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论新媒体形势下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论文

论新媒体形势下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09

论新媒体形势下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

  一、社会新闻的认识

  关于社会新闻的定义,界内人士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所有的新闻都具有社会性,都可以成为社会新闻。”也有人认为:“社会新闻是报道各种犯罪现象。”我更认同刘富等人的说法即:“社会新闻是涉及到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1]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完美融合的信息新时代,社会新闻也在这信息大潮中随涨随变。当今的社会新闻用“百花齐放”这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从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新闻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体育……

  二、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社会新闻发布的时效性强,报道内容具有可读性,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然而,并不能因此而证明社会新闻的报道毫无瑕疵。在如今的社会新闻报道中夹杂着不少凶杀、暴力、黄赌毒、炫富等负面的内容,大兴“标题党”之风,虚假新闻泛滥,造成了对受众的负面引导,污染了网络新闻环境

  1、新闻真实性严重缺失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所在。失去真实性的新闻也就不能称之为新闻。然而,一些媒体或记者为追求名利,只图一时效益,并未深入采访,或捕风捉影,或胡编乱造,致使虚假新闻层出不穷。马航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新闻案例,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正当全世界人民对于马航的去向进行了种种猜测并焦急等待结果时,而此时的新闻媒体信息乱飞,让人莫衷一是。

  2、误导受众对现实社会的认知

  当前的很多社会新闻乐此不疲的报道一些凶杀、暴力、盗窃、抢劫、色情、赌博、吸毒等方面的反面新闻,并且赤裸裸的报道一些暴力凶杀的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血淋淋的场面,令受众听闻后不禁毛骨悚然。而此类新闻过多的充斥了社会新闻的版面,受众浏览新闻时满眼都是血和泪的画面,这便给人一种社会动荡不安的错觉,人们随时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心理的戒备,使得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如此看来,新闻报道不但没有做到服务民众,反而误导了受众对现实社会的认知。

  3、扭曲受众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近年来,新闻报道不乏出现“富二代”、“官二代”、“土豪”等词汇,报道中或是豪车豪宅,或是天价婚娶。伴随着“炫富”新闻的多次出现,也就掀起了一股“炫富风”和“攀比风”,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婚丧嫁娶注重排场,过度追求名牌,即便囊中羞涩,为了“面子”问题也要强忍强撑。曾有一条名为《丈母娘婚宴上送400万宾利轿车》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时隔两天,又一条新闻爆出《男子目睹“岳母赠宾利”斥父母:没100万生我干吗?》的新闻。这一前一后,前因后果,一目了然。社会新闻中的不慎报道,会扭曲受众的道德观念,影响了受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导致社会新闻报道缺失的原因

  1、新闻采访不深入,过于草率

  在世界新闻事业史苏联的“客里空”事件一直警醒新闻界,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也开展过“反客里空”运动,目的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督促新闻工作者深入新闻一线,杜绝凭空想象。然而,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过于草率的新闻报道人屡见不鲜,尤其是社会新闻这一板块情形更甚。《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新闻曾引发舆论哗然,报道中“满口鲜血”、“医护失踪”等字眼不断出现,这就造成一种舆论暗示:其为一起医生缺乏责任心的医疗事故。而事实并非如此,该产妇是羊水栓塞,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全力救助无效而死亡。新闻工作者采访时捕风捉影,以偏概全,草率的想像导致新闻的部分失实。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指出:“这涉及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种是因记者未尽到责任,没在技术上、专业上寻求帮助,其缺失造成了文章报道的“外行”;另一种就是故意不做,制造话题煽情,以达到炒作的目的。”[2]

  2、为吸引受众眼球过分制造舆论

  此处所言的过分制造舆论也正是上段邓主任所指出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新闻媒体经常为吸引受众眼球,把受众敏感的词汇刻意放大,制造大标题引人注目,言辞夸张,语言暧昧,风格低俗不堪,故意制造舆论热点。此类报道往往以凶杀、暴力、情色、爆料为卖点,诸如《57岁“黄蓉”从商成富婆 衣着大胆迷倒小19岁阔少》、《小三胜!澳门娱乐大亨正室死心签字离婚》此类新闻比比皆是,此种报道行为荼毒网络新闻环境,是网络新闻之公害。

  3、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导致的错误引导

  当今媒体均走市场化道路,商业化运作,且经营模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赚取网络点击率,有些新闻媒体不顾其社会责任为迎合受众心理而过分追求卖点新闻,走新闻的低俗化路线。同时,为保证媒体的经济效益,新闻的大部分版面都用在为赞助商刊登广告,优秀的新闻版面都用于商业经营,使得新闻气息薄弱,媒介舆论的功能也就此被误化甚至被弱化。

  四、正确社会新闻报道的方法

  为了净化社会新闻报道环境,重塑媒体在公众面前的权威性,新闻媒体用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事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也是维护人民利益所迈出的第一步。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底线,主客观统一,实事求是的报道也是取信于民的关键所在。

  第二,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这便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要深入采访,把握好事情的脉络,报道出的新闻要经得起推敲,耐得住打磨。同时,新闻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能处处以“无冕之王”自居,居高临下,趾高气扬,要踏实细致的做好本职工作,更不能借工作之机敲诈勒索,或被金钱收买而虚报或瞒报新闻真相。

  第三,改善报道结构,避免报道失衡。调整好版面新闻报道结构,避免过多的暴力血腥类新闻占据新闻版面,在客观报道突发事件、暴力纠纷的同时也要多报道一些具有文化内涵浓厚,人情味十足的新闻事件。同时要拒绝低俗化报道,亲民但不是低级趣味,选好报道角度,避免因报道角度不当引起的舆论误导。

  第四,加强媒介自律,强化先进的媒介运营理念。当前的媒体经营模式多样,归根到底都是为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钱”字当头,媒体的报道活动也处处围绕经济展开,这不利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媒体应做到业务与经营两大板块的彻底分流,以防止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不正当竞争,不利于正确的舆论引导[3]。

  总之,社会新闻的正确舆论引导,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兴国安民,维护社会稳定。所幸现在发现为时不晚,从问题着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改进社会新闻报道中的种种不足,正确舆论引导机制,创造良好的新闻环境。(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论新媒体形势下社会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导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新闻报道 舆论 形势 媒体 社会 新闻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