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经验总结论文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经验总结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7-03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是是上世纪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一、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首要的问题,就是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邓小平理论就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丰富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和中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也为其他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二、经验总结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再到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价值,并且一直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更高层次推进。

  (二)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

  邓小平等领导人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江泽民同志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党情,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结合国内外最新情况和中国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三)要有全球视野

  和平与发展是当下两大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每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国际局势,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全球大环境,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用前进的眼光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面临的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难题,能否用马克思理论来指导这些问题的解决,考验着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以,要将马克思与当前中国现状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质。

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经验总结

论文搜索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 马克 中国 改革开放 时期 改革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