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探讨论文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24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院校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规格的趋势。而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将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为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由原来学校的单一教学转化为双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将封闭式的学校教育转变为开放式的社会教育,将理论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化为以实践学习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最大化的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如将学校教育理念与企业精神、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等有效结合在一起最终使学校、企业、国家、个人都能得到共赢。

  一、校企合作涵义及模式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它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具体来说,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是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直接参与,它的实质在于使教育与经济社会融为有机整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就当前来看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甚至将校企合作视为学校长久生存的关键所在。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模式:

  1、产学研合作

  高职院校利用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场地等将科研成果付注于实践,一方面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院校提高科研工作效益。但这种模式下涉及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学生定位等因素,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2、订单培养

  目前中职院校中普遍实行订单式培养,它以实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零距离对接为主,与社会需要紧密挂钩,学校的专业设置、技能培训、人才培养目标都以企业中的岗位需求为基础,学生毕业的同时就意味马上就业,但是培养人数有一定的限制而且缺乏长性。

  3、基地共建

  这种模式在各高职院校中占有一定比例,即企业与学校根据各自一致的需求,共同建立实验、实训场地,双方充分发挥如优秀师资、企业技术支等各自的优势,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但该模式下容易出现实训场地不足、环境不真、效果不好的情况,致使最终不能如期达到培养目标。

  4、股份合作

  此模式为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是指企业将自己的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以股份形式向学校投入,与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计划、决策、管理等,企业真正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弊端在于,短期效应,企业只注重利润而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所在

  学校和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时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在参考相应文献和实地考察相关院校、企业,归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方面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致使学校不能依据自身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系统、长远的规划;缺乏合理的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导致企业中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认知、肯定度偏低,不能长期进行合作;开展专业数量局限性较大,只停留在传统专业上;合作项目只停留在表层、不能将优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相结合,并为企业带来效益。

  2.企业方面

  企业自身对校企合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因为看不到短期效益而把合作本身当成负担,导致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够,或者只停留在表面;由于企业的功利性质,所以不能保证学生完整地完成对口项目;或者因为学校前期筛选不够细致,导致“无良”企业不按“合约”进行,只是简单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3.制度保障方面

  这方面主要来自于政府,如政府对校企合作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经费投入不足使校企合作不能顺利进行;或者在政策保障上不予以扶持,导致企业和学校的参与性不大;或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益受损,最终难以实施合作。

  三、科学开展校企合作

  首先,政府牵头充分发挥管理和协调职能。政府在校企合作中不仅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应扮演校企合作的推动者、校企关系的维系者角色,在职责范围内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同时制定相应的法规则对双方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主要体现在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与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制作相关政策、措施,担当监督、评估职责确保校企合作工作有序开展。其次,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层面的办学主体,要改变追求眼前效益的目标定位,克服惯性的短视行为,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主动树立面向产业需求的教育理念。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具体说来,学校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既有利于整合优秀的专业群体,保证专业建设的稳定性,使学校的专业设置符合市场变化的需求,又有利于在降低学校建设实训成本的同时,形成职业院校自身的实践教学优势。2)进行学分制改革,实现学分互认制度。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必须的技术素养和基本职业道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吸引力。4)实行开放式的办学管理,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多元投资、提供土地、厂房等途径和方法,探索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既能满足学校现有实践实训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教学生产基地的模式,降低校企合作对企业所带来的管理成本及风险,解决职业院校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再次,企业的要重新认识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抛弃重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注重增进与学校的交流,尊重学校培养人才和技术创新的方式和规律,及时总结合作经验,从根本上调动自身支持和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总之,校企合作意义深远,应着力寻找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在市场需求的调整下通过彼此的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校企 高职 机制 院校 合作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