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研究论文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7-10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233-02

  一、概述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新型”二字上,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路子。新型城镇化包括两重含义:第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社会结构模式以工商业为主代替以农业为主,其核心是非农就业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的大幅提高。

  2.金融支持的概念

  金融支持是一个金融术语,是指为了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专门的或具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其作用在于:一是促进资金的使用率,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缓解资金供求矛盾,达到金融环境的均衡。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支持成正比例关系,即金融体系越健全、金融服务的效率越高,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快。

  3.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金融支持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前者对后者具有带动作用,后者对前者具有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以工商业为主的社会结构模式都需要强劲且持续性的资金支持,这给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给带来巨大挑战。据研究显示,城镇人口每增加1名,就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措施和住房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0万元以上。因此,要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就需要巨大的资金量的支持。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金融支持困境

  1.农村建设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但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地方财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如此数额巨大的资金量的支持。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超前性、社会性、公益性及周期长、见效慢、投资量大、成本高等特征使得商业性金融通常不愿涉足。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筹措受到约束,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2.农村改革金融需求量大

  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投资,因此,需要巨额的金融资金的支持。一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市内交通道路设施和地下地面管道、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确保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二是对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为给城镇化后的农民提供优美、安全、方便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就要经营好城市的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投资。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降低市场风险。

  3.农业转化为工商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工商业慢慢代替农业的经济结构模式,服务业的比重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必定涌现一大批的中小企业,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瓶颈,为解决其融资瓶颈问题来促使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困境的原因

  1.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从我国的金融体制来看,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能解决农村的贷款需求以及满足新型城镇化的需要。银行体系对于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大,致使农村金融缺位。与此同时,我国农村金融环境有待改善,金融债权受保护不力,也导致银行对农村放贷不够积极性;农村的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农村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强,导致银行坏账、死账现象依然存在;加之农村干部为追求政绩,在办企业、上项目上只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的盲目做法导致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加大,对城镇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农业发展收益低、风险高,难以获得金融支持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产出的确定性不大,而且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因此,农业的收益比较低,也进一步导致抗风险能力差;同时,农村的金融体系的不完善,缺乏担保机制,致使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放贷风险较大,使新型城镇化建设获得贷款的能力不强。

  3.农民学历层次低,创造效益差,不利形成农村金融

  目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瓶颈是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2013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仅占16%;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28%,为服务业的31%。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其农民的学历层次比例更低。新型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之一就是要转变生产方式,即由传统的、单一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技术转变为现代的、多元的、集约式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单一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通过积累经验进行传承,但现代的、多元的、集约式的农业生产技术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才能获得。由此可见,决定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和提高粮食产量及农民收益就是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使之与农业生产相匹配。

  4.政府的金融扶持力度不到位

  政府是连接资金供需的纽带,是调节宏观经济看得见的手,因此,在农村金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扶持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监督机制,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其次,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解决好其资金难的问题,使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

  再次,政府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支持力度,使民间资本能正规化、多元化,使之为加快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供强有力的金融资本保障,进而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

  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的对策

  1.完善金融体系,扩展金融服务领域

  创新城镇化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充分运用债券市场,用好用活城投集合债券,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政策、商业、民营等多元化的金融格局,扩大金融支持与服务的辐射面和受众面,同时延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租赁、保险和信托等的介入,消弱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现象,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设立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加大对农业经济的信贷支持,使之用于发展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的经济服务。完善农村、农业、农民的补贴制度,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3.发挥对城镇建设的支持作用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强化住房、教育牵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力度和对教育、医疗等的投资力度,强化城市群的集聚作用和辐射能力,重视绿色金融和绿色信贷,支持生态化城镇发展。

  4.完善配套机制和政策,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为人口转移做好各种配套机制和政策,解决培训再就业及优化就业模式,推出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外资、民资等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优化产业结构,使之更加科学化和可持续化,能吸引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来;其次,完善财政政策,使税收合理分配,发挥政府预算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民间资金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流入;再次,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涌现的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地方经济效益,进而规避金融风险。

  5.加强政府的金融扶持力度,有效发挥政府服务功能

  发挥好政府的服务功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加大对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投资和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制度,进一步规范、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发挥农业支持作用。一是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基层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加大财政的投入,降低风险,保障社会大众和储户的利益。三是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四是优化金融监管政策,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提高金融贷款的规模、利用率以及预期达到的效益。

  结语与建议

  要推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就要创新金融体系和融资模式,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发挥对城镇建设的支持作用,完善配套机制和政策,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城镇 新型 支持 金融 研究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