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诱发中国银行业危机的潜在因素论文

诱发中国银行业危机的潜在因素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15

诱发中国银行业危机的潜在因素

  一、内因

  (一)自身经营状况不乐观

  从自身经营效益来看,较缓慢的发展和较低的资产质量,都给银行带来不小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商业银行也由于其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导致现金和资本资产比较低,多为短期债务。在行业处在极为不景气的状态下,一旦出现巨大损失,商业银行的抵抗能力也存在疑问。造成商业银行体系脆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风险是隐蔽的,在银行危机爆发前,我们并不能从一些监管指标或者银行的外部表现发现明显的异常;二是风险是累积的,利率、汇率等指标并不是单独作用,而会在危机发生时,通过一连串的影响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缺少能够处理“后危机”的人员,在人员管理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二)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加强风险的有效控制,是降低银行业自身存在的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手段。在银行体系的建立上,国有银行的主导地位存在着对行业垄断的趋势,为私有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局限了整个银行业的发展。从流动性角度来说,要想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要求,就要进行多样化投资,在多个市场进行投资。而对于风险偏好性更强的金融机构来说,更倾向于投资风险高的市场。总体上来看,由于结算体系和借贷市场的连通性,风险就有很大可能转移到商业银行体系内,从而造成银行爆发危机。从安全性角度来说,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商业银行依旧联系紧密,如果房地产市场低迷,泡沫破裂,就有可能造成银行资金链断裂,最终也会引发银行危机。

  二、外因

  (一)信贷风险

  贷款是银行生产和出售公众所需的金融服务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对银行银行的经营成果、信贷资产所面临风险的大小、甚至生存起到最大影响的便是贷款质量的优劣。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既影响了个人收入水平增长能力和企业盈利的能力,也加大了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的可能。从银行角度来看,就有可能使资本充足率下降,既达不到监管指标的要求,也降低了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贷款存在着断供的风险。目前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制造虚假繁荣的情况,为了达到快速销售房屋的目的,有些贷款机构就推出了“零首付”甚至“假首付”这种更大风险的贷款形式,给予购房者一种新的支付首付的方式即分期支付或者贷款机构垫付,再让购房者从商业银行获得按揭贷款。一旦购房者获得贷款,贷款机构也就实现了资金的回笼。整个过程中,贷款的所有市场风险完全转移到了商业银行,一旦市场风险爆发,购房者和贷款机构都会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损失,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

  (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

  当前,银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等市场主体逐步分流了商业银行客户和业务,加剧了金融脱鞘的问题。在目前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变化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社会融资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这一创新金融产品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很大威胁。首先,互联网金融让用户更快捷的进行存取款、转账业务,也在其它业务上比传统的银行业务更具有优势。比如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得到大量的用户数据,从而搭建起网贷平台和理财平台,将服务渗透到保险代销、基金、信贷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领域中,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这都对银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我国银行业加快解决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加快的当下,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面临考验。

  (三)利率市场化下的挑战

  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持续加剧。存款理财化趋势增强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持续分流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发展中间业务的空间还比较大。在这些因素作用下,2016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长进一步放缓。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面临考验:单纯的存款业务不能满足客户资产管理的需求;单纯的信贷业务难以对接社会融资方式的转变,应将服务方案向综合服务方向转变;单一的信贷资产策略也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应综合运用各种信贷工具,来满足不同的资产规模需求。同时,随着供给侧改革的逐渐深入,新兴行业与新的金融需求要求商业银行针对不同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四)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

  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就容易导致资源配置扭曲,这种现象就叫做逆向选择。逆向选择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优质借款人从金融市场上退出,只留下质量差的借款人。

  在金融市场上,导致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的罪魁祸首就是积极寻求贷款的人,因此,最有可能导致与期望结果相违的人通常都是最希望进行这笔交易的人。

  在市场上存在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时,由于放款方并不能有效分辨贷款者,可能最后会决定不进行任何放贷。对于低风险企业来说,由于借贷成本高于其效益,会决定退出信贷市场,选择其它融资方式。对于高风险企业来说,借贷成本相对于其的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来说可以接受,所以选择留在信贷市场上。面对这种情况,银行会选择提高贷款利率水平。长此下去,最终借贷市场上留下的都是风险高的借方。在这样的逆向选择的情况下,信贷资源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导致贷款变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因此,信息不对称是引发逆向选择从而加大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源之一。

  (五)存款保险与国家信用担保的弊端

  信贷的迅速扩张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从监督管理角度来看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国家信用提供了一种隐性担保,在这种担保下,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骗贷行为,而对于储户、借款方和银行这些风险的真正承担方来说,还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我国商业银行依赖于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在多次危机中,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依赖于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商业银行的大规模倒闭或破产。但是随着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问题开始成为直接影响自身安全经营的关键因素。在提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当下,一旦有投保银行倒闭或破产,存款人是否能得到应有的赔偿还存在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存款人的索赔和当初投保时的保费差距较大,这就为日后存款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国家信用的担保下,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过度消费再加上信贷扩张种种情况都会造成大量贷款虚掷,长远角度来看,会使银行的坏账率增加。另外,在金融自由化的当下,对资本项目的限制逐步取消,会造成信贷扩张贷款中的外部资本增加,这也对我国对外部资金的流动性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诱发中国银行业危机的潜在因素

论文搜索
关键字:银行业 中国 潜在 危机 因素 银行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