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加快莆田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论文

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加快莆田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30

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加快莆田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54-03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莆田学院的产学研用教育尚未有效开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双方还缺乏深度融合,应用型课程体系设计与行业发展、社会需求衔接得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还不深,企业依托学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活动比较少。同时,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缺乏深度,机制和体制尚待健全。因此,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让企业愿意和学校合作,甚至主动跟学校合作,这就需要了解企业的诉求是什么。

  1)企业诉求。企业需要学校能够为它们的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培养企业人才、开展科技研发、培养未来客户、展示产品与技术、培训客户、提高社会美誉度与社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等。为了使校企能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各项合作项目的实效性,就必须遵守合作原则,只有那样,校企才能在互惠互利中进行深度合作。①互利性原则:利益兼顾,实现双赢。②多样性原则:主体多元,形式多样。③先进性原则:行业先进,水平一流。④长效性原则:形成机制,持续深化。

  2)校企合作内容。①共建实践平台:通过加强与知名公司的合作,引企入校,共建专业特色实验室(校内)。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基地(校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②共建学科专业:引企业知名专家、高级技术人才进校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现学科专业的共建。③共建课程、教材: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职业技术技能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共编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④共建实践教学团队:通过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挂职锻炼、选聘企业专家入校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联合培训;通过科研课题合作攻关、实验实训“双指导”、毕业设计“双导师”等方式,共建实践教学团队。

  3)校企合作形式。①校企同体:父子合作(如莆田学院与附属医院)、兄弟合作(如莆田学院与三明学院)。

  ②行业共建:政校合作(政府与学校)、产学合作(企业与学校)。③地校合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④单项合作:共建实验室、共育人才(企业学院、定单培养)、共建研发平台。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不断改革创新,走内涵发展的办学道路,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探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莆田学院以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为突破口,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构建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目前全国现有民营医院中有80%以上为莆田人创办,为有效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学校与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达成初步协议,与民营医院在产业升级、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为民营医院培养、输送订单式人才,探索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服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创业教育学分管理,不断完善以“创新、创意、创业”“三创”教育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创新创业大赛”等,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入校为学生开讲座、作报告,使创业教育和训练渗透各类课堂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立一批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立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在学生方面,主要根据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企业发展情况等;在教师方面,根据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教师获取创业技巧和创业资源的能力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为有志于创业的师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启动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创业的新知识、新资源。

  推进协同创新 实施国家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面向莆田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推进校企(行业)协同创新,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将企业的市场需求与学校的技术研发相结合,通过共建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共建实验室等,让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和毕业实习等,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加强与其他研究型重点高校的联系,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互派学生参与攻关科研项目,探索校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校内,充分利用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大力开展相近学科、跨学科协同创新。

  2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形成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是教育与生产结合的实现形式,是一个综合系统。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积极创造仿真的教学环境 改革纯理论课程,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能力培养课程实行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训练的一体化,淡化理论与实践课的界限,将教室和实验室、实训室、工地整合在一个教学空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注重现场教学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仿真的教学环境,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并且强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操作动手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独立思考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加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减少验证性的实验比例 目前,莆田学院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大部分实验、实践还是以课程配套和理论验证而设置,大部分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辅助理论教学,是对所学的原理、方法、现象等进行验证,没有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培养而展开。实验教学一直处在附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过分追求结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忽略了实验方法研究的培养和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因此,各专业应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法,多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同时辅以必要的指导。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考评上,注意差异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实践题目。

  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形式多样化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除设计少量的以理论研究、综述类为主的专题外,重点应放在应用方面,锻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如调查报告、工艺设计、建筑模型等,改变以写论文为主的单一形式,全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注重专业见习、实习,强化工学结合培养 莆田学院应继续推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低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后,让学生去企事业单位见习。高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以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形式在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见习,让低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所侧重,学习目标也比较明确。高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他们能够尽早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情境中检验所学的知识,找出自己在专业方面学习的不足,回校之后查缺补漏。通过工学结合,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将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这样就使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真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3 专业理论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大学既然要对岗培养人才,而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就应该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各专业应根据各个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构建起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然后根据这一能力体系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这种倒过来的设计方式才能真正突出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度,实现从学科型向应用型的转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虽然差一些,但他们的职业岗位能力无疑要比其他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要优异得多,将来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就会更得心应手。

  加强课程应用性 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学科性,更要充分考虑是否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注重实用技术与行业规范标准等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理解相关知识点及其推导过程,使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

  融入职业知识点 应用型本科人才直接面向的是企事业单位,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零适应期”人才,适当的职业素养也是必备条件。因此,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把职业知识点(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融入课程,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 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校声誉,而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莆田学院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建立健全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的监控。

  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需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素质、机构、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建立起定期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机制,严格把关全校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同时,重视第三方评价,即校外评价,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教学质量重要的评价标准,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最终实现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进而建立起全方位、运行有效、监管有力的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各二级学院依照学校总体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学校制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考虑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建立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格监控本单位的整个教学过程。同时,针对本单位的质量监控状况,建立起及时的反馈机制和有效的整改机制,从而通过二级学院的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等环节,不断提高本单位的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加快莆田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论文搜索
关键字:莆田 莆田学院 教育改革 应用技术 改革 合作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