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物理学论文 >>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26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高中物理本身是一门抽象化、概括化和复杂化,并且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行,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较广泛。动态的信息技术分析和静态的教师讲解,进一步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无论是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概念分析,还是规律的总结与应用,都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物理知识进行巧妙结合,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

  一、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

  物理是一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再生动和详细,都不足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实验器材进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依旧未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相比实验教学,其更愿意直接教授学生知识,以便学生能够应对高考。因此,该类教师本身便对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偏见,即使是课程要求,也往往敷衍了事,或者实验器材达不到实验的效果,导致学生无心进行实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便会下降。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模式,将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而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符合课程内容的情境,将其作为课堂导入,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便学生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接受更多知识。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向学生展示与课程相关图片、音频及视频,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大致了解。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播放资料进行讨论,之后由教师逐渐引入课堂所要教学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实验教学中,如果单纯借助实验器材进行演练,学生只能观察到灯泡在演示那一刻是熄灭的还是亮的,或者灯泡在演示结束之后才熄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线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影响”这一结论,但是并不能直观观察到“电流阻碍”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短暂,但恰恰是问题的关键点和这一章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工具,提前下载一个Flash课件,当演示到“线圈如何阻碍电流”时,就播放Flash课件。课件是真人操作,真实的实验,过程完整且详细,学生看完一目了然。教师还可以使用微机控制进行暂停和回放学生有疑问的难点知识,学生在动态观察和静态学习中对实验内容有全面详细的认知过程。

  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突破教学难点

  借助信息技术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动画模拟,可以使教学内容展现的形式更多样化和形象化。除了借助动画模拟形式展现物理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投影仪或者实物展示台完成物理知识的模型展示。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思维的转换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动画模拟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物理重难点知识,达到化难为易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物理教师依旧根据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强行灌输知识点,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逐渐丧失。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时,单纯向学生讲解抽象的知识点,部分学生便不能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教师讲授知识点之后,也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了知识,便要求学生进行大量习题的练习,令学生无心考虑物理与生活中的关联,将物理作为高深的理论知识,从而忽略物理的具体运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该将复杂知识简单化,降低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并加强与各科学科之间的联系,达到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

  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抛物线”的课程中,首先,可以通过抛物线动作动画,模拟抛物线的运动规律,让学生观察后得出抛物线的运动规律、抛物线的基本特征。提前准备好抛物线函数运动图,将函数图与物理中的抛物线运动模拟图进行比较,并从数学相关知识角度和物理相关知识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抛物线运动的基本轨迹和特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抛物线运动的分析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巩固了数学知识,也明白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

  三、实验演示为主,信息技术为辅

  物理教学中要运用大量实验验证物理规律、定理、定律。许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虽然没有失败的风险,并且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个策略并不是完美的。比如,用信息技术模拟玻璃瓶在受力后微小形变的实验,光靠模拟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相信玻璃瓶受力后会形变,会使学生对这一物理现象产生怀疑。这样的模拟实验丢失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实验为基础),并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中包含的概念和规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度。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物理实验和信息技术模拟实验的关系。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只能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辅助工具,不能主次颠倒。对于能够完成的物理实验就一定真实演示,利用这些真实的实验也可以使学生完全理解物理学中的许多物理概念、规律、定理和定律,还可以提高真实感和客观性,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是十分有利的,还可以在具体操作中学会做实验的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物理新课标强调了物理教学要突出学科特点,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以客观的态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有条件做实验,需要尽量避免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实验。

  结语

  作为新课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联系,并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具体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拓展物理的应用领域。

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物理教学 合理 物理 高中 应用 教学
最新物理学论文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试论物理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不同因素对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探究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问题解题方法研究
浅谈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小组合作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成功开展
热门物理学论文
论惯性
物理学
物理学正论
宇宙时空论
惯性概念的认识及其影响
物理学理论研究
21世纪强磁场应用的展望
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
物理学前沿问题探索
世纪之交谈物理学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