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研究生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论文

研究生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9

研究生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06-03

  近十年来,针对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丰硕的成果,教学研究中主要通过国内外研究生教学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教育形式、考核管理方式、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思考[1-5]。除了上述对于研究生教育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外,也有研究面向某一具体课程开展针对性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中开展了“国内外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对适合我国机械工程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6]。河海大学针对国内外计算机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差距,对相关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造和教学模式改进的建议[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土木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的发展较快,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理论成果和科技创新,然而高校的岩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却与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脱钩严重。作者基于本人及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体会,并结合国外访学时的实践经历和探讨学习,融合团队与加拿大联合培养多名研究生的收获,针对岩土力学类课程建设和课堂改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商榷讨论。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

  1.课程设置主观性强。课程设置主要指专业相关课程的安排与设定,课程之间应衔接有序而又特点各异,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学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前景。目前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的差异设置上还不够积极和明确,也存在明显的因教师而设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院校,教学与科研实践并不能保持协调发展,特色优势学科的教师实力强、科研项目多,而基础学科或弱势学科师资不足,造成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围绕了特色专业而忽视了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生知识结构构建为出发点,而是因导师的主观认识、科研兴趣而定。其次,专业课程授课缺乏竞争和协同机制,不能全面考虑不同教师的专长,造成教学质量受到授课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的限制。

  2.培养方法功利性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助手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无论是其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必须具有启迪性和针对性,不能再以“填鸭式灌输”为主。目前,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工程中,延续了原有的理论知识学习,但忽视了从研究方法论、科研创新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忽视了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造成了不会将理论知识融合并解决科学问题的尴尬局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上,因缺乏正确的管理和有效的指导,很难准确把握基本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比例和尺度,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全面,而参与了大量雷同的工程实践项目,以致不懂融会贯通,综合能力毫无提升,甚至无法合格地完成毕业论文。

  3.教学内容繁旧空泛。教学内容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递的素材和信息,不仅包括教学计划、教材和课件,还包含实践实验、思想理念、学生作业等。目前,相关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内容中面临的主要困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融合不够、教学资料繁旧空泛、缺乏创新思想的启发和科研能力的训练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学理念和教学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改进。岩土力学类基础课程,很多理论均来自对实验现象和工程实践的总结,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地面向卷面考试,而且成绩评价缺乏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学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该课程的内涵。

  4.品质教育略有松懈。严格的品质把控将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合格的研究生不仅要业务达标,还应达到人格健全、学术端正等要求。然而,受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影响,研究生面临学习、生活、就业、深造等多方面压力,常常出现心智不成熟、学术不端正、功利性强、协作性差等问题,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环境,抑或随波逐流以致放弃道德底线。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体制缺失或践行落实不畅、导师教学态度松懈等因素,也是研究生的品质素养每况愈下的重要诱因。

  二、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研究生岩土工程类课程主要针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一级学科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类科学技术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土力学》、《高等岩石力学》、《高等基础工程》等必修课以及《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岩土动力学》、《土塑性力学》、《岩土本构关系》、《岩土流变力学》等选修课。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岩土力学专业的先进理论、高级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它的任务是为后续理论研究、实验分析、学术创新等专门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工程设计、施工等实践工作提供必需的岩土力学专业知识。

  针对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逐步克服上述存在的普遍问题,还应针对专业特色和学科需求,有的放矢地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几点实质性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1)加强课程开设目的性,减少如“工程专业外语”、“思政理论”等课程,增加“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利用”等方面的课程,培养研究生独立汲取知识和从事研究的能力,专业外语水平也在文献学习中自然提高。(2)严格按照培养目标从学生知识结构出发设置课程,体现各类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色和差异。如高等土力学是公共必修课程,但针对学术型硕士,可把“临界状态土力学”或“岩土本构关系”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而对于专业学位型的,则可侧重于学习“工程实用土力学”或其他技术性课程。(3)延长专业课学习周期:专业课程从目前的1~2个学期增加到3个学期,每学期的课程数减少但课时量增大,如加拿大很多高校研究生一学期只学2~3门课程,但每门课时量比国内多一倍达到64~80学时,学生除了聆听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可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查找、遴选和学习大量试验资料及科研成果并进行课堂讨论练习,能够相对全面地掌握这门知识并融会贯通加以应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建立竞争与协同授课机制,坚决杜绝“因人设课”现象。如高等土力学课程包含有渗流、强度、压缩固结、本构关系等基础理论以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承载力、土坡稳定、砂土液化等工程实用知识,应发挥多位授课老师的研究侧重点和特色,分块授课,还可结合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爱好,因材施教。   2.创新培养模式。(1)详尽明确的课程大纲应提前予以公布,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课前需阅读的资料、课后作业以及考核方式。岩土力学类课程一般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大量科研文献阅读和理论实践练习是掌握此类课程的关键。(2)研究生教育教学形式应丰富多彩,除了集中授课以外,还应广泛采用专题研讨、实习实践、课堂互动、文献阅读讲解、角色互换等方式。老师应勤于设计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手查阅文献、主动研究分析问题、乐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除了从学校邀请的各类学术报告中汲取知识,研究生还应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与经验交流,结合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增加工程现场学习观摩经历。(3)加强网络的应用,如建立学习群、网络课程等,共享教学手稿、授课课件、科研文献、课后作业、学习窍门、经验体会等信息资源。(4)有效利用与企业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指导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丰富教学内容。(1)授课内容应从众多教材中汲取所长,最好是根据教师授课内容编制教学资料,尽量从国外经典书籍中寻找原始资料和理论详解。如土的临界状态理论,在国内很多专业书籍里都进行了介绍,但其基本推导和演化过程的却只能在原著中查找和掌握;而且外文书籍中对实验和测试的描述相对细致,数据比较全面,不像国内有些科研成果或因急于求成而不够完善,或因遮遮掩掩而一知半解。这也要求教师要研读大量经典教材和最新科研动态,使教学内容既能涵盖经典理论,又能结合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探索性课题等知识。(2)加强实验教学比例,岩土力学类课程是以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为背景的,无论是岩土体的强度、渗流还是变形破坏,都能够在实验中得到体现。要将教学中的“教师演示性实验”变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增加实验室公共教学资源,改变目前因科研项目而学习试验的现状,使学生能够从实验学习中锻炼动手能力、加强理论认知、寻找科学问题、激发创新思维。(3)考核是教学内容的风向标,灵活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开展教学资料的查阅和完善。对于工程类课程,考核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创新思维的发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出错,并杜绝抄袭,在引导和交流中检查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结合分小组的实验和测试以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4.严格把控品质教育。(1)加强招生与选拔管理:在研究生复试和面试环节,应考虑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自我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关注那些在上一个求学阶段出现过问题的学生。(2)健全品质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严格落实和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是最有效的教育体现。严格的课程管理和严肃的考核制度、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正确的科研素养都是研究生品质教育的有力保障。还可建立导师组指导制度,可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也可避免单个导师因学生良莠不齐而形成差异化的毕业标准。(3)加强品质道德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调节自我心理的方法,认识到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亲密的合作有利于个人的成才和发展,而思想不正、学术不端、责任感不强将跟随其一生,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对未来发展要充满希望、对学术道德要充满敬畏。对于工程类研究生,任何一次造假和错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4)发挥研究生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和优秀研究生的引领作用,研究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思维模式和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适当放权以增加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让大家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和竞争中历练和成长。

  三、结论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与本科生教育有了明显的区别,很多老师在同时开展这两项教育时要区分对待。国内的研究生培养从很多方面借鉴了国外的教育方法,但由于教育历史、师资力量、学生基础、就业前景等多方面背景原因,二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将国外的教育模式完全照搬,还是应结合国情实际,不断开展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

  无论是偏向学术研究还是工程技术应用,工程类研究生经过专业培养后,将成为科研院所的学术骨干或者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中坚,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工程质量,有些将来甚至会成为行业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因此,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自学能力锻炼、学术思想引导、创新思维启发、实践能力提升以及学术品德培养等,对研究生个人的成长进步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生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论文搜索
关键字:岩土工程 岩土 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研究生 改革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