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创新论文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创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03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29-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思想。经济的“新常态”,一定要求在政治方面有所展现。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必然会出现异于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常态。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常态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突破既有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局限,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准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的特征

  1.信息爆炸与其传播的方便快捷和方式的多样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主渠道传播的垄断,导致个体选择和吸纳的茫然无措,造成政治信仰淡漠、缺失乃至虚无并存。政治信仰,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笃信、追求与自觉。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学理论不断更新,希望与困惑始终伴随每个社会成员。仅就知识信息的更新速率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当人们打开互联网,满眼尽是最具轰动效应的负面消息、刊登灾难与死亡事件的新闻一定比报道正统新闻事件的点击率要高、高调渲染却又真假难辨的真人秀节目纷纷粉墨登场,无论身处何处都不断地遭受信息的狂轰滥炸。社会理论家道格拉斯?拉什科夫曾说:我们仿佛僵住了一样,在一种永远在线、现场直播的现实中手足无措,而我们人类的身体或思维都不可能真的寄存于这种现实之中。这种挫败,也给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重大影响――这就是当下的冲击[1]。这种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当下的冲击”,正在吞噬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焦虑万分,并由此导致政治信仰的淡化倾向。因为,各种各样的信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令人应接不暇,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各种各样的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信息真假难辨,使人失去了判断真伪的能力;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求历史存在的价值,而追求“不求天长地久、只要一时拥有、暂时吸引眼球”,致使有的人关注暂时的欢愉而失去了历史的责任担当能力;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信息时时处处倾注于每个人的眼睛和头脑,致使有的人失去了明辨是非、区分美丑的价值辨别能力。信息量虽然海量,但信息质量是否准确真实可靠、如何对待正面与负面的信息等给受众带来了无措和茫然。

  2.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思想观念的创新日趋活跃,打破了相对封闭的一元话语独统状态,与之伴生的是一部分人对主流思想意识持怀疑态度。知识更新周期是指知识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是衡量世界总体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21世纪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快速的变化周期对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期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其感觉上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没有所谓一贯正确的政治思想,更没有永恒真理,乃至对主流社会所极力宣传的政治思想持有怀疑、否定的态度。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多种媒介形式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媒介移动化和多样化的存在,产生了“快餐文化”等,人们总是乐于并忙于快速游走在各种媒介片段中,思想文化的快餐化盛行一时。这样的因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而使琐屑的、毫无思想价值意义的信息达到了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无远弗届的地步,其构成的基本元素符号主要作用于视觉上的感官刺激,致使一部分人弱化了思想和文化的素养,消解了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形成盲目追求所谓时尚的不良思想。正如索尔仁尼琴所强调的“对新奇无休止迷恋,成为我们这个世纪的现实,也成为我们这个世纪的劫难。”[2]这种快餐文化中大量宣扬的不必付出艰苦努力就可以获得的轻松舒适的生活,崇尚的是不必劳身费神地享受一些流行时尚,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们抛弃了传统的求知与成功的道路,容易养成急功近利作风,使其人生道路没有正确的政治航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快餐文化以渠道多、范围广的方式将西方崇尚的价值观念、政治思想注入大学生头脑中。这些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对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民主意识的培育和强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易使相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被这些文化的表面所迷惑,导致不辨良莠、不加选择地接受的弊端。

  3.市场经济发展促使一部分人的功利意识扩张,致使有些人只追求外在物质享受,对政治精神理想不屑一顾。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有些人眼睛盯的是奢华、想的是享受。

  物质生活的丰富性与政治思想精神生活的贫乏化、平庸化形成一个鲜明的悖论,有些人不仅缺乏思想政治精神引领目标,甚至丧失了对政治信仰的起码认真态度,以无信仰而自夸,但同时内心又充满了困惑与意欲解脱而不得的危机,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中所言: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的目的走向了令人担忧的方向。急切地想推动经济发展,国家日益将培养学生的经济生产力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现实的急功近利,消解了精神的仰望星空。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突破和创新,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预期效果

  新的变化和新的条件决定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突破以往陈旧的一些观念和做法,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1.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创新。一是必须解决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囿于书本教材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针对现实问题发挥引领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功能,是教育的全部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实现由以往的理论灌输教育向现实解惑答疑的辨析教育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有名的“三落问题”,即在践行的过程中要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所以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拿出“三落”实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瞄准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要往细里想、深里做,必须最大限度贴近教育对象、贴近社会实际。为此,要强化个体与集体、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效载体,使其感动并感化。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常态,我们面临教育对象个体的思想文化千差万别,差异很大,不分对象地只用同一内容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强调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同时也要在统一的前提下强化并注重差异性,既要与党的政治路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又能根据教育实际,科学取舍,大胆突破。从而达到力求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内容需要。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我们须下大气力,把来自社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各自不同思想价值观念、政治理想、未来理想等情况把握清楚、分析透彻,我们要因材施教,实现既有的模本教育向有针对性个性教育的转变,从而针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

  2.突破课堂的限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空的拓展。一是由以往的即时教育向日常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时空角度看,主要是通过课堂上与日常两个方面进行的,课上是主要渠道,而日常则也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空间。首先,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生吸引到积极健康的活动中去;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奖惩条例来约束大学生言行,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工作之中。其次,向个体延伸,培育学生的责任心、注重养成好习惯、铸就真功夫,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变“他律”为“自律”,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境界,使大学生浸染于其中,从而影响其价值选择、人格塑造,规范其言行,提升思想政治道德品质。

  二是由以往的固定空间向全方位的转变。“一块黑板一支笔,拿着教案念到底”的讲者吐沫飞溅,听者昏昏欲睡状态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教育平台,以拓展教育时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合工作载体,扩大工作覆盖面,提高影响力。比如,随着MOOC在国内的发展成熟,学者和专家逐渐认识到SPOC更适用于高校的课堂教学,为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的引入提供环境和条件,因此,在SPOC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是实现“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最佳方式。翻转课堂模式使“教”与“学”发生很大变化,教学将由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从“专家”角色变为学习引导合作者。

  三是由以往的单向说教向双向互动转变。以往课堂上的单向注入的“说教式”教育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单向灌输性,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普遍缺乏民主平等的交流。对此必须加以改革,要改变传统、刻板、形式单一的强制灌输模式,突破课堂信息传导的单向性形成平等的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愿接受的权利。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创新

论文搜索
关键字:常态 思想政治 思想 政治 工作 教育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