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将情感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论文

将情感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8

将情感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一、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调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视思想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并不仅仅是对学生对科学知识需求的了解,也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情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必将有利于增强的教学实效性,以强化课程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表现不足的原因

  (一)部分教师信仰不够坚定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在长期的研究、教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逐步深入的了解而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哲学观和情感反映,是教师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个人意识的表现。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师对学生、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能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到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不能将教学内容正确地传递给学生,更无法做到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较为不利。

  (二)学生思想多元影响教师情感融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由过去的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大学生注重个人与社会并重,希望可以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同时又非常重视自身需求的满意程度,希望获得他人以及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容易迷失自我,在已有的价值体系中无法得到答案时,可能会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念。

  (三)社会环境对教师情感融入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就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实现的一大阻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孕育的独立人格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定的契机,但个性的发展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难题。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情感的方法

  (一)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情动情方法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自身情绪情感的感染作用,在课堂中始终保持饱满、丰富、真诚、积极的情感基调,以此为基础根据授课内容的变化产生情感的跌宕起伏,通过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和丰富的表情吸引大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打动和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对授课内容获得同样的情感体验,加深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领悟,增强大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最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教育方法。以情动情方法的运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情感素养,善于观察和甄别大学生之间不同的情感特点,在与大学生建立平等关爱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对话,从而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以良好的理论功底动之以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对大学生展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以理动情方法,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洞察深刻的理论分析”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获得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最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境界的教育方法。以理动情方法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基础上,深入透彻地理解课程中的抽象概念与理论,并结合自身社会实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学生进行讲授,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和深刻。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的激发具有情境性,即大学生只有身处一定的情感场景之中,才易于受到感染从而触发情感,产生趋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效果。因此,以境促情方法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特点鲜明的情感场景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教学场所(如教室)的精心布局烘托、强化这种情感场景,最终使大学生获得深刻持久的情感体验,提升思想政治认知高度,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达成的教育方法。

  (四)通过实践培育学生情感

  实践育情方法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组织、指导大学生开展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调动大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大学生自主获取情感体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方法。实践育情方法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以自身高尚思想品德感染大学生,养成其良好的思想政治情感。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要做好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通过教师自身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情感流露,使大学生明白孰是孰非,哪些是应该坚持的,哪些是应该反对的,确保教学实践活动走向正确的道路和方向。

将情感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思想政治 理论 思想 政治 情感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