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论文

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30

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077-03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是靠投资拉动的增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想要发挥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问题就亟待解决,而我国农村居民占据总人口的重要比例,所以应该通过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来实现推动经济增长,而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种种问题又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于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以及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导致了在我国城市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地高于农村。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大部分农村多位于地方比较偏僻的农牧区、山区,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缓慢,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虽然政府一直努力建设农村,但与城市的基础设施相比,农村的设施条件依然与其相差甚远,严重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主要体现在农村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通讯等方面的设施比较缺乏。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短缺。

  二、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既能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也能作为资产存量或是固定资产储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完善与否将会从各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影响,下面就分别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进行分析。

  1.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间接影响

  1.1通过影响农村居民对未来消费的心理预期影响其消费结构

  消费者会很据自己本期的收入和预期未来的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由于社会生活、自然灾害、政治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预期。

  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第一,由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经营性收入,内蒙古现在还有很多农村的种植完全是靠天吃饭,公共物品的不完善使得他们对于农业生产上的收入预期很低。如果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完善,就会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便利与保障,增加农村居民的预期收入。第二,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衰退造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业生产上就业的困难性加大,使得农村居民的非农业就业稳定性下降,再就业困难,农村道路、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完善的话,以为农村的土地较为便宜,富余劳动力较多,所以会有很多厂商愿意到农村建厂投资,这样就会增加农村居民的再就业,从而就会增加农村居民的预期收入。持久收入假说理论认为预期持久收入上升,居民必然增加当期消费。

  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农村居民由于对自己享有的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预期不明确,医疗、养老以及子女的教育都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预期。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每个人都将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如果预期将来的消费支出增加,就会增加当期储蓄,减少当期消费。由于农村居民的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在消费支出上非常谨慎,久而久之,形成了省吃俭用的生活作风。他们的收入仅仅会用于能够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消费上,对于享受型消费的支出会大大减少,这种情况会严重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村用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公共物品可以直接运用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中,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并可以为农村居民有效的节流开源。而农村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如社会保障类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能够降低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所以,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给将会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1.2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其消费结构

  首先,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会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于改善农民生产设施、生活条件有很大的作用,良好的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会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提高其消费水平,从而产生了消费效应。同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就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为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话,就会使农村居民被迫自行提供他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公共物品,这就会降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的有效需求。还有就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的总规模是一定的,居民个人对公共物品的被迫私人供给肯定会挤占掉原本可以投向私人物品领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产生负面作用。

  其次,一些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例如农村的交通条件就会限制农村居民的消费,减弱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我国很多农牧区没有通车或者几天只有一趟通往外界的车,这样使得当居民想买的东西不是迫切需要的话,就不会特意去。据了解,这些地方的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外出两次,对于他们的消费自然可想而知。

  消费水平有所提升的话,水涨船高,消费结构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会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就自然会受之影响。

  1.3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其消费结构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完善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会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便利,而且高科技的投入会增加农产品的产出,这些都会使得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增加,而这部分收入恰恰是农村居民的家庭主要收入。收入增加了,自然会提升家庭的消费支出。

  公共物品的供给会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公共物品的完善使得农村的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有所提升,这样会为农村带来很多招商引资的机会,农村居民就会拥有很多再就业的机会,这样就会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共物品的完善会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提供很多便利,节约他们的农业生产所需时间,这样就会空出很多额外时间,这样也会增加他们的再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

  2.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直接影响

  首先,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与多种私人物品间存在着高度的互补性, 前者的有效供给是后者消费的前提条件, 因而这一类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会制约个人对某些私人物品的消费。例如, 有线广播电视的传播干线的覆盖率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居民对于电视机的消费量,供电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对于各种电器的消费量,公路的修建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对于汽车的消费量……这些都存在着互补的关系。随着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逐渐完善,农村居民对于这些商品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加,消费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其次,从长远发展考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必须依靠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又依赖于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提供。教育这类公共物品的收益人不仅是接受教育本人,社会的其他人也会因为某一人接受教育而收益,而且随着教育的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公共性会下降。扫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来说,公共性就很强,一个社会的文盲少了,这个社会的整体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大家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于手机、电脑等这些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而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就远远低于基础教育。所以对于教育类公共物品,我们不仅需要增加供给,而且需要有效合理的供给,对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要做详细的考究,合理进行安排。我们不仅仅得提供教育的供给,还得提供相应的思想教育,现在在农村中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也不完全由于投入不足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性不强,这是农村形成的传统思想。因此由政府主要提供初级教育和由个人主要承担高等教育是教育类公共物品较为有效的供给模式, 在继续增加对教育投人总量的同时, 改变目前政府教育投人的结构,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人比例, 也是有效增加我国教育类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途径。

  三、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推动农村居民消费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就我国农村目前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特征来说,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去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体建议如下。

  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

  要改善现在农村公共物品总量严重短缺的状况,保证财政的充足投入至关重要。从我国建国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走着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战略路线,这种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路线为我国发展经济和建设国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已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我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路线。

  1.1进一步加强支农的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必须积极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思想,打破现有的各个产品供给差异大的格局,严格执行政策上、标准上、待遇上的统筹供给。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不断加强支农的财政投入来弥补农村该物品总量严重短缺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例,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财政资金的审核、使用,使得财政的充分利用。

  1.2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

  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明显不足,所以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也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阻碍农村发展的基础建设的供给。基础建设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影响着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发展的步伐。

  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消费性公共物品的投入。保障义务教育的配套资金供给充足,提高农村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短缺的问题,保证农村的孩子们学有所教。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提高农村医疗条件以及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得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这些公共物品的合理供给都会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负担,进而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合理化。

  政府应增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合作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虽然这些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已经普及,但其参与率与实施情况却还是不尽人意,据了解,农村居民对于一般的医疗花费报销率极低,因为他们认为去办报销所需的花费以及时间成本太大。所以政府应当在这方面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这些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实施。

  2.构建多元化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财政支农资金的短缺是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关键所在,要想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机制。

  2.1拓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渠道

  供给主体单一是造成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需要政府和农民合作主体、民营经济主体共同参与。根据农村公共物品的不同属性和层次,应该是多元化供给主体、以及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形成的供给体系。农村大型水利工程,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气象、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以及区域性的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等纯公共物品供给,应当完全由政府提供。对全村居民均受益的项目,农民合作主体也是一个理想的供给主体。通常既有不较强的社会效益,又有生产者个人受益特点的准公共物品的范畴,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原则,鼓励私人经济参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形成多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美国著名民营化专家萨瓦斯认为,对于公共服务,生产者可以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提供者也可以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签约外包、租赁、托管等方式在政府和私人或企业之间签订合同,让私人或企业按照政府的意图或合同来提供公共物品,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用。   2.2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供给决策机制

  改变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自上而下”决策机制,建立一套科学、民主、法制的公共决策机制,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是保证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还是政府决策,基本上是政府供给什么,农民就接受什么,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自身需求,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权,因此,应该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了解农村和农民对公共物品的真实需求,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按需提供”。该体制的建立就要求各级领导在制订决策时需要认真的调查研究,采取科学的抽样调查,对农民的意愿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真正解决农村和农民对公共物品的实际需求;另外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了解农民的真实意愿,以保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有的放矢和物尽其用,避免供给的结构失衡。政府应结合农民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案。

  3.完善公共物品供给的执行与监管机制

  作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把关、明确职责、按要求进行公共物品的建设项目,防止出现政府缺位、错位等问题的产生。由于地方政府扎根地方,与农村居民接触较为频繁,更加了解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以及供给的执行程度,所以,政府应当适当的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利,中央政府相应的减少地方政府税金的上缴额度,这样就能确保财权与事权统一在乡镇政府等地方政府,缓解乡镇政府财政资金短缺的困境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执行能力,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作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 政府应以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来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村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进而启动农村市场。因此, 针对农村目前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居民消费现状, 如果能够通过积极弥补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真正发挥现有制度的有效作用来改善消费环境,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水平,必将对国内消费需求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共物品 供给 居民 物品 公共 农村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