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浅谈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论文

浅谈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5-31

浅谈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根据所查阅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学生在心理上在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将近一半的学生在中学期间都有抑郁的现象。这部分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主要是由于其自卑的心理引起的。心理学上称自卑为“自我否定”,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其二,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在心理上都表现出焦虑的现象。焦虑是由于其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感到不安和担心却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其三,进入新的环境就要结交新的朋友,较之小学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加强,其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结交朋友而不愿意考虑别人,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无法避免的。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不顾对方的想法而强行将自己的意愿加于对方,这种方式交往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失败的。中学生在心理以及思想上表现出种种消极的现象,这将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

  二、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提升人们的鉴赏美、创造美以及表现美为宗旨的一种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所没有的重要功能。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使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音乐从其本质上来说其在内容、节奏、旋律以及形式上都具有美的特征,因此,有的人认为音乐本身就是美的代表。如音乐家就是因为其在生活中发现了美,美给其带来了灵感,音乐家通过审美创作将其所发现的这种美以音乐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并理解、感悟音乐创作者隐藏在作品中的美,在这个过程中,使人们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因此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其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来认识美,同时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促使中学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主动追求美、创造美,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

  2.提升学生的音乐情趣。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一方面能使学生的音乐情趣的以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促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音乐活动是通过审美主体参与到音乐审美活动中体验音乐情感和形象,这个过程能使学生的各种心理机能和谐一致,因此音乐活动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能够起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作用。

  3.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情感是音乐的灵魂,人们对所感知的美进行创作是因为其对这种美具有深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会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帮助学生点燃其对美的热情。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中学生往往好奇心比较强烈,而音乐教育能促使学生无拘无束的参与到音乐的各项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这能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兴趣会成为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另外,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意志的培养,意志主要表现为对理想目标持久、稳定的追求,这与其本体对情感活动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坚定的意志有助于中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时采取正确的思想态度。

  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音乐不仅能够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得到调节,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中学时代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段,中学生的心理条件都还不成熟,对身边的人和事物不能进行正确、准确的判断,一次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消除其心中的消极情绪。轻松的音乐课堂能帮助学生忘却烦恼走出心理阴霾。同时,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能帮助其锻炼协调力以及平衡力,这对学生的体质能起到锻炼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意义

  1.有利于帮助中学生协调消极情绪。人们的行为都是以情感为向导,并且这种行为也会因为感情的存在而得以维持。音乐这门审美艺术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直接反映,对其消极情绪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色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中情感的传递来引起人们心里上的共鸣,引导人们产生合理健康的情感从而达到调节消极情绪的作用。当中学生产生消极思想(如烦躁不安)的时候,可以通过欣赏轻柔、舒展的音乐来抚平自身烦躁不安的情绪。

  2.学生可以从音乐中得到情感上的肯定。由于中学生其自身缺乏经验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有来自他人的情感上的肯定这种需求。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在音乐中寻找到其情感上的共鸣,并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满足。音乐这门学科较之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其没有学科上所评价的对于错,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更愿意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3.可以有效缓解学习压力,改善其身心疲劳的现象。中学阶段较之小学时代其学习节奏明显加快,对这种变化,学生往往在心理上表现出焦虑、恐惧。例如:担心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责罚,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畏惧的心理,长时间处于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之中,加上学习节奏逐步加快,学习压力也渐渐增大,使学生身心极易感到疲劳,这必将拖慢学生学习的进度。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使学生能够置身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身心疲劳的现象得以改善。

  4.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中学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段,中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发生着明显改变,心理方面尤其不稳定。在这个阶段内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极其重要,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使其以后的发展受益。对中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使其情感得到丰富,更能激发其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等积极思想。音乐教育是以其直观、生动的音乐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升其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段。

  四、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1.学校音乐教育。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在音乐教育方面,自然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校音乐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普及性。面对学习枯燥的学习生活,音乐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探讨、歌曲的演唱等使得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能启发学生对生活思考,陶冶情操。通过音乐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还能培养中学生高尚的爱好,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能够辨别什么是高雅艺术,什么是高雅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他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音乐欣赏、鉴别能力,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2.家庭音乐教育。在目前国内教育大环境下,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其个性、自尊心很强,对于挫折不能正确的应对处理,面对负面情绪不能做到自我减压。当前中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都并不罕见。一方面是因为中学生容易和家长发生争执不能理解家长的做法,另一方面学生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改变不了的事情没有正确的心态去接受结果往往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大多数家长都不具备专业音乐水平不能和孩子一起来演奏音乐,但是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来欣赏、感受音乐。这一过程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生和家长更能良好的沟通。家庭音乐教育对于塑造中学生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语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加之外界的各种压力以及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在这一阶段显得十分不稳定,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音乐虽然不是中学阶段的“主课”但是其对于开发智力、塑造人格、心理成长等方面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音乐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应该力求全面,不能因为音乐是非考试科目就不重视。(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浅谈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音乐教育 中学生 影响 中学 教育 音乐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