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新时期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问题分析论文

新时期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问题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6-12

新时期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0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本质是农业转移人口在获得职业转变的同时,取得和城市户籍人口相同的社会身份和合法权益,平等的享受城镇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同时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真正实现社会认可,实现文化交融。因此,新时期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可以说是实现社会权利均等,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期受到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多数农业转移人口从事的是技术含量低、危险系数高的行业,而大部分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不发生重大施工事故的前提下,会减少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安全防范措施,农业转移人口的人身安全受不到应有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农业转移人口流动较为频繁,而养老保险金缴费门槛较高,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参保的比例很低。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至今没有被纳入城镇医疗救助的范围,这导致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医疗服务待遇,社会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二)人口市民化成本高

  长期以来,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人口之间的不平等福利制度,都是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因此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而言,户籍制度成为了他们市民化的重要障碍,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步伐。

  (三)城市定居户籍门槛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但是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并没有被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系统的长效机制中。这使得城市内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都不对农业转移人口开放,再加之城市的房价普遍偏高,大部分的农业转移人口都无法承担高额的购房成本。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业人口长期游离在城市边缘。

  (四)农业人口文化素质及技术偏低

  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多数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素质普遍较差。缺乏就业和转业能力,在城市中难以生存。同时,由于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城市没有归属感,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对策

  (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1.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有关部门要完善《劳动法》及相关的劳动法规,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和城市人口享受同样的就业权利和工作待遇。同时,政府要开放劳动市场,取消各种不平等的就业规定,逐渐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从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合法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效率。

  2.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想要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必须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保障政策,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如下:政府首先要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工伤保险制度,确保农村转移人口的人身安全,从而减少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隐患,降低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其次,政府还要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制度,将拥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房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养老体系的范围内,消除养老制度带来的社会不公平,实现城乡人口权益一致化,从而达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的。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要对农村和城市人口一视同仁,将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提供给农业转移人口应有的教育、医疗、安全等公共服务。同时,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上学问题,有关部门要将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城市教育的规划中,降低教育门槛,扩大教育规模,使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享受到公办学校的教育。

  (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籍与社会待遇之间的联系,提供给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福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二是推进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政府要建立以居住地为所在户口为基本内容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对农业转移人口办理城市户籍的限制,只要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住所,就可以前往相关部门办理户籍手续。同时,政府要设置专门的窗口,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统一的户口登记、户籍办理,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人口的管理范围。

  三是调整户籍迁移制度。原先的户籍迁移制度类目繁琐,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迁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调整户籍迁移制度,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的进行迁移。同时,政府要有条件的对农村人口进行鼓励性的人口迁移方针,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四)加强对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培训,加快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步伐。具体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二是加强预备教育培训。有关部门要对未升入高中的农村转移人口进行预备教育培训,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在缓解社会矛盾的同时,提高城市的就业率,从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三是要重视农村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将随迁子女的教育纳入城市教育的长效机制中,从源头上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促进城镇居民的素质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序进行,为新型城镇和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保驾护航。

新时期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问题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若干 转移 人口 时期 市民 我国
最新农林学论文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果树栽培学有效教学
浅谈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模式的对策及思考
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振兴战略”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北方秋葵育苗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及改
甜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宁阳县蔬菜标准园区创建措施及成效
甜玉米新品种江甜088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
热门农林学论文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