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提高高职学生育人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提高高职学生育人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6

提高高职学生育人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处于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面临生源不足,单独招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源压力,但由于生源复杂,生源的质量也受到了冲击。生源质量的下降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从而进一步为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带来难度。高职院校要想在危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提高高职学生的教育质量,迫在眉睫。

  教育包含教书与育人,教书是指传授知识和技能,育人是指关心爱护学生和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目前高职院校多将重点放在了提高教学质量即传授知识和技能这个环节,本课题则通过采取一系列育人措施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教育质量,育才先育人,成才先成人,在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启发和道德教育,教给学生怎样做人。

  一、重塑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对母校的吐槽、抱怨越来越多,甚至开始看不起自己的母校。大学变得浮躁了,假成果、假效益遍地都是,吃喝、送礼、拉关系反倒成了实质内容,大学失去了自我,只剩下了追名逐利。大学精神在无形中受到摧毁,为此,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呼声不断涌起。重塑大学精神,重要的是建立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文化,让所有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成长。

  (一)加强校训、校史教育

  校训是高职院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大学精神的象征。以校训理念为核心的教育正是使学生实现人格健全、自由发展的有效途径。我院具有百年历史,其校训是“学以进德,工以养技”。第一任校长张良弼先生的继任者杜守文先生把这句话诠释为:“学生在校率能实事求是,朴而不华,一面学习理论,一面实地工作。毕业之后或升学或留洋,以谋深造,或服务工界,或自创营业,皆能以一己之专技,以求贡献于社会。”

  校史记录了高职院校探索求取的历史轨迹,展示了其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记录了前辈人不懈奋斗的史实。加强校史教育,有助于我们了解高职院校的办学精神,传承其大学文化,更好的把握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

  我院对新进教职工及入学新生,都有进行校训、校史教育这一环节,介绍我校这百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及其前辈人克服困难对危机的化解。这一宣讲让新进的师生对前辈人的无私奉献而感到震撼,为学校而感到骄傲,增加了爱校情感。

  (二)需要一位好的校长及管理团队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内在气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它外化为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而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需要一位好的校长及好的管理团队。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好的校长会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整个学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染全体成员。其身正,不令而行,好的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风气会有极大影响,校长的精神高尚、富有人格魅力,学校里面是真正可以做到风清气正的。校长是管理团队的核心,而教风和学风的建设离不开好的管理。我院鼓励教师实行教学改革,对实行改革的教师奖励资金可达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我院曾因考试风气不正而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学院针对此事制定了一项政策,效果立竿见影。内容如下:若巡考人员发现学生违规、作弊而监考教师并未发现,监考教师与学生一起被通报批评,并且扣除监考人员40%监考费。

  (三)需要创新精神

  大学需要创新精神,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大学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着挑选学生到被学生挑选的困境,高职教育理念不创新,不提高教育质量,不做出办学特色,那学校只能面临着被洗牌、被淘汰。要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创新人才,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造者。虽然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完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

  二、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既是高等教育本身要求,又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关键。

  培养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除了利用学校所开设的德育课程进行教育外,同时应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活动,组织学生到西柏坡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第二,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如在校园主要活动场所建造高雅的人文景观,在教室、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的画像及语录,建立校园文化活动中心等,让学生在环境中接受熏陶感染;第三,利用各种活动和仪式对学生的影响,如新生入学仪式、职业技能比赛、毕业典礼、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国情感;第四,此外,辅导员和授课教师可通过日常教育管理等渠道运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三、教导学生做人中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应当知道民国中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人中人是陶行知先生心目中理想的育人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意识。学校的任务在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学校教育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总是期望让学生成为人上人,当然也不能让学生成为人下人,要致力追求让学生成为人中人。大学生已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精英,需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就业选择和竞争。国家建设需要高精尖的栋梁之才,但更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需要更多的人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高职教育恰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   高职教育需要培养人中人,学生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人中人体现了平等,追求发展的个性。首先,我们要保证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并且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建构一个和谐文明、有个性有差异、有自尊不歧视的校园环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特长、优点、缺点。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教育与评价公平,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去丈量学生的成长,要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热情,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教育过程的平等。其次,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单纯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仅满足于让学生从事某个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需注重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

  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在相当一部分人和行业中,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十分严重,让人们对行业操守产生了严重信任危机。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除了重视技能的培养外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目前,高职学生多为备受父母呵护的90后,受功利性因素影响,在其职业道德方面则表现为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诚信意识、敬业精神缺失等。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在专业授课过程加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例如,在专业实践课程中给学生布置需要承担责任的任务,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对团队负责,必要时让学生品尝一下苦果,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责任心。其次,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无论从事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第三,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经过短暂的大学生活后,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尤其对于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无诚业难立,无信事难成。第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是企业衡量一个员工是否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学校除了加强敬业意识教育外,还可以物化敬业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挖掘本校作过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使敬业精神通过先进的人和事体现出来。

  五、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作为教师除了要将自己这桶水加满外,更重要的是考虑这杯水应如何调制才能让学生爱喝。对学生的教育也是一样,我们要讲方法、讲变化。作为教师应意识到高职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等方面还是有较好的可塑性,要积极开展教育和引导。

  (一)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当处于中学阶段时,作业量大且枯燥,好多学生感觉到学习累,心里烦,由于基础差,考试中屡屡遭受失败,由此而产生了厌学心理。步入大学,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懒散作风依然存在,甚至还影响了其他一些意志力和控制力薄弱的学生,从而造成厌学思想的蔓延。面对厌学的学生,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应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辅导员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适合自己的活动,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可避免学生耐不住寂寞和诱惑出去找娱乐活动,这是留住学生的手段之一。其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获得成功体验。由于高职学生学习处于长期失利的状态,自信心比较薄弱,作为一名老师,要帮助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可将课程分为若干个项目,通过完成简单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很好。在生活中,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从长处、优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第三,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专业课教师应转变观念,将“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强制你学习”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可利用多种渠道使学生对本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如邀请优秀毕业生来校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就在校学习、职场中的得失作出分析,为同学们提出建议等。

  (二)为班级配备成长导师

  由于我院辅导员身兼多个班级、多个专业进行管理,且对专业知识了解不足,对于个别学生难免照顾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我院化工系、机电系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一名专业课教师担任成长导师,配合辅导员理学生。成长导师的主要工作如下:指导学生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关心学生得思想进步及心理健康。通过一段时间试行,发现成长导师有利于增强班级体的实力,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成长导师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职业意识,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健康成长。

  (三)要付出更高的耐心与爱心与学生沟通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成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且予以信赖,使其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教师与学生能够平等交流的重要方式。倾听要有耐心,耐心是使诉说和倾听得以进行下去的基本保证。倾听要有真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作为一名老师要起到引导,为学生指明方向的作用。不仅涉及到学习和就业,还涉及生活等其他方面,这就要求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要付出更高的耐心和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需求,我院每学期都会在一个时间段专门收集学生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涉及到学习、生活、就业等多个方面,再将之反映给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及各个主管部门,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排解。

  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应摆脱急功近利心态,并且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这样他才能看得更远,他的学生才能走得更远。

  社会在变,学生也在变,育人的方法也要求变,育人是教育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无数的教育学者为此做出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我们给学生的应该是学生需要的,为了学生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提高高职学生育人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实践 质量 学生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