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2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的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高校的学生工作任务就是围绕这一宗旨提出的,具体可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工作、学生班级建设工作、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学生日常咨询服务等等。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起到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起到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起到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起到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起到领导作用。因此,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全校学生工作乃至全部工作的基础。

  从大学新生的入校工作开始直到学生的毕业工作结束,这四年间围绕着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党团建设、奖贷助补勤考察、毕业生就业等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作为一名要面对300名左右的学生的辅导员老师来说,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是尤为重要的。辅导员老师通过学习理学的基本知识,结合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把看似数量多、规模大、相对复杂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变得简单有序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应该开展的教育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辅导员老师的首要任务。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毛泽东在1964年提出的观点,它实际上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即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管理的方法是通过提高人的觉悟激发人的积极性。实践管理与社会制度相关,通过社会主义教育可以使组织的成员确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如果每个人都懂得自己的工作如何对组织的最高目标做出贡献,组织就能实现最好的管理。这一观点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强调了人的信仰、价值观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组织管理能力

  在理学中,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它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组织工作正是由人类对合作的需要产生的。合作的人们如果要在实施决策的目标的过程中,能有比各合作个体总和更大的力量、更高的效率,就应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

  3.协调管理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国实业家法约尔(Henri Fayol)于1916年最早提出管理的概念,即: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而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当个人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时,就要寻求别人的合作,从而形成各种社会组织。

  二.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及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也是存在不同的看法。很多的家长认为大学生在进入了大学之后,出现了更多的坏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高校的辅导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成了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的辅导员对于身处在高校的学生们来说,是连通学校与同学间的通道和桥梁;不仅带领学生面向以后的生活,还要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就要辅导员们正确的看待生活问题及积极的工作心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理论知识,有过硬的管理的管理能力,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条文规定,进一步对于学生的管理奠定基础。

  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越来越多的辅导员敬业意识不达标;对于工作的心态散漫,忙碌的学生档案的规整,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事项,及寝室和班级的卫生评分等工作,忙的不可开交,提不起精神;对于学校的待遇等问题有一定的迷茫的不公平的心理。加上落后的管理的理念,对待问题凭借自己的想法,偏袒等现象;没有公平的处理学生之间的管理。

  2.管理意识的缺乏;很多的高校都没有意识到辅导员的管理的水平,只是一味的要求学历,缺乏管理的训练,管理的意识不够;导致很多的学生放纵成性,逃课、迟到、早退等养成的坏习惯;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管理没有震慑的作用,对于学生们的生活、心理都有一定的忽视的作用,一旦长时间的放纵,会使得学生们对于日后的生活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学生平时日程的课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不仅耽误了学生的行动力,阻碍了自己的管理的能力,还为自己增加了工作上的难度。

  3.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对于辅导员的管理模式也不同;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先进设备的环境。与学生们之间沟通造成阻碍,对于学生们喜好不了解,生活能力、办事能力也都不了解;对于自己的管理分级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于班级干部的选拔,要有一定的信服力;对于学生们之间的专业、性格、能力、思想的不同,造成管理的难度。

  三.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策略   1.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一个教师的素质的提升,可以对于教育的管理有一定的作用,对于辅导员来说,可以定期的进行培训,或请有关的专家介入和讲解;管理经验的分享,以及管理难度的分析,互相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度,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和担当;提升自身的管理的自信心和知识度,争取做到以理服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信服心理。

  2.提高规范学生行为的能力。学生的行为管理是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重点之一。辅导员对学生的行为要进行全面的引导,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尤其对于违纪学生要采取教育为主、处理为辅的手段,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统一。同时,在规范学生行为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让学生明确个人行为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觉遵纪守法意识。

  3.培养提供辅导服务的能力。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作为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的两种管理模式,高校辅导员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其“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从根本上避免或弥补了刚性管理的短效性、机械性、非人性化等内在缺陷和功能局限,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因此,辅导员要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运用,既保证管理的规范化,又保证管理的民主化与人性化,从而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4.处理好学生管理与学生服务的关系。辅导员的工作集管思想的指引者和心理的疏导者。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大学教育要尽可能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学生管理工作内容也伴随这一新形势在不断地扩展,这意味着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情感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职业观、道德观、人际关系等方面提供全面的辅导服务,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帮助方式,促进学生思想、心理、身体上的不断成熟。

  总之,辅导员应该在管理学生的各个事项上进行有序的开展和处理。在不断的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新的思维去管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做到公平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的行为,鼓励和纠正;用激励的行为,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不断的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在生活中或在课堂上,对于每一个学生做到尊重和理解。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辅导员 管理工作 辅导 能力 高校 学生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