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中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研究论文

中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09

中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研究

  我国正处于社会化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转型之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民的社会福利主要来源于其工作的单位、国家及集体等。在转型后,我国将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民的社会福利除了原来的供给渠道外,会新增很多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给予我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中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的依据

  (一)理论方面的依据

  1.福利多元主义。福利多元主义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基于1975年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而形成的。在当时的西方国家,经济水平不断下滑,失业与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非常突出,很多人都认为高水平的福利制度是加重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一观念主张社会福利的供应主体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除了国家和市场之外,个人和社会组织都有可能成为供应主体。当前,我国倡导多元化的社会福利结构,福利多元主义恰恰能够提供该方面的理论依据。

  2.新合作主义。新合作主义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主张政府部门应加大于社会组合的合作,构建以合作为基础的新型制度模式。在政府和市场之外,还有很多可以提供社会福利的组织与个人,它们多施行自我管理的模式。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二战之后瑞典等国家内部的多种利益集团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到国家福利制度的构建与执行过程中。在合作与协商的基础上,这些国家的福利制度被社会公众所广泛支持,稳固性非常高。在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应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此过程可以以新合作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二)现实方面的依据

  我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的转型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上世纪八十年起,我国社会化转型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策略,效果甚微。

  1.当前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福利事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家庭结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等多方面都导致多种社会问题频繁出现,福利事业转型势在必行。在经济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人们的福利总需求量不断攀升,福利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人们的追求不再是满足温饱,而是更高品质的生活。这些都需要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快速调整,加快转型。

  2.社会福利事业转型的现实状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就逐步着手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转型工作,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行而有效的措施,效果甚微。一部分地区照搬香港等地的做法,使得其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和本地需求之间难以对接;一部分地区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而盲目推行改革工作。我国东西两地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情况差距比较大,没有均衡发展,这也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的重点内容

  (一)坚持总体方向不变的原则

  社会福利事业转型的方向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保持一致,在这一要求下应从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考虑,从法律上保护社会福利受益者的权利。国家、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应从法律层面上加以界定,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在社会福利事业转型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市场化或去政府化的情况。

  (二)相关宏观主体有效互动

  在社会福利事业转型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等,应兼顾公平与效率。政府应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包括从资金、人力资源、公共设施等,从多方面大力支持民间组织发展。只有民间组织足够强大,其才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负责社会福利领域中政府所不能掌控的那部分,从而减少政府部门的工作量。政府部门应提升其监督能力,只有这样其才始终能和社会化的目标保持一致。市场经济为社会福利事业的转型提供物质保障,使得民间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有效开展。

  (三)微观主体的有效互动

  社会化转型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微观主体间的关系包括社会福利事业机关和社区、公办社会福利事业机构与民间社会服务组织、民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等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在转型过程中,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构建以机构照顾为主,社区照顾为辅的模式。总的来说,社会福利的重点应落脚于社区,通过社区的多方面工作来促进辖区内的就业率,改善辖区内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三、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社会化转型中的定位

  (一)政府在社会化转型中的定位

  城镇社会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点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两方面,而这恰恰只能由政府部门来提供,所有符合要求的公民都应该拥有相关权益。自我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是作为社会福利的供给者与生产者而存在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必须要转移部分社会福利职能,只有这样其才能够进一步发展下去。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都是在各种社会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的,而社会政策则主要是由我国政府部门所制定的。

  在提供社会福利的过程中,其生产职能与供给职能必须要区分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成员的需求,处理多种不良社会问题,构建公平的社会管理。政府在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社会服务是其达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政府在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的过程中,应定位与社会管理方面,其他的相关服务应该分散出来,由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来承担。我国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的重点部门在于社会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的有效分离。当前我国社会力量相对薄弱,很多社会福利职能还无法全面转移给社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仍承担着主要的生产职能,民间组织还需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前城镇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应加快转型,创建服务型的政府。服务型的政府始终强调公民、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向社会提供市场所不能够提供的多种产品,有助于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根本目标。

  (二)民间组织在社会化转型中的定位

  民间组织在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所提供的服务专业性更强,民间组织是应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需求而出现的。2007年,我国政府开始推进民间组织参与到社会福利事业中来。政府部门通过试点项目来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这种购买形式使得公共服务产品更为专业,也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到目前为止,民间组织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参与到社会福利事业中,一是提供人员,二是提供项目服务,三是直接与企业构建福利机构。在与政府达成购买协议之后,民办组织向相关岗位提供专业化的人才,这种办法有利于民间组织与政府之间取长补短,但只局限于短期,因为时间一长,民办组织就会向经济利益倾斜,失去原有的公平性。此外,民办组织所提供的专业性人员也容易被传统的工作模式所影响,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项目服务能够兼顾专业性与独立性,符合政府机关的购买需求,也符合社会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专业化需求。构建福利机构是我国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方向。在构建这些机构的时候应鼓励多元化的主体参与,拓宽资金的来源,突破以往政府投入与运作的单一模式。(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中国城镇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转型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 社会福利 社会化 中国 城镇 福利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