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校区间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高校校区间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2

高校校区间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扩招人数连年递增,许多大学在原有校区面积基础上扩建从而开辟了更大规模的新校区,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在这种新形势下,校区间文化建设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针对这一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形成我国各专家学者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这些研究囊括了自1992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多所高校进行合并与重组。部分科研学者针对国内已形成多区办学格局的高校进行研究,如对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的研究等。校区间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在国外已很常见。国外对校区间文化建设的研究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关于独立校区文化建设,另一种是关于综合各校区特色的文化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环境中,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括大学校园的整体布局、学科建设、卫生状况、人际关系、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学识智能、行为方式、语言风格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大学校园文化的建立和形成,必须依靠相应的制度和众多的社团组织来保证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诸暨校园,学生社团是彰显青春活力和人文关怀的集合体,是大学校园文化最积极的创造者,始终为大学校园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增光添彩。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之贴近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培养目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更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由此可以总结出校园文化对于独立学院的意义。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具有时代特色和学院特性的先进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在中国教育市场上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和价值并加强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造成社会公众对独立学院的劣质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独立学院的学风较普通本科而言相差很多,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因为学风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风的好坏现已成为社会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流的学风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独立学院学风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意识淡薄。这一学风问题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据统计,36.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7.3%的学生认为学习只是在完成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根本处于“无目的”状态,对为什么而学和怎样学习都一脸茫然,完全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

  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这一问题反映在多个方面,早晚自习出勤率难以到达百分之百,选修课效率低下,据问卷数据调查统计,90.6%的学生表示班上平时到课率达到100%;3.8%的同学反映班上平时上课纪律不太好,很难正常听讲;66.7%的学生表示去图书馆看书的次数少于每周一次。

  第三,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急待提高。独立学院学生总体素质较一般本科院校而言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进入大学后面临种种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学生抵御负面影响能力差,思想政治敏感性较低。分析数据表明,36.4%的学生表示学校文化校园建设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43.7%的学生表示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的关系是一般,可有可无。

  而在这同时,独立学院也面临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挑战:

  第一,文化底子相对薄弱。文化底蕴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重要标志,它是前人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精神财富,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深厚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大学的良性发展。但是,独立学院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很多学院是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改建的,有的学院甚至是完全新建的,由于缺乏厚重的文化底子,独立学院就更需要在办学实践中加强文化校园建设。

  第二,文化体系相对不完整。完整的校园文化是一个体系,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由于独立学院多处于建设的初始状态,因此制度及精神层面的建设往往滞后于物质层面的建设。这就印发一系列问题产生,如:校园文化体系内部,由于核心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争夺激烈;专业设置因过分强调以社会和市场需要为导向,往往不能兼顾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导致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不对称性等。

  第三,文化功能相对不健全。“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能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激励、诱导和规范的作用。”概括起来,校园文化大致有教育导向功能、渗透熏陶功能、管理和规范功能、筛选和激励功能以及传播和辐射功能。但是,独立学院自身文化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自身文化功能的不健全,如:学生难以获得城市和其他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的高密度信息量和先进文化思潮的有效感化。相反,由于缺乏文化反思能力,一些不良信息会以自我复制的形式在校园内迅速传播,对校风建设发生不良影响。

  以上诸种情况均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确立科学的文化建设目标,按照科学的方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成为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确立独立学院的文化主体地位。这要求独立学院辨清它与作为申请者的“母体”的文化关系。独立学院往往是以“母体”为依据申请下来的,在管理上还要受母体的限制,在名称上也往往有“某某大学某某学院”的称呼。但在办学定位上,国家明文规定“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短线专业”,这就必然要求独立学院在专业上与“母体”互补,不能承袭母体的衣钵,相反,要求独立学院走特色办学之路,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文化上应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   同时,独立学院与母体的关系还不同于一般高校与其所建的新校区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合并高校之间的各老校区关系,大学新校区可以通过文化移植的方式完成文化构建,合并的大学可以通过文化融合来形成新的校园文化体系。独立学院不能走这样的路:因为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以及不同大学的合并往往是基于原有大学的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但独立学院在形成之后就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独立发展方面无固定模式可以借鉴,这种独立性要求独立学院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

  四、独立学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园文化一般有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做到互相衔接、共同促进。

  (一)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比如校园的环境布局、建筑物的造型装饰、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教室宿舍内部的陈设布置、师生员工的服饰仪表等等。”相对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独立学院的物质文化建设普遍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一本和二本院校相比发展得比较快,但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一是学生活动场所偏少,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二是校园物质设施与大学精神不合拍,特别是人文气息和文化意味不浓。三是缺乏健康高雅的人文艺术景观。四是校园文化氛围不强,不像学校,更像企业。五是校园环境仍然需要绿化和美化。

  (二)精神文化的建设

  精神文化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一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校园文化的根本标志,它主要指校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价值观,包括学校理念、价值观、成才观、治学观等,往往通过校训、校风、学风等表现出来。精神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也由于它相对于其他两种层次的文化显得更加不好把握。

高校校区间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化建设 校区 高校 校园 建设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