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互联网+”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论文

“互联网+”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10

“互联网+”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互联网平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从“互联网+”视阈出发,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创新路径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维度

  1、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理性爱国的现实需要

  “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也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对庸俗爱国主义、非理性的爱国主义者具有有效的引导作用。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以崇高的精神文明的形式存在于传统文化当中,且作为一种美好的思想品德被人们广为赞扬。“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语境下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缺失日渐凸显,在部分青年群体中存在潜在的网络极端化爱国主义典论倾向。”例如在中日钓鱼岛事件中,一些中国国民做出了砸车、砸店等不理性的行为。诸如此类的激进主义有伤国体尊严的同时也降低了爱国主义的高尚品格。因此,推进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遏制庸俗爱国主义,有效的促进激进主义向理性爱国的转变为爱国主义正名。

  2、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必然要求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用以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准则。爱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修养与政治素质。公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更好规范公民个人行为,爱国主义则是每个公民所应熟知的基本道德规范。周恩来曾经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一个人只有充分的热爱、信任自己的祖国,国家才能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更加繁荣昌盛。人民不仅要爱国,更要将爱国视为一种义务,一种光荣。人民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把自己完完全全融入祖国的血肉,成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发自内心的感知国家荣辱。

  3、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凝聚社会共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寻求与凝聚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培养公民协商与妥协能力,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有利于推动社会合作,增加社会合作机会,凝聚社会发展动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爱国主义教育,能有效的凝聚社会共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从而打击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互联网+”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树立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大有可为。

  1、重塑爱国教育话语体系,搭建爱国教育新媒体平台

  邓小平曾强调指出:“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在互联网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必不可少,也要与时俱进。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要构建爱国主义的网络化话语体系。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有别于传统话语体系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性、生动性与欠规范性等特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语言的特点与规律,学会适应网络语言解读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内涵,用生动、形象语言风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网络语言“习大大”、“彭麻麻”既迎合了网民的偏好,体现了中国气派与中国特色,是爱国主义网络话语体系的样板化创新。二是要重视新媒体建设,抢占互联网阵地。爱国主义教育与宣传必须借助一定载体与平台。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包括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载体与平台的种类迅速增加,如门户网站、博客、网络社区、QQ群组、微博、微信等。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更加偏爱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订阅号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

  2、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海量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教育经验,还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者树立互联网思维,一是要学会使用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互联网是人类知识的海洋,具有数据海量性、获取便捷性、信息新颖性、题材多样性等特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二是要学会互联网及其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观察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并通过轻松愉悦的沟通方式解决受教育者的困惑,提高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3、打造网络文化精品,营造爱国宣传环境氛围

  文化自信是爱国主义的内在灵魂之一。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必借助一定载体,或是语言,或是图片、或是文字。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在信息载体形式的选择上,更加偏好于图片、微视频等直观、生动和趣味性较强的网络文化产品。爱国主义的教育者一方面要深入把握网民特点,学会使用图片、微视频等网络文化产品解读爱国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将爱国主义价值观融入到视频和图片,创造网民喜闻乐见,同时具有理论性、政治性的网络文化精品。例如“复兴路上工作室”制作《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微视频,此后又围绕习近平同志出访等重大新闻事件,制作了《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万隆篇、巴基斯坦篇及俄罗斯篇。网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创造性的使用动漫风格讲述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故事,也赢得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喜爱,甚至成为大学生开展团支部活动的创新形式之一。这些微视频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风格亲切、解读视角独特,迅速红遍互联网,为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是互联网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探索。

“互联网+”视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阈 爱国 爱国主义 路径 主义 互联网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