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问题及改进措施思考论文

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问题及改进措施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5-01

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问题及改进措施思考

  中图分类号: F8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服务“三农”、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社会性问题,只有壮大农村经济才能保证国民整体经济稳定发展。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产创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信社在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支农服务功能、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构成的变化,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支农服务项目与农村产业生产需求不符、金融资金严重流失、支农资金难筹等问题日益显著,如不能及时加以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农信社支农功能的有效发挥,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身负支农和可持续发展双重压力的农信社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受利益驱使,商业化倾向严重,影响了支农效果。

  (一)支农贷款发放不足,贷款期限不适应农业生产周期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在向银行贷款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多,由以前的以小额贷款为主要贷款类型逐步向大额贷款转变,这就给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信贷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用于支农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支农贷款发放审批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县区域以上的农信社网点开设越来越多,造成农村信用社相当一部分的资金外流,使用于支农的资金格外紧张;同时,由于涉农项目一般规模比较小,回款较慢,银行在向支农项目发放贷款时比较谨慎,抑制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除了贷款额度偏低外,农信社对于贷款还款期限的要求也比较短,不符合实际农业生产周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农民实际难题。

  (二)金融服务结构不完善,主动服务水平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开放,农村产业结构也呈多元化发展,目前的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产品和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一是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狭窄,目前农信社对农民的贷款服务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上,对新兴的现代农业产业支持还有待完善,同时对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扶助也明显不足;二是信贷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多是传统的存贷业务,对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产品的开发还比较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需求。现在部分农信社的金融服务意识比较落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主动服务能力,大部分是坐等顾客上门的被动式营销方式,主动推广银行金融产品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缺乏个性化服务的营销手段,不利于银行创新发展。

  (三)风险控制方式落后,国家“三农”优惠政策落实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方式还比较落后,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从而导致很多贷款回收率比较低,给农村金融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是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意识淡薄,对部分贷款审核存在漏洞,当农户贷款无力偿还或是出现个别恶意拖欠贷款时,信贷风险就直接转嫁到农村信用社本身上来,不良贷款的出现造成银行的信贷资金严重损失,加大了农信社的资金经营压力;二是目前的风险控制手段还是比较传统单一,过分强调要求有贷款抵押物或担保人,未能对贷款人建立完整准确的追踪信息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加重了农信社负担。同时,对国家“三农”优惠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也是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服务方面弱化的原因之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信社的信贷资金不足,难以承受“三农”支出。

  二、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水平的主要措施

  作为支农惠农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需要以更加创新开拓的经营理念来迎接未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进一步认识到支农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经营目标不断改革创新,切实将更多“三农”优惠政策贯彻实施好,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提高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水平。

  (一)建立健全信贷管理机制,合理安排信贷资金

  新时期,做好农民工作、帮助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信用社需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要转变经营理念,通过改革创新开拓支农服务新途径。一是要积极响应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不断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号召,建立健全信贷管理机制,完善各项支农管理制度,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通过“三农”政策倾斜,确保支农资金稳定投入;二是要积极畅通各种支农资金筹集渠道,采取适当的调节贷款利率浮动频率,力保将更多优惠实施到农民群众中去;三是要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优化信贷结构,强调风险控制,加强各部门及政府之间的联系,提高信贷发放质量。同时,要合理安排信贷资金,尽可能的将信贷资金用于农民生产创收中去,强调支持重点项目,增强支农力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金融营销方式,完善各项存款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增强外来资金存储能力;另一方面要在保证支农资金稳定支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产业优势,努力发展中间金融业务,有选择性的投资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来源,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促进支农服务工作更好发展。   (二)创新支农模式,完善农村信用社支农的服务功能

  创新支农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提高农信社支农服务水平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实行个性化的支农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要有差异化的进行贷款种类划分,要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具有时节性的特点,重点在中间业务、担保方式和还款期限上做灵活变通,切实实现信贷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在传统的信贷支农模式基础上,积极创新网上业务和手机业务,方便农民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对重点龙头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坚持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当地农村产业优势,积极支持生态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强信贷管理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支农模式提高农信社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支农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支农的服务功能,建立一站式服务,构建信贷对象服务中心,转变传统的服务意识,以方便农民为基准主动提供支农服务,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帮助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农村金融建设中来,完善各项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三)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增强政府配套扶持力度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信用度低、农民信用观念淡薄等因素都给我国农村金融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保证信贷支农良性发展,首先要完善各项金融业务办理程序,建立信用考核标准,对贷款对象进行信用量化考评,针对不同等级的贷款对象制定不同的贷款额度以及还款期限;其次要重视金融环境法制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制,强调信贷支农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真实准确的信贷档案,实现对信贷客户的实时动态管理最后要突出政府行政部门以及执法部门的联动作用,倡导诚信贷款,营造公开透明的信贷支农服务氛围,要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法律常识,以法律规范信贷行为,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同时,要增强政府配套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在农信社支农服务方面的辅助作用,积极落实国家各项“三农”优惠政策,提高支农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强化支农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努力夯实农信社支农服务基础。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随着新农村建设更加凸显。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坚持改革创新,牢固为农民服务、为农业产业发展服务的思想观念,拓宽思路,完善各项支农服务功能,积极构建支农服务体系,寻找筹集更多融资渠道,进而保障支农资金充足,要加强监督体制建设,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三农”的各项优惠政策。相信未来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一定会得到更深一步进展,从而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问题及改进措施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支农 信用社 措施 信用 农村 问题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