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以人为本论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以人为本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1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以人为本

  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校教育管理也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要求由被动教育管理模式开始向主动管理模式转变。高校教育管理将高校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实现高校教育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保障。高校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现培养个体的潜质,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最大程度地使其进行发展。而执行这一过程的管理主体和客体均是人,高校的主要领导和教师就是这一过程的主体,而高校学生就是客体。所以必须首先对教育管理的主体进行充分的培训,真正领悟“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懂得如何将这些好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生活中,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我学习、教育和管理中,从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一.“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大学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其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出人才

  这一过程,也正是大学生得到自我认识、发掘和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重要基础。而这个过程的主体与客体均是人,高校教育管理的实施者是人,其目标也是为了完善客体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的效果。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科学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管理意识转变的要求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的职责和角色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主客体对自己的认知、要求和价值的实现也不断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教育管理模式将逐步由传统的服从行政命令的被动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主动管理模式转型。因此高校教育管理的意识和方法也随之发生转变,由单纯的制度管理转向为管理主客体的互动、主动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现代的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同时将教师、学生和家长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彼此的主管能动性,并以是否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和有效完成学生的价值培养作为衡量高校教育管理成败的标准之一。

  (二)教学科研的要求

  高校的教学科研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实现教育主客体创造性的劳动。传统的单纯的刚性教育管理导致了不少教学科研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的发展,一些强制性的刚性管理已经与高校教育的科研工作产生了摩擦,并限制了科研工作者的发展。所以必须将刚性的制度式管理模式有机的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结合,从个体的价值着手,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将其从被动角色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位置。

  (三)高校主体特征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客体,都是文化水平及自我价值追求较高的群体,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能够充分满足其求知和自我发展及价值提升的需要。因此传统的、单纯的行政式命令管理的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高校学生的要求,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并且导致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很难将工作有效开展下去。正如伯顿?克拉克所指出:“学术组织的顺利运行成了所有管理中最艰难的工作”。因此,要将能够充分考虑到个人价值实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制度管理有效结合,这样既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和规范学生的发展,又能充分满足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从而在实现大学生价值的同时,充分实现高校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能够充分满足管理主客双方面的要求,并能够有效实现二者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列宁曾经说“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

  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的主体,首先需要自我领悟“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精神,只有自己身先士卒,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中,那么高校教育管理的客体才能够主动积极地回应这种教育模式,他们的潜质才能够充分被挖掘,个人价值才能够真正被体现。因而,在高校管理中,应充分凸现其主人翁的身份,增强其责任感和归属感。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展示的平台,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精神。在高校教育管理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环境、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均有所差异,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一致。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体特点的挖掘相结合“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认识、学习和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培养。

  四.总结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本质体现。只能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才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重视以人为本

论文搜索
关键字:以人为本 管理工作 高校 学生 工作 管理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