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功能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功能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10

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功能

  引言

  按照国家要求,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只重视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其人文素质往往不尽人意,更谈不上具有所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缺乏,不仅会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道德上容易出现偏差,而且增加其同周边人群交往的难度,为其学习生活乃至毕业后工作上的发展制造重重障碍,更为其周边人群乃至社会带来大量不必要的麻烦,最终从总体上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克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这一缺陷,其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即为提高其人文精神比较可行的一种方法。

  一、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所谓人文精神,顾名思义,即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强调对人尊严的重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等。现代社会之所以强调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的精神的总称。

  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了自己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等人文精神的追求,会成为大学生刻苦努力最直接的原因,从而使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人文精神是其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对弱者的尊重、对受害者的同情,是现代社会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质,因此具备如此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必然会使人对其作出道德良好的评价,从而愿意与之互相往来。[1]最后,具备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得到良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毕业之后,必然需要承担其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而只有具备相应的人文精神,其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从而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为自己的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具体表现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较其他专业学生更为严重,很多学生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体育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

  同其他专业的学习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艰苦的付出。而体育专业在此方面同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专业主要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的付出,而体育专业的艰苦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肉体的痛苦上。很多学生由于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的缺乏,既不愿动脑筋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也不愿忍受刻苦学习和训练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最终结果是不愿意挑战自己的极限,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严重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最终成绩。

  (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少考虑他人,人际关系很差

  由于人文精神的缺乏,导致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尊重他人,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在他人眼中往往表现为冷漠、自私。而由于其为体育专业学生的缘故,他人更容易认为其说话和行动不经过脑袋,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肌肉型“野蛮人”的类型。[2]这样行为的必然后果是对他人有意无意地感情上和利益上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其他同学会自觉地避免与其交往,或者以更缺乏人情味的方式与其交往。最终结果是其人际关系很差,为周边人群所排斥,严重影响日后的发展。

  (三)养成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正是因为其人文精神的缺乏,所以往往不注意自身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对他人的恶劣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很多严重影响他人的不良习惯,如不顾场合,经常性地作出粗俗的言谈及相应举止,在公众场所抽烟,酗酒闹事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直接损害了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其必然受到周边人群的排斥,自身的后续发展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于提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总体上来讲,大学语文所包含的知识构成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会取到相应的提升作用。而对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对人文精神提升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促使其养成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历史名人自强不息的叙述。如南北朝时祖逖“闻鸡起舞”、北宋时范仲淹“划粥”苦读的典故,《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经历,以及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表述,就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苦苦追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接受这种大学语文教育,必然会对此方面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促使其“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的形成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历史上各行各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体育方面的竞争历程,其中阐述的道理正是现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体育精神形成的基础。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接受此类教育时,必然会与其从事的各项体育竞技活动产生共鸣,从而促使此方面精神的形成。

  (三)使其养成尊重他人,同情弱者的良好道德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一些良好品质的表述。比如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强调的孝道,仁者爱人的美德。基督教文化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因为弱者而对其鄙弃。事实上,如今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核心来源就是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四)有利于其养成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精神

  大学语文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向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记述,这些记述都以文学作品的方式让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们明白集体协作、互信互助对自己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比如中国传统社会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每一种都是人应当怎样对待其他人的道德上的要求。人首先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亦即离不开周边人群的承认和帮助,历史的经验教训无不告诉人们这一被无数事实证明并被无数文学作品所记述的真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体育系的学生们在注意身体活动和锻炼之余,也会认真思考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从而真正理解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与他人交往的良好品格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促成自己此类精神的形成。   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受到的限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其并不能达到上述的理想效果。现实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虽然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些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占比重过小。一般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仅作为全校所有专业包括体育专业的公开课的形式出现,而且对于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语文素质偏低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种课程教学安排的教学量是严重不能满足其要求的。

  第二,从学校本身到体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均没有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大学课程教学中,学校本身以及体育专业的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从而使其对学生人文精神起到的提高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基础偏差的情况,进一步限制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作用。由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平均水平较其他专业偏低,很多语文知识甚至都不能真正理解,比如古文的阅读,涉及到很多典故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等,必然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作用的限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消除或者减少以上限制的影响。

  第一,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重要性的宣传。这种宣传的目的是使学校本身到体育专业的师生真正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从而能端正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态度,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作用能落到实处。

  第二,适当加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占的比重。因为目前公开课形式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严重不能满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要求,适当加大其所占比重是非常有必要的。[3]

  第三,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同其他专业学生区别对待,采取适合其语文基础普遍较差特点的特殊教育方式。以避免普通公开课式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难以跟上进度,从而影响其对人文精神提高的效果的情况发生。语

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功能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文教学 语文 人文 高校 精神 功能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