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和谐高校是社会发展的永动机论文

和谐高校是社会发展的永动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4

和谐高校是社会发展的永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041-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2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建设和谐高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和谐校园是指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1]。构建和谐校园是师生员工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保证;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和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设和谐高校的基本要素

  (一)办学规模适中。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招生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因此,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受到严格控制。规模小,资金少,教育教学设施投入不足,教师工资待遇低,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及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规模过大,资金投入不足,师资设备跟不上,也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规模适中,教育教学以及后勤管理等相关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物质保证。

  (二)教育质量卓越。卓越的教育质量是高校实现办学目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卓越的教育质量,才能凸显教育特色,创立教育品牌,让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教育质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生命线,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三)管理科学规范。一所高校的前途命运如何,发展前景是否远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科学规范的管理,让高校成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高校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做到规范管理、民主管理、高效管理,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竞争机制,让师生有计划、有目标,有动力地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因此,管理科学规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四)完善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为此,高校应继续加大教师深造的投资力度,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激励教师申报课题和进行学术研究;优化教师的评优评先制度等。总之,高校需从多方面,多渠道创造有益于师生发展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致力于高校的和谐发展。

  (五)加强文化建设。优秀的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教育。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突出表现在人文精神培养和校园环境建设。人文精神的培养则要师生严格按照高校的校训和优良校风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而优美的育人环境使人精神放松,心情舒畅,达到以景怡情的目的。

  (六)民生保障完善。民生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维护好、实现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3]。高校民生保障的着力点在于:对教工而言,有民主政治权利的保证,如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进修深造的机会;经济待遇的保障等;对学生而言,核心是服务学生,包括促进就业、指导升学、美化生活等。

  (七)建立评价体系。公平、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师工作的动力,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奋斗获得评优的机会,每一个人都能从工作和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使得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杠杆。

  三、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已取得的重要成果

  经过一代代人的沉淀积累,很多高校孕育了优良的校风和“润物有声、化育无形”的教风,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学风。培养了大批思想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发展潜能大的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不少高校经过教育教学改革,更是累创佳绩,再铸辉煌。

  (一)办学规模适当,师资力量雄厚。出口决定入口,毕业生的质量决定高校的办学规模。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也大幅提升,在校生人数、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高校师资力量也越来越雄厚,教师综合技能普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累累刷新纪录。

  (二)教育成果显著,科研硕果累累。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聘请名师为大学生开设讲座,旨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掌握过硬的综合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情商,以典范楷模力量辐射影响周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则对大学生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其他科任教师也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事实证明,这样从上而下,由点及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学生们不仅专业成绩优异,而且形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培养了感恩之心,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良好的师德师风在教师身上充分展现。在学生成才的同时,教师也在成长,科研硕果累累,参与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的教师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形成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和谐局面。

  (三)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各高校突出教育特色,加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为了配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高校教学设施在不断完备。根据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创建了各种综合技能实训教室及专业技能实训教室,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基地,对高校学生各项技能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高校还创立了自己的特色专业,形成教育品牌效应,体现了教育上的创新与突破,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四)校园安全稳定,师生乐教乐学。有些高校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坐落在城郊,学校周围是农村地区,情况复杂,闲杂人多,学校治安问题一度是困扰高校的难题。曾经出现上体育课的学生放在操场边的袋子里的手机不翼而飞,白天放在宿舍里的手提电脑也随时面临失窃的危险。为此,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高校将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放在突出地位,成立了学校安全委员会,建立了治安领导责任制和校警个人责任制,加强与周边行政村的沟通和交流,结合公安部门的联防联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经过严密的治安综合整治,高校治安状况良好,校园内外的环境都处于安全状态,再也没有出现师生财物被盗等治安问题。为高校师生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教师教得放心,学生学得安心。

  (五)民生保障到位,服务意识浓厚。民生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高校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师生发展提供后勤保障工作。首先,教职工权益保障到位。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下情上达畅通无阻开通绿色通道,凡是涉及教职工的利益分配问题,都通过收集意见,再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协商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岗位津贴方案,有效协调教职工岗位津贴分配问题。其次,学生权益保障完备。各学院(系)学生会成立了学生权益部,负责就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与领导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师生关系,保障学生权益。高校全天候地为学生提供全国各地的招聘信息,联系单位为学生召开现场招聘会,并不遗余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

  (六)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强烈。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以景养情,怡情于景,为师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经过多年的建设,高校已经建成了园林化的校园,一年四季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不仅景致优美,而且人文气息强烈,是学习、工作、生活的首选之地。有些高校建设了寓意深厚,催人奋进的桃李园,每到春天,桃花李花争奇斗妍,团团簇簇,使人心旷神怡;夏天,桃李飘香,果实累累,正是高校莘莘学子学成毕业的好时节。校内亭台香榭,是读书休憩的好去处。名校的校园建设更是别具一格,处处耸立着渗透浓厚艺术气息的建筑。其中每年会展出各专业优秀毕业生的艺术作品,供人鉴赏;文化广场更是酷爱音乐的学子们的天地,每天载歌载舞,乐韵悠扬,引人驻足,流连忘返。沸腾的运动场上,健儿们迎来朝阳,送走晚霞,收获的是强健的体魄。每天清晨和傍晚,桃李下,池塘边,校道旁……到处是学子们勤学苦读的身影,还有学生们洋溢着欢声笑语,匆匆掠过的背影。优美的环境,为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四、和谐高校是社会发展的永动机

  (一)实践了行动研究理论。高校立足于学科发展和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于学校的全面改革实践和通过对师生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以提升综合素质及能力等的系列训练,经过精心探索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二)适应了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高校在教学中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师生相互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平等,课堂教学宽松而充满活力,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协调运用,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

  (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高校经过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和谐度明显提高了,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共同提高课堂教学的融人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不仅爱学好学而且会学乐学,学生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促进了学生的技能提升。通过教学模式、培训模式的不断改进,高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上岗考试、计算机等级测试和各级各类的竞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高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五)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在职学习、进修、培训、考察等途径,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水平,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一是越来越多的老师参加了专业培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二是很多教师的职务或职称都得以晋升。三是工作出色,获奖较多,教学科研呈现欣欣向荣局面。

  (六)扩大了高校在社会的影响。1、很多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得出的一些分析结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如构建高校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员工的评价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2、探索了提高教学技能的基本方法,通过课件的使用和制作研究,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水平,高校通过教学研究建起了课件资源库,对整个教育系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和谐高校是社会发展的永动机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永动 永动机 社会发展 和谐 高校 社会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