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和再思考论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和再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0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和再思考

  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对高等学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义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由此可见,新形势下辅导员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实效,才能在实效高校学生工作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辅导员角色准确定位的重要意义

  从《标准》对辅导员的职业定义不难看出:

  首先,作为高等学校教师岗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最前线,是学生群体最容易接近的老师。他们在承担对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承担起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们是学生与专业课老师之间的协调者,也是党和国家有关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最终执行者。

  其次,作为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培养党的接班人的要求。他们自身的素质、能力,将通过德育、心理健康指导等途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直接和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的清晰确定,即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合理定位,是辅导员增强自身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是其工作发展前进的前提,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高校辅导员角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集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多方面于一体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角色定位也趋于更合理、更科学。然而现阶段辅导员缺乏普遍身份认同性、工作超负荷性以及专业胜任能力弱化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中,造成了辅导员对自身角色认知的冲突,导致在工作中表现出对其角色价值及职责认识不清、角色职业素质欠缺的问题。

  首先,角色价值认识不清方面:社会层面只有担任专业课课程任教的教育者才被肯定为教师的观念,使得学校、学生、家长等整个社会层面对辅导员的认可度较低,这种观念也对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认识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导致很多不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转嫁给辅导员,从而造成一方面他们每日都陷入庞杂的管理事务中,不能专注于自身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也陷入否定自身价值、对职业缺乏认同感的怪圈,甚至有深深的自卑感。这种认知观念和认知误区将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最终会严重影响辅导员角色的充分发挥。

  其次,角色职责认知模糊方面:从早忙到晚,从学校忙到学生宿舍,凡是与学生沾边儿的事务性工作,都离不了高校辅导员的身影,这是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这种将辅导员作为“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工作现状,忽视了党和国家赋予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和指导者的工作职能。这势必影响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对自己真正职责的判断,缺乏一定的工作自主性,也会造成角色的混乱及冲突。

  第三,角色职业素质欠缺方面:虽然多数高校辅导员毕业于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学历更是趋向于研究生甚至博士毕业,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品质,但是由于高校教育培养目标正往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型,绝大多数辅导员所具备的知识及理论与国家、社会和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具有较大差距,造成辅导员工作胜任能力不强的局面;同时由于几乎将全部时间用于处理学生日常的、大量的琐碎性事务,辅导员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无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而导致研究能力下降。这种状况将会对高校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再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需重新思考和定位以实现对这一定位的科学把握。《标准》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义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的详细界定,为辅导员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从而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1.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

  大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然而,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得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扭曲,呈现出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及集体主义思想不强等问题。作为思想(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8页)政治理论的传授者和信息源,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2.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社会化和成人化的重要阶段;且近年来大学生组成出现独生子女群体、高消费群体及问题学生群体等新变化,在这一重要、特殊阶段因学习、就业、情感、经济贫困、人际交往等问题引起大学生心理呈亚健康发展的趋势愈来愈强,给高校、社会和家庭带来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帮助学生处理因各方面的压力、困惑产生的问题,塑造他们的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   3.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

  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工作、开展与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学生评奖评优和奖学金评审工作、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日常事务的基本咨询和指导等工作,都需要辅导员行使管理者的职责。在这一职责的行使过程中,辅导员不应仅仅是起到上传下达和实施简单的管理作用,而是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法、途径和手段,采取艺术化形式的工作方式,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学生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实现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应做好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各相关老师的有效沟通和联系,细致分工,明确职责,行使好自身的教学、管理及服务职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4.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者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消费观念和教育教学理念对国民的深入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费上大学模式的启动和运行,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上大学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是教育的消费者也成为广大国民普遍认同的观点。高等院校是为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场所,辅导员的教育、引导、管理始终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服务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在服务中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理学生,是实现新时期辅导员角色准确定位所必需的观念。因此,辅导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在学生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科学的、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以爱心、真心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一颗包容的心,宽容学生的不足但并纵容;及时将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院、学校和社区,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改善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高等学校辅导员必须对自身工作进行准确、合理、科学的角色认知和定位,才能使自己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具有实效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同时,也能充分调动自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辅导员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实现高等学校相关工作的长足发展。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和再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辅导员 辅导 角色 定位 时期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