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依据与途径探析论文

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依据与途径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31

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依据与途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89-0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大学文化、发展个性特长、增进人际交往、增强知识技能、促进创新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探析高校学生社团(以下简称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和实现途径,对于加强社团指导的针对性,引导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和社会教化,学习知识、技能、规范,参与社会实践,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成为社会期望的高级人才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过程[1]。社团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有必要从理论上逐本溯源。

  (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论述: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里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人的需要的多层次、多样性发展。人正是在需要的不断产生和满足中形成新的交往形式,发展其本质力量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天赋、兴趣、特长而自由地选择活动的领域。人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必然会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第三层含义则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积极地参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交往,同无数其他的个人,从而也就是同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进行普遍的交换,使个人摆脱个体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2]。社团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选择社团,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锻炼和展示才能,并唤醒和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大学生既可以在社团里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人进行交往,又可以通过社团走向社会,和社会各层次的人群进行交流,在努力实现社团人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成就了社团,也使自己摆脱了狭隘性,促进了自身的社会化。

  (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认为,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通过传递和交流经验的方式使得社会生活不断延续下去。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还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根据与生活联系的密切程度,杜威把教育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的教育;另一种是非正式的教育,即通过与他人共同生活而获得的教育。杜威认为,这两种教育形式,后者更贴近现实的生活,因而倡导后一种教育形式。杜威指出,以社会生活环境为媒介的间接教育(非正式教育)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体行为中的智力和情感的倾向。这些活动也能唤起和强化某些冲动并使个体认识到行为的目标和后果。个体在充分认识行为的目标和后果之后,会“顺其自然”地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这样的教育效果是通过正式教育的机械传授所不能达到的[3]。社团活动是一种非正式教育。它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非正式的组织制度和活动,唤起和激发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会员在参与社团活动中体验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及价值实现的激情和成就,认识到社团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的意义,并自觉承担起发展社团的责任。而这种非正式教育又是在学校相关部门和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其实质是会员受到社团文化影响,自觉接受社会教化,发展独特个性,增强社会能力。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按由较低到较高的层次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要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社团给大学生提供了发展兴趣爱好、求知、审美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要,使大学生获得了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动力,能促进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社会教化,学习知识、技能、规范,参与社会实践,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四)社会学同辈群体理论

  “同辈群体”是指由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而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基本上是特指儿童及青少年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保护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为其成员提供了平等互助的环境以及独特的心理调节场所和避风港。发展功能则表现为它对其成员的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而且人际交往主体间的关系越平等,促进作用就越大[4]。 社团具有同辈群体的性质,决定了其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一是社团为会员提供了交流社会信息、看法的充分机会,扩大了个体的社会经验及社会思考力;二是会员可以扮演好自身在社团中的角色,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平等地与人交往,自由地进行表达、沟通、批判,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而提高了社交能力。

  二、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现途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两个途径实现的。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过程同样也是大学生个体内化与社会教化相互作用的过程。这里所指社会教化主要是指社团群体对大学生行为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即社团的组织环境和人际环境(人际交往);而个体内化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学习、主观认同、自我强化等方式来理解、选择和吸收社会教化的内容,这种个体内化更多是在社团活动中发生[5]。因此,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是通过社团的组织环境、人际环境和社团活动等途径来实现的。   (一)通过社团的组织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

  1.社团的组织制度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规范的

  体验和内化。社团虽然是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自发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但它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第一,每个社团都有独立的章程。社团必须要按照章程自主地开展活动。章程中要规定社团的名称、性质、宗旨、任务、机构、活动范围、会员权利义务等。第二,社团都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如选举制度、会员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活动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为社团及其成员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会员之间交往均要遵循这些规章制度,并且社团的章程和管理制度需要每个会员自觉地维护,并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会员正是在自觉维护社团规章的过程中,体验了规则、伦理、传统、惯例等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社团的组织机构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

  学习和扮演。每个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和群体关系中扮演着一种或多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的规范体系,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行事[6]。高校学生社团有自己的组织机构体系,设有齐备的职能部门和对应的层级职位。每个职位都有相应的职责要求,即规定了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社团众多的职位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大学生在担任社团职务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了他所扮演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以及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为将来走上社会正确地进行社会角色扮演积累了经验。

  3.社团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文化的

  理解与认同。组织文化是一种环境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软规范,对成员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社团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它以文化的形式,满足会员的基本需要,渗透会员的心理,凝聚会员的观念,取得会员的认同,影响会员的价值取向,激励会员形成集体荣誉感,调动会员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约束全体会员,使他们自觉规范言行,进而实现社团人共同的价值追求。社团组织文化还具有强烈的适应性,“当组织环境在变化时,组织文化就能调节组织的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7],这是社团能够长期生存并永葆青春的秘密。社团组织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可体现出社会主流文化的导向,同时,社团由于受到高校组织的创新特质影响而具有明显创新性,可以通过自身的文化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文化。大学生通过对社团组织文化的亲身体验,能够促进自身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和内化。

  (二)通过社团的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而角色社会化是在个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8]。社团为大学生创造了很多人际交往和角色学习的机会,构成了社团的人际环境。社团的人际环境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角色互动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1.会员与社团群体的互动。所有高校学生社团均有自己的章程和规范,特别是一些成立时间较长的社团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团精神。社团群体与会员的互动主要是通过遵循社团规范、举办社团活动、实现社团目标等等来进行的,集中表现在社团的凝聚力上。社团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会员对社团精神、目标、规范的自觉认同与努力,这种认同感能够激发会员的责任感,并引导会员自觉遵守社团规范。此外,社团群体与会员的互动还能够促进会员培养自我意识,认清自己在社团集体中的角色与作用,学会如何履行角色义务,增强社会工作能力、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会员与指导教师、社会人员的互动。社团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社团朝正确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完善活动计划、帮助解决困难,更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的言行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教师以身作则、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行动,将会以特有的感召力去感化学生。”[9]指导教师会在指导社团管理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流价值观、法律法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等各种社会知识与技能,也会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遵从社会价值与规范。此外,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不管是活动方案设计、场地设施申请、人员组织、现场管理,还是经费筹集、宣传推介,都需要会员与校内外不同类型的人联系和交往。通过这种人际互动,大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特别是社团干部在争取活动场所和经费赞助时,需要通过精心策划并发挥临场机智,向相关单位负责人游说以取得支持。这些角色互动为社团会员锻炼社交能力提供了舞台。

  3.会员之间的互动。首先,会员之间的互动很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社交的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交流情感、增进友谊、扩大交际面、积累人脉关系;其次,会员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知识背景和社会阅历各不相同,相互观察学习、相互交流有利于大学生扩大个体的社会经验和观察社会的能力;再次,会员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的知识与技能。社团成员的显著特点是基于自愿、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会员间的交往较少带有明确的功利性目的,是平等的同志式关系。这种平等性交往要求会员必须要学会社交的基本原则和技能,学会相互尊重并友好相处;最后,会员之间的互动为大学生表达自我、展现自我、分工协作、沟通协调、竞争妥协、宽容理解等社会能力的锻炼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三)通过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

  1.社团活动与社会的联系日趋密切,能够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适应。进入21世纪后,高校社团活动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团活动的范围向高校之间和高校周边社区扩展,活动内容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运作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高校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社团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这使得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密切,一方面,促进了社团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社团利用社会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促进社团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加社会阅历,熟悉社会规则、流程和人际交往方式,为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2.社团活动形式与内容日趋丰富,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社会角色的理解与把握。社会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呼唤,使得社团活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高校领导对社团建设高度重视,对社团的投入日渐增多。社团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加,社团活动项目、形式和内容日趋丰富。社团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角色扮演机会。有研究表明,与会员交往频率高的大学生在角色认知、角色移情、角色行为上均要优于与会员交往较少的大学生[10],说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对其角色认知和角色扮演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社团活动锻炼的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相对更清晰,更能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对未来社会角色的扮演和把握更加自信。

  3.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日趋明显,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视,专业实践型、创新创业型的学生社团明显增多,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特征也更加突显。社会调查型社团深入社区、工厂、企事业单位,围绕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取得第一手资料,形成书面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知识技能的系统掌握;创业型社团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和创业计划训练活动,促进大学生熟悉创业政策和流程。部分大学生申请注册实体公司、调研市场需求、寻找风险投资、进行实业运作,已不再是“创业计划”、“模拟创业”,而是真正参与商业实践和社会生活,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掌握与运用相关的社会知识技能。

  三、加强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建议

  (一)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校园生态环境,保障社团非正式群体的地位和特点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社团的社会化功能,学习借鉴英、美等西方大学,把社团发展看作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和大学生对社团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又包括学校鼓励社团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还包括社团活动和第一课堂、党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联动方案,以及师生对社团活动的投入程度 。同时,应辩证地看待社团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既要把社团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又要防止把社团纳入学校正式组织的倾向。社团的价值在于它是真正的自我发展,自由的精神和平等的观念是大学生社团的理性追求和前进动力。一旦社团变成了正式组织,就丧失了作为非正式群体的地位和特点,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社团指导和培训,促进社团人际互动

  社团作为非正式群体,与课堂教学相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低层次性,必须要加强指导和培训。选派一批有责任心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坚持“指导而不代替”的方针,指导社团健全规章制度,依据章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增强社团活动的知识性、教育性和专业性;社团要为更多的会员创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会员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引导会员加强与社团群体、指导教师、其他会员、社会人员的人际互动,不放弃每一次人际交往和角色学习的机会,在人际互动中增强社交技能。

  (三)打造社团文化特色,提升社团活动质量

  社团文化是维系社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按照“准确定位、明确规范、凝练特色、争创品牌、锻造文化”的方针,引导社团树立自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注重档案建设和历史积累,保持与历届社团人的血脉联系,大力宣传社团历史和典型人物,弘扬社团优秀传统,融入时代精神,做到与时俱进,培育独特的社团文化[11]。

  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维系社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引导大学生把活动内容由娱乐消遣转到成长立业层面上来, 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加强社团活动的计划与组织,贴近实际,鼓励创新,培植社团活动精品;鼓励社团进行学术探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使大学生尽早地适应社会对其专业素质的要求;拓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空间,使社团活动深入到社会大熔炉中,引导社团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区援助、创业实践等活动,努力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依据与途径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化 对大 社团 途径 依据 影响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