憨态可掬的熊猫的喜爱之情,甚至有观众评论说:《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片比中国人自己拍的动画片还要好。

   (一)从外到内

   从创作角度分析,《花木兰》属于一部热血冒险的动画片,不过,影片在中心思想的表达中却偏向西方的价值理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符。故事中,花木兰的从军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但在动画片中却成为一个主动选择的行为,原著中《花木兰》所表达的是一个中国少女为了“忠孝两全”而牺牲自己,大义从军的故事;但动画片中却是一个少女想要完成自我价值升华而去冒险的故事。从人物的风格造型和性格塑造分析,原著中的花木兰是一个忍辱负重、忠孝大义的女将军、女英雄,但在动画片中却成了一个天真烂漫的邻家姑娘。

   从处理中国元素方面分析,《花木兰》注重的是物体的展示,而不是精神的传达。但《功夫熊猫》却相反,它对中国元素的处理非常的具有技术性,是一种贯穿全影片的由外到内、由表到里的传达。虽然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不是那么的准确,有些模糊,甚至还掺杂一些西方理念,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功夫熊猫》中看见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变”。

   《功夫熊猫》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场景就是浣熊大师和乌龟仙人的离别,影片中漫天飞舞的桃花包围着乌龟仙人,乌龟仙人在这些桃花中慢慢地闭上眼睛逝去,从表面看,这一场景的处理为中国观众呈现出了“羽化成仙”的仙境,从内涵看,表达的是中国神话中的“天人合一”。

   影片中包含的神龙秘籍和面条秘方表达的是“无中生有”“大象无形”的道家思想。影片中运用这些表象表达出故事的主题,即:一件东西的特别与否决定于自己的内心,不止如此,整部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东方意境。

   (二)由局部到整体

   硬性地将中国元素融入美国影片中是《花木兰》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穿插在造型、道具以及场景等方面,或者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由此堆积出来的,不过,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花木兰》中中国元素的应用是不全面的,受时代制约的。

   以木须龙的造型为例,虽然在他身上中国元素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在风格上却表现为美式风格,和中国人心中的形象非常不符;还有就是,影片中所使用的中国元素并不是最传统的,很多方面融入了西方文化,类似于军营中出现的西式早餐,蛐蛐用腿打字、花家的堂会设计成董事会等。

   在这方面,《功夫熊猫》和《花木兰》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中国元素的使用和处理都非常的传统,而且它并不是硬性地使用中国元素,而是将中国元素融入电影的方方面面,我们从影片的最开始就可以感受到满满的中国韵味,甚至梦工厂的标志都包含中国元素。

   然后影片中的中国元素有:中国山水、熊猫、书法、太极、筷子、鞭炮、针灸等,还有就是黄山的云海、丽江的小桥、桂林的山峦,这些代表着东方文化的景色十分自然地融入影片之中,还有就是许多语言的使用,比如:豆腐、师傅、乌龟等,影片中到处充斥着东方文化,十分受中国观众的喜欢。即使在影片的结尾,都是由中国书法进行演绎诠释的。

   (三)由浅到深

   《花木兰》在人物和情节塑造中和《小美人鱼》很类似,只是打着东方的幌子在诠释一个美国故事。而《功夫熊猫》却相反,它不只有着东方的外壳,还有着东方的灵魂,这样结合出来的效果是非常震撼的。电影的创作者明白功夫所代表的含义,所以用熊猫和功夫的组合来进行诠释,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

   本文总结了《功夫熊猫》用来展现功夫元素的层次,分别是:

   第一:中国式功夫体系的创立。因为东西方文化不同,所以东方人认为理所当然的“吸星大法、飞檐走壁”对西方人来说就有点困难了,所以在影片中要重新创建一个武学体系。即非常容易理解的“螳螂、虎、鹤、蛇、猴”的“五禽戏”,用动物的动作特点来表达功夫,这样既能让西方人看明白,也能让中国人接受。

   第二:功夫喜剧风格的突出。喜剧风格是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风格,保险起见,《功夫熊猫》就选择了喜剧风格,所以影片中可以看见熊猫身上存在周星驰或者成龙的影子,那种无厘头的句子、表情和动作夸张的打斗。

   第三:对港片的借鉴。电影中很多环节的设定都借鉴了经典的港片,比如熊猫抢包子练武的情节来自《蛇形刁手》,晚上高手飞檐走壁来自《卧虎藏龙》,不倒翁的设定来自《太极张三丰》,等好多环节都可以在港片中找到出处。

   第四:功夫的内涵。功夫电影中离不开秘籍的存在,《功夫熊猫》中的功夫秘籍就是神龙秘籍,电影中阿宝、浣熊师傅和太郎都在努力抢夺秘籍,但得到的秘籍却是无字的。所以,大失所望的阿宝在无意间领悟了秘籍的真谛,即从心出发,“无招胜有招”的武学意境。    所以,《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作为创作基础,用功夫当做媒介,让其作为一种中国元素的表达形式,展现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喜爱。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四)突破和创新是“变”的重点

   用西方的商业方法打造东方故事进行宣传,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李安的《卧虎藏龙》便是其中的先驱。《功夫熊猫》就借鉴了这种模式,在此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改革。还有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尤其是中国消费者庞大的消费需求和能力,这些都引起了电影市场的注意。

   对比《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可以发现,创作者的心态在发生变化。《花木兰》的创作者带有一种尊贵感在进行创作,所以电影中充斥着浓烈的美国文化。而《功夫熊猫》的主创者是带有一种对东方文化的尊重在进行创作,这显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本文发现,美国的动画主创们的创作是非常发散的,并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是一直在创新,在“变”,在进行自我超越。

  二、不变:恒定的商业与娱乐

   美国动画片在创作之初都会借鉴之前的历史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所以,美国的动画片一直在不断地进步。下列将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对美国电影动画的“不变”进行分析。

   (一)恒定的全球化创作视角

   两部影片都以全球化的视角进行创作,《功夫熊猫》之所以在中国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影片中融入的浓烈的中国元素,这得益于东西方越来越强烈的文化交流,全球化视角代表创作者所选择的题材要摒弃国家主义、文化主义,站在全球的角度进行创作。不止如此,主创部门应该吸收各个国家的文化精英,采取他们的意见进行创作。因为各个精英所擅长的领域不同,所以他们提供的意见会五花八门,非常的丰富,这对电影形式和题材的创作是非常有利的。考虑到美国与其他各国的关系,所以他们的文化联系不是单方面的输出或者吸收,是对全球文化的融合,然后再进行输出,所以美国更像是一个“文化中转站”。

   (二)不变的是创作的平民化视角

   《功夫熊猫》中的阿宝和《花木兰》中的花木兰,他们都不是超级英雄,相反,他们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虽平凡,但被上天选中,经历传奇,通过努力渡过难关,打败对手,成为英雄。

   阿宝和花木兰,他们都是普通人,随处可见。在《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都是以平民化的角度进行创作的,使用不一般的手段将主人公平民的身份刻画出来,然后使用现代化的方式演绎变化的程序,让观众产生切身的代入感,感受他们的成长过程,既能拉近主人公和观众的距离,也能使观众产生共鸣。

   不过,平民并不代表平凡。英雄是每一个人的追求,是人们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英雄可以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当权者,也可以是普普通通,迷茫的英雄。不过,要想成为英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柔弱的女人还是贪吃的熊猫,“想要成为英雄”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前进努力的动机。梦想得以实现才能彰显出故事的主旨,升华主题。

   (三)不变的是创作的娱乐性

   动画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样也是一种文化,同时也不能漠视其商业化的价值。它能够将传统和文化进行传承,也可以满足人们娱乐化的需求。

   以《功夫熊猫》和《花木兰》为例,创作者要掌握创作时候的度,比如影片的故事环节、娱乐性等,要能够给观看影片的观众带来快乐。所以两部影片都不遗余力地表现出幽默感、故事的曲折离奇、动作的惊险华丽等。

   (四)不变的创作模式

   模式是美国动漫电影中不得不提的问题,可以看出,励志是《功夫熊猫》和《花木兰》的主题,基础是英雄的成长过程,注重使命的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得到自我的升华,战胜自己的敌人。

  三、对中国动画的反思

   (一)中国动画不会“变”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博大精深贯穿古今的,中国动画创作者不应该忽略这些无价的瑰宝,这点我们不会“变”。或者可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难以逾越的。

   我们应该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充满信心,不应该让传统文化制约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发散自己的思维,比如有人觉得《功夫熊猫》中熊猫抢包子吃这一环节让人很疑惑,因为熊猫是吃竹子的,这就是传统思维的限制,突破这种思维的桎梏是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中国动画创作者不敢贸然改编中国的经典作品,与时代脱节,不能平衡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所以当内心的思维定式被打破,头脑突破禁忌,用现代的眼光进行创作,这样,中国动画才能够生生不息。

   (二)中国动画不会“不变”

   我们应该以谦卑的态度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应该无视它。现在很多的中国电影人对自己的作品缺乏总结性和继承性,电影中很多有韵味的“老东西”已经消失不见了。

   现在,人们应该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哪些传统文化应该被继承,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继承?这些问题不能一直摆在那,而不去解决。还有就是应该拿出什么样的诚意去继承传统文化?

  四、结 语

   在中国动画市场相对没落的今天,想要崛起需要的不只是机遇那么简单,还需要自我价值的发掘和对自己的信心。在动画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主要讲述了自信的重要性,强调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握住现在,让现在不留任何遗憾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虽然这些精神从美国动画中表现出来,但传承的却是中国的东方文化,我国儒家的“入世”情怀,这也许就是美国动画给中国动画最有用的启示。

动漫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嬗变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国 元素 动漫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