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中国本土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应用与反思论文

中国本土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应用与反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7-09

中国本土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应用与反思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只依靠制造业和国内需求已经很难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无论是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还是从获取技术来源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角度,走上国际化的道路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特别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经济技术和管理的实力都具备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条件,推动我国本土企业真正地走上国际舞台。

  一、什么是国际化战略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速度提高、经济分工逐渐深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从国内市场进入国外市场,在国外设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对国内外的生产要素进行综合配置,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活动的统称。

  要进行国际化经营,企业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将其市场扩展到其他国家并逐步实现企业输出而形成跨国企业、多国际企业的战略活动。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是规模由小到大,经营范围由国内走向国际,价值链网络由单一走向复杂的过程,并为建立全球整体优化的全球经营系统这一最终目的服务。

  二、我国本土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类型

  在我国,本土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贴牌出口

  通过将产品贴牌出口打入国际市场,是我国本土企业最经常采用的国际化战略,以中小企业居多,即企业利用自己的设备和资源,代其他厂商生产其品牌的产品。这种方式往往能使产品快速打开国际市场,为企业国际化提供发展机遇,但是持续竞争力不强,一般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战略。

  2、并购当地企业

  在进入一个新的国际市场时,通过并购当地企业,可以直接获得被并购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已成熟的产品市场和研发技术,壮大企业的自身实力。但是采用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不当会给企业造成重大财务损失,风险系数较大。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是这类方式的典型代表。

  3、海外投资工厂

  海尔集团在实施国际化战略初期采用直接海外投资工厂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生产本地化,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的限制,提高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控制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方式与并购方式向类似,会给企业带去巨额的成本压力,对于资本实力较弱的企业并不适用。

  4、自有品牌出口

  自有品牌出口的道路强调企业自主品牌的研发和销售,与国外品牌正面交锋,需要面对国外贸易保护对其出口的限制,容易受到消费者品牌认知度不足的影响,风险较大。但是自有品牌一旦建立,可以打开更大的消费者市场,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可持续竞争力最强。华为在2004年的国际化发展中大获全胜,通过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低价战略的冲击,通过先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自有品牌,进而攻陷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

  三、海尔集团的国际化历程

  海尔集团于1984年创立,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现如今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海尔适时进行战略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先后实施名牌战略、相关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最终完成了世界领先家电企业的目标。

  1、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

  1984-1991年,海尔集团在经历了濒临倒闭、管理混乱、缺乏竞争优势的低潮之后,决定以创立国产名牌为目标,引进世界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狠抓质量管理,用7年的时间,一心一意只发展电冰箱一种产品,以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的企业形象,打造中国的冰箱名牌。

  2、相关多元化战略阶段(1991-1998)

  在完成产品形象的建设之后,海尔明确了以多元化壮大自身实力,进而实现国际化的战略步骤,开始涉足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产品。海尔通过先后并购多家濒临“死亡”的家电企业,成功进行多元化产品的技能转移和成本分担,形成海尔家电产品体系;通过产生协同效应,节约成本,形成产业内的竞争优势,并逐步完善和升级产品的星级服务理念,打造消费者心目中的家电领导者形象。

  与此同时,海尔开始尝试建立海外市场网络,初步尝试海外建厂,实现产品设计的国际化,为下一步真正的国际化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至今)

  1998年,海尔正式进入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集团以美国工业园的破土动工为基点,开始了质量国际化、科技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的三步走策略。海尔在前期坚实的国内市场背景、雄厚的资金链供应支持下,通过对流程的改造,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多个“本土化”管理方向,快速地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

  经历了直接海外设厂的国际化战略实施,海尔成功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树立了优质的品牌形象,打开了重要的发达国家市场。但是发达国家的高成本逐渐吞噬了海尔先前积累下来的资金优势,因此海尔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战略,选择通过并购获得新的市场和技术,迅速打开技术和资金壁垒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可见,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定基础的资金支持和产品质量保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而做出相应变动。   四、海尔模式的特点

  在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两个独特的模式特点:

  1、“先难后易”的战略模式

  许多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大多采用的是“先易后难”的模式,即首先通过在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展产品市场,在市场份额的支持下再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以同质低价的产品作为自身优势。这种国际化扩展路线借由低成本优势最大化市场份额,风险较小,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化发展初期的运用效果极好;但是一旦进入产品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市场,低成本产品的倾销印象使得企业国际化发展速度大大降低,极容易受到致命的反倾销打击。

  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海尔采用“先难后易”战略,先进入欧美等发展要求极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在海外直接投资创设生产基地,打造国际品牌。在取得品牌认可和市场地位之后,再以海尔的品牌作为自身优势,强势进入发展中国家。这种“先苦后甜”的发展方式使得海尔集团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上更胜一筹。

  2、四个“本土化”特色

  海尔集团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海尔模式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本土化员工、本土化设计、本土化制造和本土化营销四个方面。

  (1)本土化员工。海尔在欧美国家的工厂里,除了管理高层来自国内总部,包括工人、设计人员、其他管理人员、经销商在内的所有其他员工都来自工厂本地。

  (2)本土化设计。在海尔所有的海外设计中心,主要的设计人员都是当地人。设计人员根据当地文化和本土化特殊需求设计适合当地人使用的产品。

  (3)本土化制造。海尔海外市场上的所有产品都分别来自当地的生产工厂,对于当地消费者来说,海尔已经成为了本土生产和销售的当地品牌,本土化品牌的价值在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

  (4)本土化营销。海尔的海外营销主要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建立本土化的营销网络,由当地营销经理管理营销网点。

  五、我国本土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的瓶颈

  从海尔集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本土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成功先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本土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都是一路顺风的,TCL的收购惨败、中国彩电业被欧盟裁定为倾销等都反映了我国本土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阻碍。总体瓶颈总结如下:

  1、国际化管理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大多数本土企业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普遍采用 “任人唯亲” 以及企业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当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开始逐渐转为国际化经营时,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不能很好地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协调管理,成为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约束因素。

  2、融资

  企业在创业初期一般依靠利润留存或者自由资金滚动的资金运作模式实现企业发展,当进入国际化经营阶段,只有融入较强的外部资金,才能使企业的发展克服自身资金规模的限制,取得竞争的后发优势,但是我国企业目前普遍面临融资困难、后续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3、整体研发能力不强

  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经营事实证明,企业想要多的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或者某种独特的科研技术。当前我国的海外开拓大多在加工制造等初级产品产业,商品结构单一且缺乏特色。虽然通过国外跨国公司在国内的投资获得了技术外溢的局部利益,但是企业中研发和技术改造的实际投入普遍较少,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产品竞争力较弱,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

  4、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欠佳

  通过对我国企业出口情况的分析,本土企业大多还是粗放式经营,过分依赖实施低价策略获取市场份额,国际倾销指控不断;日益高涨的技术贸易壁垒也成为阻碍本土企业国际发展的障碍;加上我国本土企业普遍缺少对于国际化经营的宏观战略规划,在对国际惯例、目标国市场等不熟悉的情况下,开拓市场的举措不科学,导致发展受阻。

  六、我国本土企业实行国际化战略的启示

  通过对海尔集团成功的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分析,以及对我国本土企业国家化战略实施瓶颈的总结,对我国本土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化发展中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谨慎进行海外市场的选择

  (1)企业在实行国际化战略之前,需要慎重选择海外目标市场,寻找与企业产品相关、企业有能力满足当地消费者未满足需求的目标市场,不要冒冒然进入新市场。

  (2)根据自身资金及企业实力选择合适的海外市场进入方式。一般贴牌出口的方式最简单也最容易开拓市场,但是竞争力持续能力较差;海外投厂和海外并购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但是能较快地获得技术实力和产品认可;自主品牌出口的方式需要强有力的产品品质和运营资金支持,但是所获得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竞争力最为持久。

  (3)选择利基市场,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市场的生存缝隙,集中力量专业化发展,成为利基市场的领先者,建立技术壁垒,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注重实行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在无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被证实为实现企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本土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造本土化。在国际化战略初期,我国企业大多选择对外贸易的形式出口国内产品。但随着销售的扩大,企业需要考虑降低成本、绕开贸易壁垒等多种因素,应该逐步向在海外进行投资生产,实现制造本土化,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掌握原产地生产避税的优势。

  (2)管理本土化。制造的本土化要求经营管理的本土化。只有实现管理的本土化,想当地市场所想,急当地消费者所急,真正地贴近当地市场,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能与当地其他企业抗衡竞争的战略。

  (3)研发和人才本土化。利用当地科技人才和高端新技术,实现研产销一体化,使产品更加贴近市场,深入消费者心理,开拓坚实的海外市场。   (4)营销本土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竞争状况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灵活运用和实施差异化战略,突出与现有竞争对手的差别,利用差异吸引和留住顾客,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3、关注技术创新,创立自有品牌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和产品的竞争力相结合,从本质上来说,产品的竞争力来自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以特质的产品与当地产品进行区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优质品牌的形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所提出的品牌概念,不再是单纯的一种产品的标志,而是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标识。有了品牌的形象,就具备了可持续的生命力,加上对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以及优良的产品质量保证,企业的海外生存才能不断地延续和发展。

  4、优化企业价值链

  在市场变化速度和发展趋势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海外市场,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链过程,总结自身的优势,注重保留和增强优势环节的能力,从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优化企业价值链。

  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的共享因素,与当地关联企业结成企业联盟,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构建全球价值网络。此时企业不应该仅局限于自身的价值链优化整合,还需要关注在整个相关价值网络上的优势互补,通过相互拉动进行价值创造。

  5、加强组织的国际化文化建设,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本土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面对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不同的文化氛围,跨文化经营的问题不可避免。只有尊重并适应当地的文化,采取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管理方式,才能真正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团结合作的企业氛围。

  另外,企业还应该注重当地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特点,关注人权组织、地方社区、地方院校或者当地供应商的相关利益,避免忽视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负面报道及形象破坏。

  综上所述,我国本土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应该根据企业的自身优势,对将要进入的海外市场进行全方位分析,制定适合内外部资源整合最大化的发展战略,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因变而动,随时调整战略细节,以树立企业自有品牌形象为最终目的,打造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化企业。

中国本土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应用与反思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国 本土 战略 应用 国际 企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