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意义论文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意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2-16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36

  Abstract The ultimate aim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socialism core value view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exist hysteresis and does not adapt to the problems, the reason is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s throug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neglec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resent stage is also realize the individual'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go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text", "the" meaning of, analyz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meaning of people" new, for the next step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reform work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xt"; "prople oriented"

  党的十八大之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新的阶段,内涵与本质的解读要求从“文本”层面走向“人本”层面,实现价值取向的具体性、实践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形成观念与行为共鸣,思想与行动碰撞认同的结果。简而言之,“文本”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释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走向“人本”则是“怎么做”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民主的复兴意义重大,他们既了乐惠果敢,又易变可塑,做好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他们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探寻一条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本要求,又充分体现该群体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教育路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意义

  党的十八大将“三个倡导”引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二十四字箴言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刻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在人与社会主义这一主客关系中找到了“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将国家、社会与公民三者价值取向形成了纵向纽带和发展中的价值规范。这是二十四字中的“文本意义”的“人本”意义理解,是符合将人作为社会历史的立足点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全中国“现实的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发展基本要求。“三个倡导”,倡导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倡导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灌输理论”,正面引导、有步骤、有计划、分层次进行民众的价值培育。但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瓶颈,网络、自媒体、西方文化思潮等声音在国家改革、社会进步、精神物质文明建设飞速前进背景下不断侵蚀着大学生原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本意义”并没有通过学校教育让大学生产生认同感,甚至部分个体出现了与之相违背的行为,如网络上疯传的“拜金女”、“晒隐私”、“跳槽热”、“讲关系”等知行脱节现象。究其原因,教育没有抓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点,没有挖掘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导致教育没有达到效果。

  2 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现状

  诸多研究认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自我化、现实化和功利化的特点,主要受市场经济改制,“精英”角色社会评价降低,互联网工具广泛使用,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实用主义思潮等影响,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如果从这个层面断言教育失败,那是不正确的。可以看到,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大学生的精英意识逐渐淡化,不再是天之骄子,角色认识出现了模糊;社会要求与学校教育出现断层,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增加了成本,导致大学生容易急功近利,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网络媒体开放性与闭锁性的矛盾加剧了大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意识。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主流价值的关系

  可以说,现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与“三个倡导”并无矛盾,从现象上看只能表明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范畴更小,价值判断标准更为单一,但实际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正所谓“先有独善其身,后而兼济天下”。大学生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要求安定有序的环境,实际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他们更希望“民主、法治”;他们要求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希望“公正、平等、敬业、诚信”;他们孤独、封闭更渴望“友善、和谐”的社交环境,可以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殊途同归,只是大学生偏颇地将“三个倡导”作为了目标,“自我、功利”作为了工具,颠倒了主次。可以说是我们的教育没有跟上社会背景变迁的要求,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脱节,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偏颇,妄图走一条“捷径”去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或者个人价值,形成了恶性循环,此路不通,无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空中楼阁,一纸口号,如图1。真正良好的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循环应该是结合社会背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理念,让大学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身的践行的结果成为巩固社会发展、文明建设的原因,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取向上的共建共享,乃至从个人影响社会、国家,进而国家影响社会和个人,实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实现。

  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关系

  表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本”意义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本”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的体现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将这二十四字解读为大学生能够知行合一的“人本”理念。“富强”倡导的是国富民强,国家财富来自人民创造,大学生应该有“创业为民、造福社会”的意识;“民主”重在“参与”,应当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培养“主人翁的集体意识”;“文明、和谐”旨在“提升素质、崇尚礼仪”;“自由、平等”强调大学生注重“自我定位和认识”;“公正、法治”号召大学生应该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要求大学生对“职业发展”、“职业道德”有清晰认识,重德守信,表1。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本”理念的再梳理,是结合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打破影响大学生价值观走偏的障碍,将大学生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结合,既便于重塑大学生价值观念,又利于开展思政教育,形成大学校园内真正的“崇尚文明、尊重自由、发扬法治、提倡平等、立志自强、守护秩序”的良好风气。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意义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本 价值观 社会主义 意义 主义 核心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