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中历史改革史教学初探论文

高中历史改革史教学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26

高中历史改革史教学初探

  一直以来高中改革史的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是在高考中占比有限,另一方面是其教学内容与必修部分多有重叠。改革史教学应该怎么进行,困扰着不少教师。本文以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为例对选修史教学做探索。

  一、有效整合,相得益彰

  改革史属于选修,其教学对象是高二的文科生,其内容“是必修课程的具体、丰富和延伸”[1]。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打破选修必修的界限,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使之相得益彰。

  一是利用选修复习必修。如《商鞅变法》这一单元在第一课中介绍了变法的时代背景即“大变革、大发展、大转折”其实这一结论是我们概括出来的,那么怎么让学生对这一结论有具体认知呢?可以通过复习必修的内容获得。通过对历史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复习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都遭到破坏,这是商鞅变法时代背景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时代背景在经济上的表现可以从复习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铁犁牛耕的推广和小农经济的产生获得。通过复习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背景部分深刻了解: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这一设计的好处不仅在于学习选修知识的同时回顾了必修知识,还在于向同学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思想文明的全貌。此外,大大缩短了学习商鞅变法背景的时间,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回了春秋战国时代。同样的,《戊戌变法》背景散落在必修三本书中而且必修讲得更加详细,教师只需通过设问简单回顾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利用选修服务必修。如在讲必修2《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一目土地制度的演变提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教材只有寥寥数语:“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2]对学生而言这一句话多少有些突兀,可以将商鞅变法中“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一目移植过来,让学生阅读以便理解。历史研究讲求“证由史来”“论从史出”,史料来源应是多样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第一选择还是教材。一则教材人手一册,二则教材平易近人。同一类型的还有梭伦改革、宗教改革。明治维新虽然在必修没有具体涉及,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前让学生现行阅读改革史部分《明治维新》一课,那么对于学生归纳中国失败的原因是有裨益的。

  二、多元史观,拓宽视野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3]拓宽学生的视野绝不是简单的史料叠加而是要考虑“看历史的角度、读历史的理念和论历史的深度”[4]。多元史观的引入较好地解决了我们的需求。

  1.文明史观的运用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纵向看就是经历了渔猎采集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符合文明史观的改革有: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除孝文帝改革是由游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变外,其他三个改革都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的不同反映。在讲课时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孝文帝的哪些措施有利于北魏由游牧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变。西方工业文明对后三个改革的冲击又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三国各自有哪些努力?

  2.现代化史观的运用

  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政治上现代化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经济上的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思想上的现代化主要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符合这一理论的改革有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以农奴制改革为例:二一九法令颁布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上为了使沙皇专制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也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如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这些改革无疑使俄国向近代化的道路迈进。

  3.社会史观的运用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角度观察历史。其研究的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等。据此,梭伦改革中抑制浪费、倡导节俭,商鞅变法中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行汉制、移风易俗,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以及戊戌变法时倡导断发易服等内容都可以从社会史观角度进行设计。

  4.多元史观的运用

  上面都是一种史观的运用,还可以尝试用多种史观评价同一改革。以戊戌变法为例:

  唯物史观认为: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文明史观认为:戊戌变法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产物。

  现代化史观认为:戊戌变法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社会史观认为: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提倡女学等改变社会风俗的措施,为变法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氛围。

  透过多元史观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看历史的角度”、“读历史的理念”和“论历史的深度”。

  三、突出人物,富有滋味

  历史是人、事、物的综合,是过去情境的再现。如果讲商鞅变法却缺乏对商鞅人物个性的描写则是无法想象的,那么这样的历史是缺位的,这样的历史课堂是乏味的。因此,课堂上一定不能让人缺席。

  1.透过人物创设情境

  历史人物是变法的主角,教材侧重对改革背景、过程、结果的介绍,但是缺少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如果我们不能对人物有所了解,那么怎能理解他所从事的事业呢?

  在讲述孝文帝改革一课时,笔者引入了一则《魏书?高祖记》的材料介绍孝文帝:(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5]在学生阅读后随即提问:这位孝文帝的文化课学的怎么样?这会对孝文帝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恰巧是我们了解孝文帝汉文化情节的关键所在,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能理解一个鲜卑族的领袖为什么会采取“行汉制”、“讲汉话”、“穿汉服”等移风易俗的内容。   2.透过人物培养情操。

  历史是育人的,历史教育的最高追求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榜样,改革家们无疑是最好的榜样代表。所以在改革史的教学过程中岂能少了“立木为信”、“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介绍;又怎能少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介绍,透过这些鲜活的人物,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四、以史为鉴服务现实

  宋神宗说《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是要以史为鉴。虽然改革的道路具有多样性,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所学中借鉴些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

  1.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等爵制,行郡县、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改革的措施推动了秦国有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顺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明治维新、农奴制改革等都推动了向近代社会转型。

  2.渐进式改革最易被接受。

  一是改革的过程不要太快。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在103天中下达了184件命令,甚至康有为认为西方改革300年、日本30年我们中国只要3年等,都反映了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二是对改革中的既得利益集团要有所让步。梭伦改革中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份地,农奴制改革中农民必须缴纳高额的赎金才能获得一块贫瘠的土地。所以从1978年改革开放决策做出后,都是遵循了渐进式开放的原则。

  3.支持者的态度和是否握有实权。

  通过学习改革史我们发现,统治者的态度和权力大小会对改革产生直接影响。从秦孝公《求贤令》“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慨看,他对商鞅变法的支持是坚定的。这是宋仁宗、宋神宗所不具备的,所以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王安石变法反反复复。光绪皇帝变法愿望很强烈但是权力都在老佛爷手中,最后只能被囚禁在瀛台,眼睁睁看着变法失败。

高中历史改革史教学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改革史 高中 改革 教学 历史
最新中等教育论文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希沃白板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做好细节 赢在高考
初中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践
浅谈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
初级汉语课堂管理个案分析
热门中等教育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
中学生对学校公布学习成绩和排名次的看法研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
对职高班班主任工作的两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课的导入
高中英语写作训练探讨
精选教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