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珠三角地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调查报告论文

珠三角地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26

珠三角地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4-0037-04[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珠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口译创新训练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童安娜(1992―),女,广东惠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翻译专业2011级学生;青立花(1979―),女,湖南汉寿人,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对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因而,珠三角地区高校为迎合市场需求,相继开设了英语口译的相关课程。为了解各高校是否能按需开办此专业,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口译员,本文以录音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十四所本科院校的15名参加过口译课程的学生,从中探索珠三角地区本科高校口译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创新口译教学做好铺垫。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了解珠三角地区各高校英语口译课程设置与学生课上、课后学习情况,深入分析高校英语口译课程及学生口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围绕高校如何高效培养优秀的口译人才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时间、调查对象

  本文所用材料均在2014年7月至10月期间收集,调查对象均为珠三角地区高校大三、大四英语专业学生。调查对象所属院校分别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与英文学院)、广东工业大学(英语商务翻译与英语翻译专业)、广东金融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大学华软学院、中山大学华软学院、广技师天河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培正学院。

  (二)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用访谈与问卷两种方式,对各大高校学习英语口译课程的大三、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其中,访谈考虑到地域因素分电话访问和现场访谈。本次调查共访谈15人,有效数15人,有效率为100%;问卷共发出15份,收回14份,有效率约为93.3%。

  (三)调查内容

  1.各高校口译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

  2.学生口译课堂学习与课后口译学习情况。

  三、统计数据与分析

  (一)各高校口译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

  1.口译课程开设时间

  在调查的十四所本科院校中,口译课程开设的时间都在大三、大四,每周上两小节口译课。学生认为有了大一、大二的英语课程基础,大三开始开设该门课程比较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

  2.选用教材

  据调查,约66.7%的本科院校选择购买市面上的口译教材,且内容均以理论为主;使用任课教师汇编的口译材料上课的高校约占33.3%。购买市面教材的院校中有43%是由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商讨后,统一或推荐购买教材;22%由代表教师选择或推荐使用口译书目;14%由院校领导决定购买,只有少部分由教师根据自身口译习惯自行购买教材。另一方面,57%的院校上课很少用购买的教材,基本不用的占14%,现有教材得到充分使用的只有7%。有98%的学生支持教师自行编写口译教材或讲义。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

  图1珠三角本科院校教材选用情况

  3.教学课室

  调查数据显示,受采访的院校中有33.3%的院校配备同声传译课室,58.3%的院校配备口译课室,8.4%的院校直接使用语音课室进行口译教学。虽然设备配备较好,能够满足正规口译流程的教学,但多数学生反映: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如同传课室往往只用于视频播放、监听、录音等,真正的同传流程从未示范或者模拟;课室使用率也较低。对于多数院校,课室只供上课期间使用,其他时间处于关闭状态。只有部分院校在额外培训学生口译时会使用课室,而普通学生很难申请到课室的使用权。另外,学生在课后时间一定会申请同传室、口译教室以进行口译学习的占42.9%,有时间会申请的占35.7%,因作业需求会申请的占14.3%,其他原因申请的占7.1%。从中可发现:如果学校在课后时间开放口译教室,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利用课室进行口译学习。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

  图2珠三角本科院校学生课后

  申请口译设备进行口译练习情况

  4.口译专题教学

  调查数据显示十四所高校的英语口译教学内容基本涵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环保、习语、外交政策、外贸、旅游业、教育、医疗、体育、科技、国防等专题。由此可得出学校较为重视让学生了解各领域口译常见知识,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来丰富拓宽学生的视野。其中约1/5的院校会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与旅游等口译专题。这些专题比较贴近生活,较易为学生所接受,且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较为常用,因此受到较高重视。

  此外,64.3%的学生认为全方位学习各领域专题较有用,日常生活学习常涉及这些内容;14.2%的学生认为全面学习的这些知识实用性一般;21.5%的学生认为这些专题实用性不大,较少用的专题可以不学。当问到如果口译学习的专题可自选或由教师决定时,50%的学生支持由任课教师选择,42.9%的学生支持自选喜欢的或有就业意向的专题,7.1%的学生立场中立。由此可看出全面展开各专题口译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学生希望专题学习能够有所侧重。调查数据如图3所示:   图3珠三角本科院校学生对口译专题的学习看法

  (二)学生口译课堂学习与课后口译学习情况

  1.课堂学习

  据统计,口译课堂上教师叫学生口译时,很少学生自愿举手,课堂气氛冷清的占50%。较多活跃分子举手回答的占35.7%,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的占14.3%。当被问到不愿参与课堂实践的原因时受访学生表示:怕出错,对自己的回答没有把握而不敢发言的同学占64.3%;即使自己会的问题也不会开口练口译,不喜欢教师上课、提问方式的占7.1%;自己知道答案,但由于其他同学已经回答过了,因而觉得没必要再回答的同学占7.1%;口译材料太难,听不懂从而无法参与口译实践的同学占14.3%;其他原因的占7.2%。这些数据较好地反映出口译课堂不活跃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自身缺乏自信心,不是因为学生自身不会口译而无法参与课堂口译实践。调查数据如图4所示:

  图4珠三角本科院校口译课堂氛围情况

  2.口译讲座

  接受调查的院校中有约1/4邀请口译员回校演讲交流,而3/4并未举办过此类活动。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学生都表示期待前辈分享口译学习经验,这具有指导与鼓励作用。

  3.口译活动与比赛

  调查反映83.4%的本科院校会选派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口译比赛,仅有16.6%的高校没有选派学生参加比赛或者选派消息未能普遍且全面地传达给学生。这些口译比赛多为英汉交替传译,与大多数本科院校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似,主要考查参赛选手能否熟练掌握与应用基本口译技能,高校也较为重视这些口译比赛,希望以此辅助教学,检验教学成果。

  学生对于比赛的态度,数据显示64%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口译活动和比赛,22%的认为有时间会参加,而只有14%少数学生认为不会参加。积极参与活动和比赛的学生表示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自身英语运用能力,还能学习更多知识和口译实战技能,建立自信,广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学生接收比赛信息的途径也是各式各样的。其中有79%是由任课老师、辅导员在班上或者集体群推送比赛信息,学生会、班干部通知和海报宣传比赛信息,22%是通过学校网站获取活动和比赛信息。但只有36%的学生表示相关口译活动和比赛信息能及时传达,而且,有33%的学生很少关注,17%不会关注活动或比赛信息。由此,我们得出,各院校要加强信息宣传,利用网络及时传达比赛信息。学生也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主观上意识到比赛的正面激励作用,积极关注比赛信息,积极踊跃参与。

  4.口译实践

  根据我们的调查,有4/7的学院会与企业合作,联系其到学校开宣讲会或招聘会以及其他实训,另外3/7的学院并未开展此类活动。学生称其很期待这样的校企合作,觉得能够借此获得锻炼。由此可得,大多数高校比较重视也乐意为学生提供平台与机会去锻炼自己。

  对于学校安排非强制性的口译实训岗位,一定会参加的百分比为42.9%,有时间参加的学生则占57.1%。这给口译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战平台,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口译实践有着较高的积极性。

  5.课后练习

  据调查,学生积累词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通过大量地阅读与练习听力积累词汇最受学生青睐,另外学生认为学习词汇学或词汇书也是积累词汇的好方法。这说明学生较为重视积累词汇,有利于口译学习或实践过程中进行大量的词汇输出,促进口译水平的提高。

  另外,近9/10的学生平时会自主练习口译,大多数学生练习时间小于1小时。3/7的学生会特意做一些特定的口语练习等来辅助提高口译能力,例如专题演讲等。口译训练需要有很好的日常计划与持之以恒的决心,听力练习与口语练习是口译输入与输出的基础。采访中,很多学生也反映,口译没学好,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听说能力等基础能力的欠缺。英语听说能力一直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路上的最大障碍。[1]

  四、结果与建议

  (一)教师层面

  1.自编教材,有针对性教学

  口译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训练材料脱离实际,而且教学过程不能做到循序渐进。[2]因此,教师可凭借多年口译教学与实践经验,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结合教师教学需求编出一套贴合其上课的、既实用又与时俱进的口译教材,或仅将其所用课堂的课件内容整理成册,影印出来作为教材。通过自编讲义,教师可灵活安排课程与课堂时间,改变过去传统老旧教学模式,这样即避免了未能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况,又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完善教学计划,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口译,达到互利共赢。

  2.先全面传授基础,再进行专题训练

  首先,口译教学可先广博地囊括各类专题,使学生广泛涉猎各领域词汇与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或兴趣对某领域着重教学,再辅之以广泛涉猎各专项内容。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能拓宽知识面,又满足了学生日后就业的需求,让学生能在进入职场前有所准备,使其能更好融入职场。

  3.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活跃课堂

  在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的外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3]因而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口译练习中,导致课堂气氛冷清时,口译教师可选用某些方法给学生造成紧张感,调动课堂气氛。例如:教师让学生进行记忆力训练时,可以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即教师或者学生自选一个主题,给出一句英文,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不仅要复述教师及前面学生的话,自己还需将故事接下去。之后教师再调整学生的发言顺序,再“滚”一次。此类方法能使原本枯燥的口译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学生训练了记忆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口译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引入“竞争抢分制”。例如:将学生分为几组,教师播放录音材料后,在限定的时间内由学生抢译,教师再根据其口译结果评出最高分,给予某种奖励进行鼓励。

  (二)学校层面   1.提供硬件设施

  大学本科口译课一般是在外语系高年级开设,一个学期18周,36小时,是外语教学大纲的一部分,即使多开一个学期,也只是36个小时,每学期所占课时比例不会增加。[4]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一系列口译技能。因此学校可以提供口译课室给学生进行课后的口译学习。学校可实行学生实名制申请口译课室使用时间,并由电脑记录上机时间。这样既能有效地防止学生随意损坏课室器材,也能避免学生占座不用。

  2.提供口译实训机会

  虽然学生在校具备一定的口译能力,但大多学生对各种口音辨别能力欠佳,口语表达的遣词造句尚过于书面化。唯有真正融入洽谈中,体验实际口译环境并发现改进自身不足,才能积累实战经验,达到企业要求。一方面,学校可以继续组织多样化、多层次口译活动和比赛,充分发挥活动和比赛促进口译学习的作用。另外,学校还可与展会合作,如广交会等;学校也可与翻译公司合作,组织学生观摩公司运作情况,让学生了解日后的工作。

  (三)学生层面

  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英语口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英语口译的习惯,以此调动学习英语口译的积极性。在学校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英语口译学习资源后,学生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另外,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外口译实践活动,踊跃参加口译比赛、校外口译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英语口译实践活动的学习与交流,学生可检验出自身英语口译学习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出改正。

  五、小结

  由以上分析结果与建议可见,珠三角地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有待完善,学生口译学习情况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出调整,学生也应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参与学校组织的英语口译的翻译实践,不断提升英语口译水平。

珠三角地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论文搜索
关键字:珠三角 英语 调查报告 现状 高校 调查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