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研究论文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8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5-02

  自信心,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是个体对自己力量的肯定。它为个人的成功打下基础,影响个人的终身发展。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自信心的培养应该从孩童开始[1]。在小学阶段,少儿正式步入学习生活。此时能否培养起自信心,不仅关系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关系到今后能否勇敢、顽强地面对错综复杂,充满困难、挫折的人生,关系到一生的成败。因此,培养自信心是学生人格培养的一个关键问题,每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应予以重视,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它是一门相对不太容易理解、掌握的学科。因此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比较吃力,出现一些学习困难,遭遇学习的挫折,丧失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途径

  笔者不断摸索总结了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发现通过如下三条途径,可以极大的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兴趣。

  1.1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就十分重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充分领会这一精神,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找到数学,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变得易懂好学,培养起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这一课中,教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课本、红领巾、钟表等生活中常见的具体物体的“角”引入,引起学生对数学概念“角”的兴趣和热情。然后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进行比较,找出这些不同物体的“角”的共性。再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很自然地得到角的抽象概念。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这一概念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深化、巩固对角的理解。先让学生在教室周围找出各种目之可及的角。再分小组进行创角,动脑筋想出不在眼前的各种物体的角……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直观生动、活泼有趣。在热烈讨论中,学生不仅完全理解了角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加深了对角的理解,还切身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的世界中,从而大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可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每个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中,将丰富、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既能够变抽象为形象,变生疏为熟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轻松掌握数学学习内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凡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内容,老师都应当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凡是有可能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内容,老师都应当开动脑筋,创造机会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才能树立起学生的强大自信心与兴趣。

  1.2 用激励的语言赞扬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2]。自信与他人期望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人对个体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个体信心。反之,则会削弱个体信心。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

  小学生年龄小,才刚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评价水平还很低。在数学教学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适当地赞美学生,会传递出一种和谐、温暖和美好的的感情,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以鼓励代替批评,用赞美来调动起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地去克服缺点,弥补不足,比埋怨、批评有效得多。重要人物和权威的评价,影响、决定着孩子的自我评价。在学校,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老师对学生的正面评价、积极鼓励,对学生自信心的形成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我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也得到充分的证明。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既兼顾好学生,对自信心低落的学困生更应特别关注、关心。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学困生经过订正才做对的,更要表扬、鼓励,让他们深信自己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有一位学因生转到笔者的班级,心里特别自卑。有一次他和班上的一位同学发生了争执,那位女同学嘲笑他是“数学傻子”,他非常生气地打了那位同学。正好我走进教室看见了。了解情况后,笔者批评了那位同学,并且在全班不点名地说:“某某同学过去的成绩是不太好,但是我发现,自从到了我们班之后 ,他比以前进步多了。现在他的学习遇到了困难,我们大家都应当帮助他,对吗?我相信经过他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他一定能迎头赶上。老师不看过去,只看今后的表现。我相信他不久就会超过我们班的许多同学。”老师一句赞扬的话,让这位留级生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当时笔者注意到他脸涨得红红的,眼里充满了感激。从那以后,笔者发现他开始变了。作业比以前工整,也不再欠交。上课时眼睛总关注着笔者,很少做小动作了。对他的点滴进步,笔者常常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肯定。一段时间下来,他也觉得自己不再是差生了,自信心慢慢增强,思想表现也逐渐变得好起来。由于经常受到积极的评价,他开始变得自信、变得活跃了,学习成绩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老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评语时,如同饥渴的沙漠旅人品尝到甘美的清泉,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由衷地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宜经常使用“OK!”、“你真棒!”、“没错”、“思维敏捷!”等夸赞性的口语,来表示你对学生的关注和赞许,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3 品尝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还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英国心理学家罗林塔乐曾在美国一所小学做过一个实验。他对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爱、自尊、自信,变得胆子大了,课堂上敢于提问,敢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8个月后再进行复试,这些学生明显进步快,也更加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品尝成功的喜悦,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可见老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3]。

  由于小学生个体原因,肯定存在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要让小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就必须尊重和把握这种个体差异,分层要求,因材施教,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纸板剪成的完全两个三角形,并用具体的数字标出一组底和高,目的是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心理暗示,让其轻易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几组三角形(有的完全一样,有的大小或形状不一样),目的是通过尝试性的自主操作意识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自己尝试着找出相应的条件找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只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目的开放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找到各种各样的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这样通过分层要求,因材施教,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就能提高其学习自信心。

  2010年,福建省三明所有的个体小学都停止办学,个体小学所有的学生都分配到了公立小学,笔者所在的学校刚刚新建了教学楼,所以接收了相当多的这些学校的学生。这些孩子普遍家庭对教育不够重视,大多孩子学习习惯差:书写乱、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完成家庭作业,成绩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当时笔者所分配的班级,成绩非常不理想,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在全年级中都是垫底的。四年级了,对乘除法的意义还 有相当多的孩子弄不清楚。面对这么一群学生困难的孩子,笔者在全班孩子的面前分析了现状,提出学习要求,并告诉孩子们,过去的成绩都已经过去了,只要孩子跟老师配合,笔者承诺有信心把他们变为全年级第一名集体,孩子们半信半疑,但纷纷表示今后会认真学习。在平时课堂教学时,笔者总是预设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课堂中都有表达的机会,回答对的加以充分的肯定;回答错了,请孩子坐下再认真的思考,并且对他能勇敢的举手发言,加以表扬。经常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教学”,并特别注意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发挥其特长,让他们积极表现自己的才能,不断增强尝试成功的欲望。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使他们在不断成功中培养起自信心。

  一段时间下来,笔者发现课堂上愿意举手发言的孩子多了。每天的家庭作业,笔者努力做到人人过关,对完成得好的,老师毫不吝啬的作业本上写上肯定的批语:“了不起”、“真为你骄傲”、“太棒了”这样的语言经常出现他们的作业本上;对于完成得一般的孩子,笔者也总是找到一些值得表扬的地方写上一两句:如“今天的计算完成得不错!”、“这部分知识掌握好很扎实。”、“今天的作业比昨天有进步了!”、“看到你今天的作业我开心得笑了!”等等,这类语言经常会出现在这些孩子的作业本里;对于完成得非常不好的孩子,作业当着老师的面完成,并当场批改,做完后也要写上几句“有进步!”、“我对你充满信心!”、“作业很整洁,看了觉得很舒心!”,“一天前进一小步,十天前进一大步!”。每天的作业就像是跟孩子们在亲切的交谈一样,笔者发现,孩子对作业的态度在改变。每次发作业时,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想看看老师都跟他说了什么,交给老师的作业质量也在一点点的提高。在半期的考试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进步了,虽然还不到年级第一,但是孩子都变得比以前自信了。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已经跃居全年级第二了。在这一年的期终考试中,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都在年级中遥遥领先。下面是笔者对所在年级一学年数学成绩的跟踪统计表:(笔者所带的班级是1班)

  2.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学贴近生活,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并从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成绩,更能够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自信心 小学生 课堂 数学 小学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有效渗透途径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