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初探论文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16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初探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38-01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更是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引的重要途径,不论是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以及法治观念和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德育教育管理以及教学中所使用的一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教学效果也很难得以体现。因此,加强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1.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现状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在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实际动手及操作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中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增强实效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德育教育教学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目前德育教育教学存在如下状况:

  1.1 课堂缺乏吸引力。这是当前德育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德育教育教学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

  1.2 教学过程远离学生。现在,德育教育教学教材的编写越来越接近学生的实际,增强了许多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一些需要学生参与的,但这要求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很多教师没有把功夫放在课外,只是把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大。

  1.3 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教学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常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重,很多教师仍停留在写提纲,背条款的状态,教学目标的不明确造成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差。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际存在的这些问题,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鉴于以上两种情况,中职教师要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使德育教育教学实效能够不断得以提高,从而为中职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发展注入精神营养,促进其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技术人员,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

  2.提升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2.1 德育教育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2.2 德育教育课程不是一种经过预先设计,通过简单灌输就能够达成教育目的的简单劳动,它需要经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有效融合。

  2.3 职业学校中职生,尤其是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中职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较之其他普通高中来说更有特点,对教育方法途径的要求更为突出。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实践地位突出,保障条件相对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实验,探索出有效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和办法,对于引导教育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提升中职德育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德育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从实践来看,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以动机、兴趣、实践引领理论教学,互动互进,可能是实现教育实效最大化的基本途径。

  3.1 教学方法要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多主体,主要是指教育者的多元化。多渠道,主要是教育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多方式,主要是教育方法的多元化。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中,课堂灌输是普遍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学生经常成为被忽视、被强行塑造的客体。教育内容的枯燥、教育者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匮乏、教育渠道的单一、教育方式的简单化,是造成学生对"德育教育"教学漠然、抵触甚至反感的基本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千条万条,关键的还是要在教育主体、渠道、方式方法上求出路。

  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的核心思路是求得新知识、新实践、新感觉,以新求效。多主体的关键是实践者上讲堂、学生上讲台。多渠道的关键是社会实践,将"国文化"、"家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媒介文化"等纳入教学。多方式的关键是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方法成为基本方式,不能单单局限于校园内、课堂上、书本中。

  3.2 教学内容的职场化、职位化。职场化、职位化的关键是解决教育者素质、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活动的职场化、职位化。学校德育教育近年的实践表明,学生对职场化、职位化的教学内容关注度大,通过职场化、职位化的内容,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教学内容基础扎实,进步明显。

  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转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训练,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反映社会现象、职场现象,按照上述原则系统构建学科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教学实效会系统提高。

  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为主线,可用于设计课堂讨论、辩论、课堂演讲、模拟法庭、职场小品剧以及中职生法律意识调查、中职生恋爱观调查、道德漫画展、法律知识宣传等课外实践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自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为核心,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情感,化知识为行动,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

  3.3 教学环境的内外有效整合。要提升德育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的单一环境。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外,教师更应该更好的利用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来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道德素养、法制观念的形成。

  课堂教学应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的中心,在对其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促进其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方法及职业社会能力,将辩论、知识竞赛以及角色扮演等引入德育教育堂的教学当中等。

  为了更好的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环境,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各类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及勤工助学等,形成从理论、情感到社会实践的升华,道德文化到道德素质、道德能力的转变,这也是党中央对改进和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总之,只有将中职德育教育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岗位实际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做到校内外教学环境的有效整合,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德育教育 中职 德育 学校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