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探索与尝试论文

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探索与尝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16

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探索与尝试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24-02

  引言

  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步入深水区、反腐败成新常态、依法治国上升到新高度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理解和扩大审计覆盖面,有助于审计机关更好地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一、注重方式和途径,夯实扩大审计全覆盖的基础工作

  审计全覆盖,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数量上的扩大,而是按照刘家义审计长的要求,是有步骤、有深度、有重点、有成效地全覆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适当的途径,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制度规范,保证审计项目的规范化实施

  地方审计机关应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积极推动本级党委、政府制定本地区的《加强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审计的作用,明确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强化审计成果的运用,为在审计管辖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供必要的较具体的规范。出台的《实施意见》,应着重对本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要资金支出、民生资金支出等方面审计做出规定,明确监督重点,规范财经秩序,促进制度完善,着力维护经济安全;加大对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等全口径预算的审计力度;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管控、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审计监督;揭示各项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因素,建立健全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的机制。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配套出台具体的操作办法,保证审计项目的科学制定和规范实施。

  (二)强化成果运用,努力扩大审计的范围和影响

  审计监督的成效大小,取决于审计成果是否得到有效运用,也直接影响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际作用,因而应加强审计成果运用方面的探索。一是制定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规定,对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建立及时向本级政府、本级人大报告的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并将对审计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政务督查范围;探索纪检监察、组织、督查等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审计整改工作的合力,促进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因涉及第三方原因,如追收资金困难等整改难点事项的,应建立通过司法程序及时执行的审计整改督查机制。二是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制定和完善审计问责机制,探索和建立重大问题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同时报告的制度,推动审计结果在较大范围内的公开制度,扩大审计监督的影响,督促审计决定的执行。

  (三)借助多方力量,有效整合拓展审计的人力资源

  审计全覆盖,审计力量不足是一个重要的瓶颈,如何整合审计资源,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是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审计目标,合理高效地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是当前实现扩大审计覆盖面和保证审计质量的最有效、最快捷途径。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审计人力资源,应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既分工又协作的审计监督大格局。一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要资金支出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非重点领域不需专门成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应明确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机关的指导下,加强对本部门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收支、重大事项等的日常监督,维护经济安全,促进廉政建设。二是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力量,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向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购买审计中介服务,同时,审计机关应通过项目抽签、封闭审计、相互交叉检查、末位淘汰等方式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的考核、监督,保证审计质量。三是创新方式,积极探索抽派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的形式,以增强审计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审计效率,并达到培养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的作用,提高审计质量。

  (四)强化信息技术,大力促进审计项目提质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化运用,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海量庞杂,单纯依靠人力,手工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判断而进行审计越来越困难,这要求审计机关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好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审计实践过程中修订完善现有通用软件,开发新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借助金审工程,实现审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强化区域内信息整合,加大审计资源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联网技术,将财政、地税、社保等行业的数据与审计分析数据库对接,构建大数据审计平台,实现数字化审计方式,通过数据集中存储和分析,有效地克服审计数据分散化、碎片化,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大大缩短现场审计时间。

  (五)重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实现审计全覆盖,不仅要求增加审计人员数量,更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速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各级地方审计机关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审计机关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跨专业知识等培训,打破专业限制,改变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财经法纪审计向以真实性为基础,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并重的审计方向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业务人员的引进、培训和技能考核工作,适当引进法律、计算机、工程审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才,保证实现特定领域的审计监督。此外,还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现有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尽快实现扩大审计覆盖面的目标。   二、多措并举,提高审计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效果性

  (一)围绕改革大局,科学有效制定审计项目规划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指南和目的,决定了审计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思路,审计机关应制定中长期审计规划,确保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三个目标的实现。以某区为例,该区区级部门、街镇及重点国有企业共有104个,近三年完成了24个项目,占应审数的23%,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干部为82名,近三年完成了21个项目,占26%。区审计局将应审部门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承担区委、区政府工作重心和本地重要经济发展的部门,如九大工程实施单位、财政、国土等部门,二类是资金总量大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管理单位,三类是资金量和工作任务都较少的单位,如科协、科委等部门。根据类别的划分制定5年审计规划,将一类作为每年必审项目,二类作为两年一审项目,三类保证在5年内全面审计一次。

  (二)根据发展近态,及时合理确定重点审计领域

  十八大顺利召开后,审计工作外部环境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地方审计机关应审时度势,以顺势而为、有为有位、借力发挥、未雨绸缪、廉洁自律、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以党委、政府的改革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为着力点,确定审计重点领域。以某区为例,区审计局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关注九大工程建设、民生改善、国企改革、农村征地拆迁及工程审计等领域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执行情况,持续开展“九大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实现对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动态监督;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深化专项资金审计,开展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资金、总部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等审计调查,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促进完善相关制度;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理念,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惠制”幼儿园专项审计调查,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体制改革和学前教育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三)充分调动资源,确保项目计划完整深入实施

  当前审计工作的压力,突出表现为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要解决此矛盾,必须善于发挥“外脑”作用,引入中介机构参与审计。以某区为例,区审计局对业务量较大的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政府投资项目委托审计业务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中介机构质量管理,逐步完善审计过程的管理制度并提出精细化管理的四项举措:一是落实责任,明确审计项目主审、科长、分管及主要领导的职责,强化审计过程的服务和监督;二是规范程序和报告披露内容,将工程项目审计方案和报告纳入“审计四会”集体审议,审计报告增加审减金额及其产生原因的披露内容;三是强化对中介机构的考核,开展对中介机构审计项目的交叉复审和对中介机构的实地走访,通过对中介机构的考核,完善考核奖惩,提高审计质量。

  三、国有企业审计调查全覆盖的成功案例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区审计局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率先在本市开展了全区国有(控股)企业资产管理及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对全区68家国有企业的审计调查,揭示出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等4个方面15个问题。针对审计调查结果,各相关单位积极落实整改。在全面清理盘活资产的基础上,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区国资委等机构着力完善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系列意见、办法,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区属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审计调查促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出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

  (一)立项契合形势,围绕中心工作

  本次审计调查与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高度契合,围绕国有企业改革摸清家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在近几年的企业审计中发现全区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资产管理、资金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区委、区政府决心下大力气全面厘清我区国有企业现状,找准问题症结所在,以便“刮骨疗伤”。

  (二)统一组织部署,科学配置资源

  整个调查项目坚持“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的原则。一是区政府高度重视本次调查项目,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相关区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审计工作,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成立了由局长亲自担任审计组长的项目组,负责整个审计项目的人员调配和组织安排。二是借助社会审计,整合审计力量,形成审计合力。从年初公开招标入围的财务审计中介机构中挑选出4家单位参与国企调查审计项目。按照“不交叉、不缺失”的原则成立了4个审计项目小组,每个审计项目小组结合参审人员的专业特长、计算机审计、分析复核能力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有效地整合起中介机构审计力量,起到“1+1>2”的作用。三是制定了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各个审计项目组围绕实施方案开展审计,确保所有工作不偏离主线。四是按照统一的标准采集数据、核实问题,将各种复杂情况按同一口径进行后期汇总,形成总体概念和分析判断,实现预期审计目标。

  (三)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成效

  一是本次调查项目改变过去以点带面、以局部推断总体的审计调查模式,审计范围覆盖全区所有国有(控股)企业,便于厘清全区国有企业间债权债务,全面彻底摸清国有资产、债权债务、人员底数等。二是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式。对所有国有企业的资产,特别是房屋、土地等大宗资产均逐一进行现场核实、取证,见账见物。并对房屋、土地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估算,对国有企业在职人员薪酬体系进行分析,以此为国有企业改革、企业资产处置、核算改制成本等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建立QQ工作联系群和微信平台,对审计项目组强化扁平化管理,保证每个审计人员随时掌握审计组的最新工作要求,减少审计实践中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实现审计全覆盖的探索与尝试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审计 尝试
最新审计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创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业
热门审计论文
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
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