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5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5)08- 0154-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7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词汇是构成语言不可或缺的基石,也是语言学习中最难以攻克的堡垒。Murcia&Rosensweig曾提出:掌握了最低限量的结构,同时也拥有大量词汇的人比掌握几乎全部结构但只有少量词汇的人在阅读理解和最基本的语言交际中更为有利。由此可见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在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中,相当多的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局限于教科书中的词汇表,将词汇的语言形式、文中语境及词汇意义的引伸性相互剥离开来,只对单词的音标、构词、词性和单一意义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的讲解,导致英语词汇教学摆脱不了老师机械式讲解灌输,学生被动式死记硬背的低效率怪圈。因此,如何改进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使学生高效习得英语词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所幸,认知语言学理论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和启示。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意象图式理论、认知语法等。认知语言学是以人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来研究语言运用之道,加深人们对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规律的认识。认知语言学作为传统语义学的有力发展和补充,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有重大的启迪和指导作用。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到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使词汇教学更加遵循人类认知规律,更为符合人类思维和认知机制,可以使学生摆脱传统词汇教学方法对认知能力发展的束缚,深入挖掘词汇意义的发展和构成规律,增强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本文主要探讨基本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以及象似性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

  三、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启示

  (一)原型范畴理论下的基本范畴词汇教学

  范畴化是人类对万物进行分类并赋予其语言符号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原型范畴是一个由原型和边缘构成的结构,其中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而边缘是由该范畴中非典型的成员构成的。原型范畴理论有三种不同层次的范畴: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上,有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高层次范畴,称之为上位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较具体,较少概括性的低层次范畴,可称之为下属范畴。将原型范畴理论体现在语言符号中,可以将语言词汇划分为基本范畴词、上位词和下属词。

  基本范畴词汇多是不可分解的稳定词,其作为范畴的原型,与其他范畴成员之间存在许多共性特征,而这些共性特征可作为同义词认知过程的有效策略,对其它词汇的习得很有帮助。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教师要注重词汇教学的循序渐进,先教授使用频率高、便于记忆的基本词汇,再根据语义延伸,构架一个以基本范畴词汇为核心,囊括上位词和下位词,且各词汇间彼此联系、层次分明的立体式词汇网状结构。这样的词汇框架将能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相关词汇,并降低遗忘数量和速度。

  (二)概念隐喻理论下的多义词教学

  多义词是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这在词汇中非常常见。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每个多义词的各种含义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而这些义项大都是通过对词汇的基本义项进行隐喻或转喻得到的。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形成人类概念系统的主要认知手段。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工作的机制,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投射。它也是语言中大量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背后的主要认知机制。隐喻由一个源域和一个目标域构成,其中源域是人们熟悉的,具体的;目标域是陌生的,抽象的。这两个域之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和匹配关系,即存在某种相似性。隐喻是通过源域到目标域的结构映射实现的,即隐喻是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比如在赞扬某人的篮球天赋时,“You are Michael Jordan”,在这里就使用了隐喻,乔丹是万人敬仰的篮球飞人,用他的名字来暗指此人的篮球天赋。这种语义的扩展是在基本义项上通过隐喻来实现的,所以隐喻具有词义创新功能。

  同样转喻也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在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概念域中,用一个凸显的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例如“head”原意为“头部”,可通过转喻词义变为“智力”。

  隐喻和转喻作为认知过程中义项扩展的途径,在某些词汇的意义由原型义项向边缘义项的逐步演变过程中扮演丁重要角色。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认知规律,在学生掌握了某些词汇的原型义项后,教师应因引导他们将词汇融人语境,将两个概念域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和联想,理解词汇的深层内涵,从而快速、牢固掌握这些词汇的多种含义。

  (三)概念整合理论下的复合词教学

  英语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表示单个概念的词汇。复合词的意义不是简单地将独立词意义进行叠加,要做好对复合词意义的建构需要引入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概念整合网络作为概念整合的核心,包括由独立认知域信息构成的两个输入空间,即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结构的类属空间和由选择空间选择性投射来的元素所构成的复合空间。输入空间会选择性的将部分元素或关系投射到复合空间,以形成新的概念。概念整合理论能对复合词的意义建构进行很好的解释,比如blackguard -词,按传统意义叠加推测其意义为黑人守卫,与真实意义相差较大。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其意义建构中,输入空间1为黑暗框架,包括黑人、黑色、抵制、拒绝、使变黑暗等相关元素。输入空间2为控制框架,包括守卫、保护、控制、约束等相关元素,两个输入空间元素选择性地向整合空间映射,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空间复合,空间1中的人、抵制、拒绝与空间2中的控制、约束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流氓、恶棍”。   在高职英语复合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入概念整合理论,指导学生根据复合词意义建构的规律,对输入空间的元素和结构进行选择性整合,并将意义整合过程和结果融入到语境中不断进行纠正,得出最适宜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掌握复合词意义建构方法,并能通过举一反三来准确猜测复合生词的词义,扩大词汇量。

  (四)象似性理论下的象似性词教学

  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音、意义和形式之间也就存在象似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语音象似性和词形象似。

  1.语音象似

  语音象似,顾名思义就是指词的发音与对应事物存在着象似关系,具有语音象似的词汇包括拟声词和具有语音联觉特性的词汇。

  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声音的词,它和其意义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gurgle(咯咯的笑声)、bang(砰砰声)、click(咔嗒声)、roar(咆哮声)等。这些拟声词真实的反应了事物的状态和行为特征,加强了语言形象。在对拟声词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词汇的语音和对应的客观事物的声音进行对比和联想,加深直观印象,从而巩固词汇的掌握。

  语音联觉是指一组具有相似含义的词汇具有相同的一个音素或一组音素,也就是一组词在语音上有相似性。比如,以- ump结尾的词象似“沉重地碰击”,如bump(撞击)、clump(笨重的脚步声)、lump(笨重地行走)。在对这些语音联觉词的教学中,教师应启迪学生对此类词汇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使其掌握词汇间语音与词汇的联系规律,从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掌握。

  2.词形象似

  英语文字和汉语文字类似,许多词汇的书写形式和意义都具有象似性。比如wave(波浪,W似水波)、hedge(树篱,H似篱笆状)、V - neck(V型领)、snake(蛇,S似蛇)等。在对此类词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词形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通过拆分词汇的形式来猜测生词的释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词汇习得效率。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以及象似性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方面的探讨与运用,得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应传授和启发学生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词汇的组织规律,在掌握基本范畴词汇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来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纽带,利用意义建构规律来准确得出复合生词的词义,并通过拆分词汇的形式来猜测象形词的释义,从而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言学 英语 高职 认知 词汇 理论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