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论文

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19

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40例,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为期6个月。心理治疗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7.90±1.48 vs 6.44±1.12,P<0.05)。结论:心理治疗可有效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其病因未明,临床特征是远端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可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对患者生活影响极大[1]。自我效能是指人们成功实施并完成某一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难情景所具有的信念,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心理障碍会导致自我效能低下,因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十分重要。我们对RA患者给予充分心理评估,制定并实施了个体化心理干预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4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8.4±11.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制剂在内的综合治疗。

  1.2心理护理

  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经过专门的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存在问题后,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为期6个月。主要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方法、药物可能并发症及如何配合治疗;说明各种精神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疾病、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促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每个月定期随访复查,了解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理性信念面对现实生活,增强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意识,摆脱悲观消极情绪。

  1.3 自我效能评价

  心理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评估。该量表共10个条目,各项目均为1~4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5]。得分指标=(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分)×100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A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

  本组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1)抑郁34例,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懒散、不愿活动、对病情预后持悲观、失望。(2)焦虑32例,主要表现为紧张、焦急、忧虑、担心等复杂情绪反应。(3)恐惧10例,主要表现为对害怕病情进展而产生的紧张状态。(4)不坚持功能锻炼8例: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差异、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一些患者在疼痛状态下不愿意坚持功能锻炼。

  2.2 心理治疗前后自我效能比较:

  心理治疗6个月后自我效能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7.90±1.48 vs 6.44±1.12,P<0.05),表明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

  3 讨论

  RA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治疗上无特殊药物,病程长、病情复杂、致残率高,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进而加重RA病情[6]。本研究发现,RA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历程最初反应为震惊,不接受事实;随后是期待,希望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或灵丹妙药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到最后是屈服和接受。RA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对关节的损害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极为重要。

  Bandura于1977年最早提出自我效能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是人们对成功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所具有的信念[4]。自我效能反映了个体采取适当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心理适应能力大都越好,越勇于面对困难,并努力克服,其生活质量就会越高,反之亦然[7]。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要改善教育对象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此理论后来应用于护理,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强调在护理过程中调动患者的自身潜能,进而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RA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首先根据RA的疾病特点调节,了解每位患者各个阶段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通过安慰、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焦虑患者,及时查明原因,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让患者意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抑郁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患者主动交流,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及家务劳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参加功能锻炼。

  本研究发现,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患者大多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同时患者能逐步建立和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变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和康复训练方法。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对增强患者的配合治疗能力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类风湿性 心理治疗 关节炎 效能 类风湿 关节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