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调查论文

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调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27

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方法 对9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与8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 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存在明显的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情绪。SCL-90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女性配偶的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情绪反应比男性配偶重(P<0.05)。结论 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关心,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关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抑郁症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精神病之一,多发病于青壮年。该病病程长,易复发,常伴有严重的自伤、自杀行为,家庭和社会功能损害较严重[1]。在配偶的精神上产生沉重的打击。而其配偶的心理状态又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对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9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症配偶排除标准:①不愿接受问卷调查和评估;②有严重的躯体疾病;③年龄>60岁,缺乏良好的理解和沟通;④有常年服用镇静药物或有酒精依赖史;⑤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选抑郁症患者配偶94例,其中男59例,女35例。年龄25~60岁,平均(40.62±4.21)岁。其中大专以上文化17例,中专及高中33例,初中44例;工人39例,农民11例,无业13例,无固定职业9例,干部22例。对照组来源于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同样符合抑郁症配偶的全部排出标准。对照组纳入89例,男55例,女34例,年龄24~60岁,平均(39.53±4.46)岁。抑郁症配偶组合对照组年龄性别分布接近。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并由精神科医师讲解填写要求,再进行自评。SCL-90自评量表测评时间均在住院后1w完成。

  1.3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数据采用。

  2 结果

  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以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最为显著。见表1。抑郁症配偶中,女性配偶在SCL-90得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与男性配偶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病程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使照料者的负担极为沉重,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应激源,可导致其配偶生活质量下降[2]。

  本调查结果显示,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陈褶[3],汤庆平[4]等对精神患者亲属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提示。造成其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精神患者的歧视使配偶感到羞耻,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地影响了社交;普遍缺乏精神卫生知识,且对精神病专科医院抱有偏见,担心药物副作用等。由于正常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状态可交叉影响,抑郁症患者悲观厌世的病态心理等负性情绪因素长期作用于配偶,导致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敌对,偏执,人际关系等因素因子分高于正常人,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男性患者女配偶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较高。这与女性性格特点有关。女性情感脆弱敏感,承受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对不良精神刺激的应激能力相对较差,其次男女的社会分工大为不同,妻子不仅要完成自己得工作任务,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而丈夫因病不能承担起传统观念上家庭"主力"任务,使妻子的心身健康受到不良影响[5]。

  家庭支持与抑郁症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对患者的配偶。传授抑郁症的有关知识并训练应对技巧,学会观察病情变化,使其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减少抑郁症的复发[6]。因而关心,理解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适时进行有关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调查

论文搜索
关键字:配偶 抑郁症 抑郁 患者 状况 调查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