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卫星导航定位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

卫星导航定位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2-23

卫星导航定位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作者简介:鄢建国(1980-),男,湖北仙桃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卫星大地测量。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面向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授课内容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卫星导航定位基本原理与算法、时间与坐标系统基本理论、导航定位误差源、周跳与整周模糊度解算,以及测量数据模型及其组合。卫星技术应用广泛且发展迅速,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知识需求,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以区别于常规的逐课讲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课程的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专业的研究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加强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为研究工作中涉及到的导航定位技术问题提供基础。基于这一考虑,授课中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重点,介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以及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在这一课程的讲述中,以最成熟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为例进行了讲解。

  2课程的主要内容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内容庞大,涉及到了大量的几何大地测量和天文学的基本概念,非大地测量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困难。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授课内容,在教学上依照“以点带面、前后呼应”的原则。依照这一原则,将授课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该授课内容为一综述性质,目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与爱好。在讲解是,重点讲述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导航和定位两个领域中的应用。导航针对的用户为低精度用户,在不同的载荷平台,比如手机、车辆、无人机等有广泛的应用。以手机用户为例,通过实时定位,可以和电子地图结合起来进行导航,这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研究方向较为吻合。对于定位则主要给出了国家陆太网络、三峡大坝形变监测、地震监测等例子,突出了导航定位系统在当今地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地位。最后对GPS之外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GALILEO系统和我国的北斗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对当前的卫星导航系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 时间与坐标系统。这一部分是大地测量学科和天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一部分的讲解主要是弥补非大地测量专业学生在该知识点上的不足。对于大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专业的学生来说,接触到的时间系统局限于北京时,坐标则为我国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统。在授课中,对时间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以恒星时和太阳时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平时间系统和瞬时时间系统的转换关系,以及基于天文观测的时间系统和原子时标的融合。通过这一部分的介绍,学生能对时间系统建立较为系统的认识。对坐标系统的讲解类似,在讲解中,同时贯穿描述坐标系统转换中需要的转换参数的求解,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加强学生对导航定位系统科学应用的感性认识;

  3. 测量模型与观测值组合。以卫星导航系统发射的载波和伪距信号为例,讲解了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工作原理,让学生建立基于卫星开展导航定位的基本算法模型。通过伪距给出的简单定位模型,引入载波相位的测量模型。结合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征,给出了周跳和整周模糊度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了卫星导航定位的优势,以及需要客服的难点。基于单个卫星和测站测量模式的介绍,推广给出了卫星和测站之间的差分组合测量模式,建立了不同组合模式具有的优缺点。同时,给出了不同频率和不同测量类型(伪距测量和相位测量)之间的组合。通过这一部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定位的概念,同时引出问题,为后续授课做好铺垫;

  4. 误差模型修正以及周跳和整周模糊度解算。在前面授课的基础上,针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给出了不同类型的误差,以及相应的模型修正。卫星导航定位中最主要的误差源包括接收机、卫星钟差和传播路径时延。结合信号传播特征,给出了电离层和对流层的误差影响特征以及模型修正公式,同时呼应测量值组合中消除电离层的内容,通过这种前后呼应的授课模式,加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针对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数据处理中的核心问题,周跳探测与整周模糊度修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讲解。考虑到学生的背景,侧重讲解了解算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弱化了复杂的数学理论部分。

  除了以上四个核心部分之外,还穿插安排了讲座报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学实践表明,基于“一点带面、前后呼应”的原则,在授课中通过给出一个关键的知识要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同时在不同授课内容中前后呼应,实现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顺利掌握,对卫星导航系统有一清晰的认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授课模式改进

  对非大地测量专业的学生而言,单纯的基础理论授课显得较为枯燥,对于知

  识的接受和掌握会带来困扰。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授课中采用了以下两个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专业背景,邀请领域专家做报告

  通过邀请领域专家做专题报告,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热点的重要途径。考虑到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我们邀请了研究南极动力学的专家,做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南极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该报告给出了GPS在南极Dome A地形测量和冰流速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给出了GPS在南极气象、电离层、遥感影像等中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根据学生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课题讨论和讲解

  除了正常的授课,针对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开展了广泛的讨论。针对一个学生从事无人机影像获取的研究课题,开展讨论了卫星导航定位在无人机中的使用,以及如何提高其定位精度,以降低对地面控制点数目的需求。通过这一案例讨论,加强了学生对卫星导航定位里面高精度数据处理方式和算法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类似的讨论还包括资源三号卫星姿态的处理,该问题不直接涉及到导航定位,但卫星定姿问题以用经典的大地测量和天文测量手段予以解决。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加强对恒星历表、坐标系旋转等课题讲述中涉及到的概念的深化理解。

卫星导航定位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研究 卫星 定位 实践 课程 导航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