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教育爱的异化及回归论文

论教育爱的异化及回归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0-24

论教育爱的异化及回归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08-02

  古往今来,"爱"一直都是最值得称颂一种情感,在人类情感中居于本质、核心的地位,是人的本能和追求。教育作为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更需要将爱蕴于其中。英国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1]可见,教育事业不能缺少爱的灌溉,没有教育爱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1.教育爱的内涵及思想特征

  教育爱是指教育者所达到的一种高层次的境界,体现了其对于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对学生的视如己出的爱,是"教育者所具有的对其本职工作的浓厚的情感,是一种超越血缘、超越私利而源于人类教育本性的崇高的永恒的教育情感。"[2]

  教育爱的思想特征:一、公平性。教育爱是无差别的爱,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其性别、性格、外貌、家庭背景等都投之以同样的爱。二、无私性。教育爱是单向度的给予之爱,教师爱学生无关回报,像母亲爱孩子般出自一种本能,单付出就能感到莫大的快乐与幸福。三、行动性。教育爱是低调的爱,重在"做"不在"说"。整天大肆宣扬、口头标榜自己爱学生无疑是自私、虚假的"爱"。四、永久性。教育爱是永恒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无关时间、地点,更不受教师和学生情绪状况的影响,它是一种持久、稳定的状态。

  2.教育爱的异化

  2.1 教育爱的对象范围缩小:正义性偏离。教育爱所指对象应该是所有学生,然而有些教师的"爱"却体现出了倾向性:学习成绩好、聪明能干、长得漂亮、家庭较富裕的学生等往往会入选教师偏爱的对象范围之内。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表现在:态度上,教师对偏爱的学生往往语气平和,面色温和,常用褒义词;处事方法上,教师对偏爱的学生往往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座位安排上,教师偏爱的学生往往在前排和中间位置就座;课堂教学、学生干部任用和活动参与上,教师给予偏爱的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学生评价上,教师对偏爱的学生往往褒奖和鼓励。[3]

  2.2 教育爱演变成盲目之爱:智慧性缺失。赏识教育的理念对于我国以往一贯实行的严苛的、以批评为主的教育理念来说犹如一股清风拂面,它的确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教育效果。然而实际教育中赏识的理念却被异化成了"溺爱"。溺爱本指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呵护,也包含对孩子过错的容忍和忽视。[3]但一些教师也会像家长一样出现对学生的溺爱,认为"好孩子、好学生都是夸奖出来的",不论学生的优点或缺点、是否对错等都一味给予赞扬和肯定,忽略和袒护学生的缺点和过错。这种对于学生的过错采取"不作为"的爱是缺乏智慧的爱。

  2.3 教育爱的内容删减:精神性架空。不少教师将学习视为头等大事,认为只要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上去就是对学生最大的爱。再加上平时的考核、评比、工资绩效等更使一些老师对此种观念深信不疑。在此种思想的指导下,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物都成了"禁区",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上,多关注知识目标的实现,而很少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沟通交流上,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过问学生的生活、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教学评价上,将学生的成绩情况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甚至出现优等、后进生区别对待的现象。

  2.4 教育爱的内涵变质:道德沦丧。工具主义思想盛行的时代,师德也遭致严重败坏。一些老师打着"爱学生"的旗号,实际却是为自己谋取利益:暗示或直接明示学生家长为自己送礼,否则就处处为难该学生。这类教师将对学生的"爱"作为自己获得物质利益的交换条件,这种"爱"绝非教育爱,而是教师道德的沦丧,无法以一颗纯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事业,这种变质的"教育爱"对学生、对教师自身以及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及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3.教育爱的回归

  3.1 坚持教育爱的广泛性,做到爱无差别。教育爱的广泛性,首先指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其次是对教育对象广泛的关心。教师若要做到把爱平等地施与每个学生,就先要视每一个学生都为平等发展的个体,把受教育机会平等地施与每个学生。此外,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关心,如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情绪状况等。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能够体会学生的快乐与忧伤,理解、尊重并倾听学生的心声,时时刻刻情系学生。

  3.2 把握教育爱的智慧性,做到爱不盲目。把握教育爱的智慧性,要做到明智的爱,爱与严相结合,温暖与激励相结合,绝不是包揽一切。"教育爱应该是理性的,通过对学生尊重和负责任来体现这种爱。"[4]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其次要正确处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使"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活动中共存、融合、协调;[5]最后要处理好教育目的与方式的关系问题,时刻警醒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偏离了教育目的、是否有悖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坚守教育爱的纯洁性,做到爱得深沉。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努力提升个人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坚守教育爱的纯洁性,要求教师要自觉培养崇高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情操,坚决抵制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以身作则,守护好教育这一方纯净的圣土。这也是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最深沉、无私的爱。

论教育爱的异化及回归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