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析高校能力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浅析高校能力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2-04

浅析高校能力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10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考试必然会发生改变,同时需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人才观、评价观,积极建立和完善与当代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学业评价体系。在构建学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借鉴阿文诺学院的成功经验。阿文诺学院作为一所四年制文理学院,在本科层次的教师培养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一、高校学业评价体系的构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企业的岗位需求,什么样的大学生才算合格的毕业生?对此,需要用高校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衡量,高校的职责就是向社会输送人才。所以,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存在本质的差别。基于此,需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行动能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四个方面。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等教育理念,同时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二、学习能力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高等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理论与实践

  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专业不同,所以开设的专业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公共课却存在一致性,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开设公共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对此,需要从以能力为本位的角度对学科体系课程的学习进行评价,其评价方法为:

  首先,考核方式不以单门课程为基准,注重体系项目的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包括体系项目内的单科成绩、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情况,将这些内容进行综合,对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

  其次,对于体系项目内的课程,选择必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需要将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同时设计相应的课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一方面帮助学生走进社会,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

  最后,设定体系项目的评价期限,评价期限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延期到就业后。对于学生来说,在评价内容选择方面,一方面可以选择自己的成果参与评价,另一方面可以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事迹参与评价。对此,高校需要为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存入学生本人的档案中。

  (二)基础理论知识

  所谓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指高校开设的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以及不同专业开设的各种专业基础理论课等。对于高校来说,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课程的特点,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甚至上机操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三、行动能力

  对于高校来说,利用行动能力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一)行动过程

  高校在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可以将每个学习情境的行动过程独立出来进行考核,当学生完成某一个行动过程后,通过考核就会得到相应的考核分数,当规定的行动过程全部完成后,就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全部成绩。对于高校来说,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一方面需要占用较多的学习设备,另一方面考核时间过长。当然,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这种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行动过程+成果

  这种评价方式是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进行结合。其中,行动过程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其行动过程一般由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而成果评价是指学生学习完某一门课程后,取得一定的成果,通常情况下,这种成果可以是一件自己制作的产品、一个自己设计的方案等,对于成果评价,一般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

  四、职业能力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在毕业前的实习环节,由于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并且各个知识技能还处于分散状态,这些分散的知识技能难以与职业岗位技能发生关系,同时难以形成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所以,高校需要对处于毕业阶段的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一)顶岗实习能力

  大学生进入最后一学年,高校需要积极联系实习单位,签订毕业环节教学合作协议,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通常情况下,实习时间不少于24周。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职业能力,一般由学生与实习单位进行共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评价结果存入学生毕业学分中,对于实习阶段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来说,高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给予结业处理。

  (二)毕业课题实践能力

  对于毕业生来说,在毕业前需要提交毕业课题成果,其展现方式可以是一件自己制作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方案或建议等。高校需要对毕业生的毕业课题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为:高校组织相应的人员(实习指导教师、专家组等)对学生的毕业课题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发展和成长。

  五、就业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了高校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强弱。所以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基础。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高度重视能力本位教育,这种能力主要涉及专业、方法、社会等方面的能力,而就业能力正是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

浅析高校能力本位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本位 学业 体系 评价 能力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