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论文

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04

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素质教育要求,达到培养创新型学习者的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情境新创,打开思维

  情境教学使小学生身心沉浸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在情境的刺激下,有利于小学生在体验环境刺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主动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数学情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打开思维。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主动打开思维,思考“什么是四边形”,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教具和课件,教具包括三角板、五角星等便于携带和吊挂的器具,在幻灯片课件中包括五颜六色和形状各异的平面多边形图片如卫星、金字塔、高楼大厦等,让小学生身处有许多形状的世界。小学生就会对这些物体和图片进行观察和思考。小学生的思维从对比这些图形开始了:

  学生1:“这么多图形都不一样,但是有的有相似的特征……”

  学生2:“这些图形有的边多,有的边少……”

  ……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中的轮廓边缘有什么特征?”

  学生3:“有的边少,有的边多。”

  学生4:“四个边的图形比较多。”

  教师:“大家按照边的多少给每个图形起个名字吧!”

  学生5:“四边形!”

  这样,学生通过所处课堂情境的刺激,积极主动地打开了自己的思维,然后经过教师的引导,顺利地对四边形的概念进行理解,进而掌握正确的四边形特征。

  二、兴趣吸引,展开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要想学生对知识学好、学透,获得相应的技能,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

  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这些问题非常熟悉,会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学习这个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因为只要翻看和查阅就什么都知道了,所以对这章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会出现惰性。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几个问题:

  问题1:“有的月大,有的月小,你知道你出生的那个月是大还是小?”

  问题2:“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对吗?”

  ……

  教师设计几个问题在上课时提出来,学生一听感觉这些问题自己回答不了,认识到原来自己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时间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学问。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章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然后就会积极主动地跟着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跃,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交互合作,延伸思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谚语告诉人们合作的力量远远大于单干,合作就会产生“1+1>2”的效应。一个人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几个人在一起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很多,通过合作就拓展了每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使每个人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解决一个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

  例如,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应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索,看每个小组能够探索出更多解题方式。以“5001-247-1021-232”这道运算题为例,让学生分小组用简便方法进行解答:

  学生1:“5001-1021-(247+232)”

  学生2:“5001-1021-(247+232+1)+1”

  学生3:“5001-(1021+247+232)”

  ……

  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思维方式,最后小组内成员通过互相沟通,发现了好几种解题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每个学生都学到了更多解题思路,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实践操作,妙用思维

  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实践反映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又依赖于对理论知识巧妙地应用,也就是思维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实践过程中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锻炼主体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统计”这章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到家里统计自己的玩具:

  要求1:归类玩具的类型,统计各种玩具的数量;

  要求2:统计各类玩具损坏的数量,并计算损失了多少钱;

  ……

  这样,学生通过课外作业的要求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巧妙运用了统计思维方式,锻炼了统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巧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达到相应的数学思维的锻炼和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促进小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和高效提升数学技能的必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开放思维,加强合作探究,延伸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妙用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以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论文搜索
关键字:循序渐进 小学生 思维 数学 小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