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浅析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论文

浅析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7-14

浅析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石,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始末的思想主线,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度而来,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的那一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领导革命,并通过反右倾主义,反本本主义,反教条主义等使全党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思想路线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的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决心,和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崇高追求。这些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军民的主流价值观念,指导他们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如何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达到共产主义,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仍至中国人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放思想,发动群众,立足国情,明确目标”是这一时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中国人民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从此步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的思想领域出现过思想大混乱的局面尤以文革十年最为突出,要明确的是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央领导的错误发动,而被反革命集团的利用,虽然思想领域混乱但大致上没有背离毛泽东在1959至1960年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的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那四个现代化。”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的同时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思想观念也进入中国。对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叶剑英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邓小平也认为,外来落后腐朽思想的冲击才是对外来开放的最大威胁,因此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在这一时期的奋斗目标总结为建设 “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领域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在广大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为此,中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皆在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入新世纪,面对意思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又是它的升华,其中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内涵,又总结了新民主义革命以来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的科学价值观念。它从三个方面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则是从国家层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时任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田建国《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中总结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现状为“一个中心,五个更多”。

  一个中心:以自我成材为中心,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实用知识热、晚自习率高、去图书馆人多的现象。但深入分析部分学生的成材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与党的培养目标,与“四有”人才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五个更多: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表现出五个更多。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成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特色”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

  而我个人认为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还两个矛盾与三个压力以及校园文化的有着深刻的影响。

  两个矛盾: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与所受思想教育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的快节奏使大学生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失去了科学思想体系对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二者相互影响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领域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三个压力:第一是学习压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除了学校的正常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要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二是思想压力,当今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的期望值高、大学生的社会负担重,同时大学生的社会能力与知识不相匹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学生的思想压力大;第三是就业压力,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性以及人才招录和使用上某些不公平竞争,让学生担心自身才能和发展前程会被无规则的选人用人机制断送。   学院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学活动主要以娱乐为目的缺乏教育性。错误的认为大学就是“乌托邦”并且大学校园文化以所谓的“爱情”为中心,忽视爱国主义教育造成极端爱国思想滋长,同时缺乏对传统美德继承也是大学生思想偏离主线的重要因素。

  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面对上述情况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如何做好个人层面工作,或者说从何处入手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泼的社会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观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立足内在,以思想道德教育与核心价值普及为基础

  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必要前提,只有大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才能真正调动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是高等教育不变的主题,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从内在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崇高的理想。理想是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是前进的动力,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才能与人民大众保持一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永恒不变的主题。当代大学生应该在这个理想的感召与凝聚下,坚定不移的将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2)学习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伟大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教育自己,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变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我们同样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进而发展社会。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内在要求,所以我们要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参与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

  (二)抓住外在,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手段

  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的高校校园文化难以充分发挥其载体的功能。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从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利用多样的教育渠道、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其发挥载体功能,在大学生中成功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以思政授课为主要渠道,贯穿于其他课堂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德育性很强的学科,是当代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这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科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教师的讲解与传授,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同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学科专业中,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外,还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中,让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充分渗透在校园的课堂、活动、环境和日常管理中。

  (2)以职业发展为依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一毕业就将成为标准的“职业人”。因此高职院校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职业发展为依托,突出高职院校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的规划上,引入企业相关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职业性格的塑造,树立职业归属感。

  (3)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工程,是处于探索中的事物,它不仅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更需要从制度上对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规定,通过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办法作出具体的制度规定,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有层次性、针对性的进行规范。同时建立全员督导制度,确保制度规范的运行和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的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转型对于大学生客观的要求,也是社会给大学生的新课题。正如温家宝总理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靠每个大学生,仍至每个公民自觉奉行,唯有每个大学生乃至每个个公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使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使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浅析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必要性 价值观 社会主义 必要 主义 核心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